熱噴塗技術(學術期刊)

熱噴塗技術(學術期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熱噴塗技術》創刊於2009年,是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主管,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科技類學術刊物。

據2020年5月《熱噴塗技術》官網所示,《熱噴塗技術》第二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5人、委員36人,《熱噴塗技術》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編輯1人。

據2020年5月2日中國知網所示,《熱噴塗技術》共出版文獻632篇,總被下載93051次、總被引2254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5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47。據2020年5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熱噴塗技術》共載文574篇,基金論文量為172篇,被引量為1900次、下載量為27493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3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噴塗技術
  • 外文名: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 語種:中文
  • 類別:金屬學及金屬工藝
  • 主管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 主辦單位: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編輯單位:《熱噴塗技術》編輯部
  • 創刊時間:2009年
  • 出版周期:季刊
  • 國內刊號:11-5828/TF
  • 國際刊號:1674-7127
  • 編輯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沙河富生路5號
  • 現任主編:沈婕
歷史沿革,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學術交流,辦刊成果,出版發行,影響因子,收錄情況,文化傳統,辦刊宗旨,投稿指南,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2009年,《熱噴塗技術》創刊。
2010年,《熱噴塗技術》以季刊發行。
2014年12月,《熱噴塗技術》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熱噴塗技術》主要欄目有綜述、材料、工藝、套用等。
  • 刊登內容
《熱噴塗技術》主要刊登中國關於熱噴塗及相關領域的政策,熱噴塗技術的科研成果、技術信息等內容。
  • 讀者對象
《熱噴塗技術》讀者對象主要是熱噴塗行業從業人員等。

人員編制

據2020年5月《熱噴塗技術》官網所示,《熱噴塗技術》第二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5人、委員36人,《熱噴塗技術》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編輯1人。
《熱噴塗技術》第二屆編輯委員會人員名單
職務
名單
顧問
徐濱士、丁傳賢、邱定蕃、周克崧、段緒海
委員
丁彰雄、馬文、王富恥、王全勝、王海軍、王璐、葉福興、劉敏、朱勝、伍建華、孫冬柏、任先京、李其連、李長久、李成新、李華、吳朝軍、吳子健、吳樹輝、陸峰、張偉、張鑫、汪瑞軍、嚴生貴、沈婕、楊麗、楊素媛、鄭學斌、周香林、宮聲凱、賀定勇、郭洪波、曹學強、章德銘、崔慧然、熊天英
參考資料:
《熱噴塗技術》編輯部人員名單
職務
名單
責任編輯
袁建鵬
編輯
酉琪
參考資料:

學術交流

2019年9月,“2019年全國熱噴塗技術經驗交流會暨《熱噴塗技術》期刊年會”召開。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5月2日中國知網所示,《熱噴塗技術》共出版文獻632篇。
據2020年5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熱噴塗技術》共載文574篇,基金論文量為172篇。

影響因子

據2020年5月2日中國知網顯示,《熱噴塗技術》總被下載93051次、總被引2254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55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447。
據2020年5月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熱噴塗技術》被引量為1900次、下載量為27493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3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4587名。

收錄情況

《熱噴塗技術》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服務平台、《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等收錄。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熱噴塗技術》辦刊宗旨是宣傳中國關於熱噴塗及相關領域的政策,交流熱噴塗技術的科研成果、技術信息,為熱噴塗技術的推廣、科研、生產實踐及提高熱噴塗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服務,促進中國熱噴塗技術行業發展。該刊本著為中國熱噴塗行業及從業人員服務的原則,發揮政策、工作、技術和市場的導向性作用。

投稿指南

投稿須附第一作者個人簡介,並註明聯繫電話;文章須為原創,並請專稿專投;文章的著作權,除《著作權法》另有規定外,屬於作者,文責自負;投稿內容應注意保守中國國家機密,凡涉及作者所在單位技術進步和科技成果的稿件,須經作者所在單位保密審查,同意發表並加蓋公章。

現任領導

《熱噴塗技術》領導名單
職務
名單
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戰凱、於月光
主編
沈婕
副主編
李長久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