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龜

乞龜

乞龜,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之一。每年農曆正月新年,泉澎兩地天后宮製作“米龜”(2015年的製作“大米龜”重達5.288萬斤)祈求新的一年裡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興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乞龜
  • 非遺級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地點福建南部、台灣澎湖一帶
  • 時間:1771年
活動意義,活動歷史,

活動意義

乞龜是福建一帶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泉澎兩地一衣帶水。澎湖80%民眾祖籍在泉州)
元宵期間,民眾將一袋袋大米堆成米龜,通過從頭到尾摸遍米龜各個部位,祈求新的一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興旺!
“乞龜”習俗的摸龜有傳統的順序和口訣:“摸到頭,起大樓;摸到嘴,大富貴;摸到尾,有頭又有尾……”而且祈福活動結束後,這些米將會被分發給民眾帶回家分食,隱喻“呷(吃)平安”。
按習俗,元宵節當天,會首先舉行米龜的點睛儀式,“乞龜”活動正式開始。點過眼的米龜,睜開熟睡的雙眼,為摸龜者祈福。摸龜前,要先過平安橋,祈求一年平安如意。泉州天后宮每年都會在活動結束後,從大米龜中拿出1萬斤左右的“平安米”分發給孤兒院、貧困戶、孤寡老人等群體,既是對“乞龜”傳統的堅持,也是用行動踐行了媽祖的大愛精神。
龜是靈物,千年生毛,壽五千歲,稱為神龜,萬年則稱為靈龜。有些地區各寺廟在元宵節時也常舉辦乞龜的活動。所乞求的龜是神龜也是靈龜,不但有人乞龜求子嗣,也有人乞龜求財求壽。所謂乞龜,最初是由廟方供出面龜、紅毛龜等壽龜(龜形的糕點)供信徒擲筊乞賜,待得到神明的允賜後,就可以帶回家保全家平安或藉以祈求後嗣。乞得面龜的信徒在事業得意或求得子嗣後,必須準備加重的面龜或紅毛龜供其他信徒求乞。由於龜是長壽吉祥的象徵,再加上是神明的賜與,所以這在舊時深受民眾的喜愛,成為一項熱鬧有趣的元宵節民俗活動。

活動歷史

乞龜活動在澎湖最盛行,1771年(乾隆36年)《澎湖紀略》記載:“元宵,各家先於十三夜起,門首掛燈,廳中張燈結彩;至十五日夜,各家俱備牲醴碗菜,供奉三界,闔家燕飲。鳴鑼擊鼓,極為熱鬧。間亦有裝扮故事,往別澳遊玩者。各廟中張燈,男女出遊,謂之看燈。廟中札有花卉人物,男婦有求嗣者,在神前祈杯,求得花一枝或“亞公仔”一個,回家供奉。如果添丁,到明年元宵時,另做新鮮花卉、人物以酬謝焉。”1893年(光緒19年)《澎湖廳志》也有大同小異的記載,但“亞公仔”改為“面龜”一詞。隨著經濟環境改善,孩童對肪片龜、蛋糕等簡單食物不再有興趣,元宵節可供祈求的物品種類愈來愈多,因而有“黃金龜”、“金錢龜”、“米包龜”等等創新的“龜種”出現。開台澎湖天后宮於1989年首創使用小包裝10台斤的白米堆砌成巨龜,並在1995年達到創紀錄的 7萬台斤。這些被善心人士乞得的平安米,配合賑濟貧戶的活動,使原本“乞龜”祈求自身及家人吉祥平安的利己行為,轉化成“社會救助”的利他義舉。
台灣人的“紅龜粿”,客家人稱為“紅粄”、“龜粄”等。紅粄採用的圖像有兩種,一種是龜狀、一種是桃形,都代表吉祥、長壽的意思。每年正月十五,一年內生男嬰的家庭,會特別做足足滿1斤的紅粄祭天公,以感謝上天賜男丁之福,又叫做“打新丁粄”、“打大粄”,是客家莊裡重要的活動,以台中縣東勢鎮慶典活動最為盛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