煬

煬是一個漢字,讀音為yàng或yáng。意思是化金屬。烘乾,烤火。 古代諡法,去禮遠眾稱“煬”。煬是左右結構,部首為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煬
  • 解釋1:熔化金屬
  • 解釋2:烘乾,烤火
  • 古義:古代諡法,去禮遠眾稱“煬”。
  • 拼音:yàng、yáng
  • 部首:火
  • 結構:左右結構
  • 造字法:形聲字
  • 五筆:onrt
  • 筆順編號:4334533
  • 詞性:動詞
基本信息,讀音,筆畫,輸入法,古籍解釋,基本字義,諡號,煬的書法,

基本信息

讀音

拼音:yàng、yáng

筆畫

部首:火,部外筆畫:3,總筆畫:7

輸入法

鄭碼:UOYO,U:7080,GBK:ECBE,五筆:ONRT,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煬 ·康熙筆畫:0 ·部外筆畫:0
《唐韻》《韻會》《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𠀤音漾。《說文》炙燥也。《揚子·方言》煬,炙也。《注》今江東呼火熾猛為煬。《莊子·盜跖篇》冬則煬之。
《玉篇》對火也。《廣韻》向也。《戰國策》若灶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
《揚子·方言》煬,暴也。《春秋·定元年》立煬宮。《注》煬公伯禽子也。其廟已毀。季氏禱之。而立其宮。
《玉篇》熱也。《揚雄·甘泉賦》南煬丹崖。
《集韻》式亮切,音餉。燥也。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廣韻》釋金也。《集韻》爍金也。或作烊。
《集韻》屍羊切,音商。魯煬公。徐邈說。

基本字義

● 煬
yàng
◎烘烤:古者民不知衣服,夏多積薪,冬則煬之。――《莊子》
向火(取暖);烤火:煬,炙燥也。――《說文》、冬則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煬灶口。――《淮南子》、 若灶則不然,前之人煬,則後之人無從見也。――《戰國策》
◎炊:煬者(灶下燒火的人);煬器(爐灶)
◎遮蔽,蒙蔽,擋住 :煬沒(湮沒,消失);煬蔽(遮瞞;遮蔽)
◎熾熱 :觀天火之炎煬兮,聽大壑之波聲。――漢·東方朔《七諫》
◎又如:煬火(烈火);煬旱(炎熱乾旱);煬煬(火盛的樣子);煬和(融和;暖和)
yáng
◎熔鍊金屬:以一鐵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煬之。――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熔化金屬。

諡號

諡號“煬”的實例:
隋煬帝唐朝上謚曰“煬");
南齊東昏侯蕭綱上謚曰“煬");
陳後主(隋煬帝上謚曰“煬");
北周齊王宇文憲周宣帝上謚曰“煬”);
魯煬公宋煬公(後任君主上謚曰“煬");
海陵王(金世宗上謚曰“煬”)。
古代《諡法》說,“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煬的書法

煬的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