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姜

煨姜

煨姜,中藥名。為姜科姜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莖。植物姜,分布於我國中部、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具有和中止嘔之功效。主治脾胃不和,噁心嘔吐等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煨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芭蕉目
  • :姜科
  • :姜屬
  • :姜
  • 分布區域:我國中部、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
  • 採收時間:栽種後10個月後
  • 用量:內服:3-1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根莖。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入肺、胃經。

功效

和中止嘔。

主治

脾胃不和,噁心嘔吐等症。

相關配伍

1、治寒痢不止,煨姜、乾薑各等分,共研末,醋、面調和為丸,即成。每次6g,米湯送服,每日3次。(《蔥姜蒜治百病》)
2、治脾陽虛而致的寒濕痢疾,或久痢不止、里急後重、腹中絞痛,炮附子10g,煨姜25g,粳米100g。(《補陰陽養生法》)

用法用量

內服:3-10g。

炮製

一、採集加工

當栽種後10個月時,挖掘根莖,洗淨,浸泡。

二、炮製方法

用鮮姜切片,用紙包煨,至姜外表焦黃色,內黃色為度,或紙包後置爐火旁烘煨。

形態特徵

株高0.5-1米;根莖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30厘米,寬2-2.5厘米,無毛,無柄;葉舌膜質,長2-4毫米。總花梗長達25厘米;穗狀花序球果狀,長4-5厘米;苞片卵形,長約2.5厘米,淡綠色或邊緣淡黃色,頂端有小尖頭;花萼管長約1厘米;花冠黃綠色,管長2-2.5厘米,裂片披針形,長不及2厘米;唇瓣中央裂片長圓狀倒卵形,短於花冠裂片,有紫色條紋及淡黃色斑點,側裂片卵形,長約6毫米;雄蕊暗紫色,花葯長約9毫米;藥隔附屬體鑽狀,長約7毫米。花期:秋季。

生長環境

喜生於肥沃土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