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花台

照花台是北方的一種小調,南方亦有,諸如:嘆五更、無錫景等;在地方小調中,時調小曲又占有較大的比重。這裡所說的時調小曲,就是指明、清以來廣泛流傳於中國黃河與長江下游各地,經過較多加工,藝術形式比較規整的傳統小調和用它的曲調填詞編唱的時興小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照花台
  • 外文名:無
  • 國家:中國
  • 類型:小調
簡介,曲目,

簡介

小曲兒曲牌的一種小調小調是在北京遠、近郊區縣普遍流傳、數量較多的民歌體裁
如本集中收入的《孟姜女思夫》、《探清水河》、《李方巧得妻》、《畫扇面》、《尼姑下山》、《照花台》等都是。其中的《探清水河》和《李方巧得妻》是用“照花台調”(也有人稱作“無錫景調”或“探清水河調”)填詞而成。
明代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時尚小令”條記述道,宣德至正德年間,時尚小曲主要流行於中原地區,嘉靖以後,流傳漸廣,到萬曆以後,“則不問南北,不問男女,不問老幼良賤,人人習之,亦人人喜聽之,以至刊布成帙,舉世傳誦,沁人肺腑。”可見其流傳之深遠。至清代,北京地區也廣為流傳。由於職業藝人在演唱中的加工琢磨,使時調小曲更具市民的趣味性,加強了旋律的歌唱性,曲式結構更富變化,從而博得了更多市民的喜愛,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流傳。但是,這些時調小曲由於在曲調上被職業藝人加工,歌詞被民間文人修飾使之定型化,故而也失去了民歌某些最本質的純樸氣息以及民歌手演唱時的活潑性格和她的即興發揮,同時還在某種程度上明顯地削弱了一些民歌的地方色彩。這些時調小曲有的已被戲曲和說唱藝術吸收利用,例如北京的單弦牌子曲中就有很多曲牌是來自北京的時調小曲;又如1989年在採錄民歌過程中,發現在大興縣農村中已經流傳了一百多年而未被人們重視的民間小戲“詩賦弦”(也有寫作“詩賦賢”的),其使用的二十多個基本曲調,基本都是在北京地區流傳過的明、清時調小曲。

曲目

《照花台》文本之一:
一呀嘛更兒里呀,月了影兒照花台。
秋香姐定下了計 ,她說晚傍晌來。
牡丹亭前我們多恩愛,但願得鸞鳳早早配和諧,
左等也不來呀,右等也不來,
唐解元望蒼天,止不住的好傷懷,
美人吶,秋香哎,勾魂的女裙釵。
二呀嘛更兒里呀,月了影兒照花前,
華相府困住了,多情的唐解元。
痴心的才子,我風流的漢,我在那佛前我求了幾千年。
不見那女天仙呀,不見那女嬋娟,
唐伯虎對明月哪顧夜風寒,
美人吶,秋香哎,勾魂的女嬋娟。
三呀嘛更兒里,明月照當空,
聽譙樓更鼓響檐前鐵馬聲,
牡丹亭前我空埋怨,點點的相思長嘆一陣風。
天邊月朦朧,亭前恨無窮,
月下老因何故不來拴紅繩,
美人吶,秋香哎,勾了魂的女花容。
《照花台》文本之二:
一呀么更兒里,月了影兒東邊升,
張君瑞在房中頓足又捶胸啊,
細思量惱恨那老誥命啊,
改變了前言,叫我們兄妹稱啊。
二呀么更兒里,月了影兒放光明,
傳書遞簡多虧了小紅(娘)啊,
細思量小姐她對我的恩情重啊,
再三地叮嚀,餞行十里亭
三呀么更兒里,月被雲彩蒙,
張君瑞臥房中昏睡正朦朧,
思想起樓台這鸞呀么鸞戲鳳啊,
好事要多磨,鐵馬響嘩楞。
四更到四點,月了影兒往西行,
驚醒了大相公長嘆六七聲,
細思量剛才我做的南柯夢,
要想著重逢萬想也不能。
五更到五點,月影兒到了宮,
架上金雞哏哏報曉聲,
這一宿 安睡到天明,
普救寺的眾僧打鼓又撞鐘。
醜末寅初,
到了大天明。
張君瑞披衣喚醒了小琴童,
你把那琴劍書箱安排定,
打點行囊快奔十里亭
蓮花落:十里亭
一更一點,月影兒東升,張君瑞在房中跺腳又捶胸,細思量心中怨恨老誥命,改變了前言不喲咳喲,叫我們兄妹相稱。
二更二點,月影兒正光明,張君瑞房中長嘆好幾聲。細思量小姐待我的恩情重,再三叮嚀不喲咳喲,餞別十里亭。
三更三點,月被雲彩蒙,發了困的相公正在睡夢中,我夢見瑤台戲耍鸞交鳳,好事兒多磨不喲咳喲,只聽得樹葉響嘩嚼。
四更四點,月影兒往西行,夢會的相公長嘆五六聲,最可嘆方才所做的是南柯夢,再要是相逢不喲咳喲,萬也萬不能。
五更五點,月影兒回了宮,架上金雞哏哏報曉聲,細思量一夜無眠不喲咳喲,山林鐘鼓一齊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