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萊山區志

煙臺市萊山區志

《煙臺市萊山區志》是200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由煙臺市萊山區地方史志纂委員會編著。該書為萊山區首部志書,上限起於1994年建區時,下限止於2003年。

基本介紹

  • 書名:煙臺市萊山區志
  • 作者:煙臺市萊山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基本信息,主要內容,

基本信息

煙臺市萊山區志》煙臺市萊山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邴興波 林樂堂 主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009年12月 2000冊 1178千字 738頁 498元
ISBN 978-7-101-07262-4

主要內容

為彰顯因果,反映規律,個別事物適當上溯或下延。全志共26篇,排列以建置、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為序。
煙臺市萊山區位於山東半島東部、黃海之濱,北緯37°18’~37°32’ , 東經121°20’~121°34’。境域南北最大跨度25.50公里,東西最大跨度20.50公里,成不規則菱形狀。西北臨芝罘區,西與福山區接壤,東、南與牟平區毗鄰。土地總面積25441公頃,近海海域面積80平方公里。1994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由牟平區的萊山鎮、解甲莊鎮和芝罘區的初家鎮組成,因境內有萊山而得名。2003年,轄萊山、解甲莊二鎮, 初家、黃海路、濱海路三個街道和萊山經濟開發區、馬山工業園2個工業園區,37個社區、90個行政村。居民以漢族為主,全區5.55萬戶, 18.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1.05萬人,非農業人口7.06萬人。
境域地勢東南高,北部低。地貌分為丘陵區和平原區。丘陵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53.1%, 平原占46.9%。海岸線長21.50公里,屬港灣海岸。氣候適宜,四季分明,屬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均溫度12.2攝氏度、無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583毫米。年均日照時數2602.2小時。自然資源豐富。累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5350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2740萬立方米。野生植物600餘種,野生動物450餘種。森林覆蓋率32%。沿海海域盛產藍點馬鮫、對蝦、扇貝、海參、鮑魚等海珍品,有捕撈價值的海產品數十種。境域中南部盛產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以及蔬菜、水果、花卉、藥材等農作物產品。其中煙臺蘋果、金斗山大櫻桃、特小鳳西瓜、萊山蜜桃遠近聞名。農副產品主要有肉、蛋、奶等。礦藏有金、銅、鐵、鉬、鉛、磷、石墨、滑石、藍晶石、白雲岩、粘土、建築砂、礦泉水等。
萊山區建區前,各項基礎薄弱。建區後,以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國際商貿旅遊中心區、科技教育新興區和改革開放示範區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經過10年的努力,迅速實現由傳統農業區到現代工業區的跨越。由建區時的鬆散型農村發展成為煙臺市新的行政中心、新興的文化體育中心和科技智力密集的現代化新型城區。
重要基礎設施逐漸完善。1995年,把公路建設列為新區建設的首要工程,重點修建清萊路、初黃路兩條主要幹線公路,並對縣鄉公路和村路進行改(擴)建。2000年開始修建濱海中路。2002年,修建萊山立交橋,境內公路與繞城高速公路連線貫通。2003年,全區公路幹線里程90.20公里,縣鄉路里程67.81公里,晴雨通車裡程128.80公里;互通式立交橋3座。城區形成了 “四縱三橫” 的道路網路。全區各類運輸汽車由建區初的2000餘輛發展到8000餘輛;全區擁有固定電話用戶7.96萬戶, 行動電話用戶4.50萬戶,電話普及率68部/百人,為全市首個“電話區”。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萊山區以生態城、文化城、旅遊觀光城為建設目標,城區內先後建起盛泉廣場、生態廣場、煙臺體育公園、森林公園等公共設施;新建辦公大樓、商業大樓、教學大樓20餘座;新開發住宅小區9個,開發面積107.60萬平方米,原先分散的村莊連成一體,成為高樓林立、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現代化新城區,實現由城鄉結合部向城市中心區的轉變。
工業經濟由弱變強。堅持“工業立區”、“項目就是生命線”的理念,確立“加快發展高新區,帶動發展萊山區”的思路,以煙臺高新區起步區為基礎,大力發展工業經濟。1995年,先後組建起清泉、江北、東芝、黃海、綠葉、初家等21個集團公司,形成以企業集團為龍頭,以骨幹企業為支柱的工業發展格局。1997年,開始對國有工業企業和鎮辦、村辦集體工業企業進行改制,盤活國有集體資產,整合廠房、設備、技術等資源,增強企業發展活力。2000年,建立煙臺高新區盛泉工業園,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投巨資開發建設標準廠房,完善基礎設施,打造發展工業的平台和基地;制定完善投資優惠政策,專業招商、全民招商、物業招商等多措並舉,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競爭能力強、經濟效益好、發展後勁足的工業項目先後進區。2002年,建立馬山工業園,規劃占地20平方公里,為東部經濟板塊崛起奠定基礎。2003年,建立萊山經濟開發區(省級開發區),總規劃面積28.16平方公里。至2003年, 萊山經濟開發區已開發14.40平方公里,進區項目375個,其中工業項目374個,“兩稅”收入7350萬元,初步形成以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電子信息、生物製藥、食品加工為支柱產業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全區工業企業1171家,比建區時增加27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建區時的6家發展至112家。全區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31.42億元, 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8.01億元,產品銷售收入64.52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7.22億元,占全區國民生產總值47.2%, 比1994年增加10.7個百分點; 實現利稅5.79億元,比1994年增加4.59億元。
大力發展旅遊業。1996年,投巨資修復竹林寺,建鳳凰山公園。1999年後,以濱海路為軸心的旅遊觀光景帶已經形成。黃海遊樂城新建植物園、奇石館和盆景苑等景點,不斷豐富觀賞內容。 2003年,接待國內外遊客4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80億元,是1994年的6倍,其中外匯收入32萬美元。
農業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加大農業開發和投入,發展城郊型高效農業。1996年,推行蔬菜規模種植, 先後在初家鎮、萊山鎮、解甲莊鎮建立3個千畝方蔬菜種植基地,加強菜田方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以曲家窪為中心的微型西瓜基地建設,推廣蔬菜日光溫室和無支架大棚種植技術,成為煙臺市高效農業示範區。1998年,萊山區被列為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2002年,在萊山鎮建立無公害萬畝蔬菜基地,推廣無公害蔬菜栽培技術。逐步調整果品結構,重點開發大櫻桃、密桃、大李子、紅提葡萄等,發展精品果園。畜牧、漁業生產在建基地、調結構、重技術、抓管理和防治疾病的基礎上,擴大食草節糧型畜牧生產和珍禽異獸、海珍品的養殖。至2003年, 全區蔬菜種植1777.53公頃,總產7.82萬噸,產值5524萬元; 西瓜種植200餘公頃,總產5850噸;全區果園1698公頃,果品產量1.09萬噸,產值1.67億元;年產牛羊豬雞肉2750噸,牛奶3600噸,禽蛋3067噸,畜牧業產值5685萬元。全區海水養殖1958公頃,養殖產量2.53萬噸,水產品產量2.82萬噸,漁業產值8057萬元。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57.31億元,比1995年(24.72億元)增長1.3倍。
“科教興區”戰略全面實施。1995年,萊山區成立煙臺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1997年,開始與國內40餘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術協作網路和科技成果項目庫,加強科技信息交流與合作。1998年,建立煙臺高新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和煙臺中俄高新技術產業合作化示範基地,面向俄羅斯等獨立國協國家開展高新技術研究開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技術貿易、人才技術交流等,加快了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是年,煙臺高新區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第五個對APEC開放的科技工業園區,成為中國與APEC成員交流與合作的視窗和基地。2003年,全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700餘人,民辦科研機構40餘家。 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由建區初的2家發展到31家。民營科技企業由建區初的9家,發展到106家,完成國家和省級火炬計畫項目136個,技工貿年總產值近60億元。萊山區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全面實施小康建設工程,將總體目標細化為年度單項工作目標,列為對各鎮、各部門崗位責任制考核內容。至1996年,萊山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農民人均純收入、基尼係數、恩格爾係數、人均預期壽命、飲水、用電、通話、公路等16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小康水準,比原計畫(2000年) 提前4年。1998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225元,全區職工年人均工資7629元。手機、機車、微波爐等高檔用品進入普通家庭。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不斷最佳化,居住、出行、信息、旅遊、文化娛樂、健身等方面投入增加。私人汽車、家庭電腦上網逐漸增多。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250元,職工年人均工資1.42萬元,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餘額1.17萬元,城鄉居民戶均住房面積85平方米。全區人均消費品零售總額5728元,是1995年的3.34倍。
全區國民經濟成長速度一直處於全市前列。三次產業結構比由1994年的23.1∶51.5∶25.4調整為2003年的4.2∶59.6∶36.2, 實現了“二一三”型向“二三一”型的歷史性轉變。2003年,全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6.5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70億元,分別是1994年的3.78倍和10倍; 在崗職工年均工資14171元, 外貿進出口總額4.67億美元,分別在全市13個縣市區中處於第二、 三位; 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占有2.08萬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87元,在全市處於第六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187元,在全省139個縣市區中處於第二十五位。但綜合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經濟結構不盡合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需不斷克服。而今,全區人民正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拼搏、奉獻、爭先、協作”的萊山精神,不斷總結經驗,振奮精神,繼往開來,朝著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商貿旅遊發達、科技教育先進、城市功能完備、人民生活富裕的現代濱海新區宏偉目標奮進。一個富裕、文明、和諧的新萊山正在崛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