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蹼齒蟾

無蹼齒蟾

無蹼齒蟾(學名:Oreolalax schmidti)為鋤足蟾科齒蟾屬兩棲動物,動物界,脊索動物門,是中國的特有物種。為“三有”保護動物。俗名蛤蟆。雄蟾體長約43毫米,雌蟾體長51毫米左右。頭扁平,長略大於寬,吻端鈍圓,吻棱明顯,鼓膜不顯。皮膚粗糙,體背密布大小不同的疣粒,腹面光滑。體背深,灰棕色,眼間有一“?”形斑;腹面灰黃色或肉紫色。雄蟾胸部有1對刺團。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繁殖特徵,繁殖方式,種群分布,棲息環境,法律保護,

外形特徵

雄蟾體長40~47 mm,雌蟾體長48~54 mm。頭較扁平,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圓,瞳孔縱置;鼓膜隱蔽,有鼓環,耳柱骨長;無犁骨齒,上頜齒髮達。雄蟾皮膚較粗糙,頭部背面光滑無疣粒,體背面、體側大小圓形刺疣不呈刺棱狀,四肢背面的刺疣較少;雌蟾皮膚疣少無刺;腋腺和股後腺色淺。前肢較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後肢較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僅達口角,左右跟部僅相遇,趾側緣膜很眼間有棕黑色三角斑,並與體背棕黑色斑相連;四肢背面有棕黑色橫斑;整個腹面灰黃色或紫肉色,少數個體的咽胸部及體側有黑灰色麻斑。雄性第一、二指婚刺較粗而密;胸部刺團一對,較小,刺細密,左右不連線;無聲囊,有雄性線。卵徑約4 mm,乳白色。第32~37期蝌蚪全長53 mm,頭體長20 mm,尾長為頭體長的168%左右;尾鰭起於尾基部,末端鈍圓;背面青黑色,有暗綠色小點;體尾交界處多有淺黃色斑。

繁殖特徵

繁殖期5-6月,雌蟾產卵108-130粒。

繁殖方式

在地處四川省洪雅縣的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錄取了鋤足蟾科 6種的繁殖期求偶鳴叫聲。它們分隸 4屬 ,即角蟾屬 (Megophrys)、齒蟾屬 (Oreolalax)、齒突蟾屬 (Scutiger)和掌突蟾屬 (Leptolalax)。在IBMPC上用“SIGNAL”軟體 (EngineeringDesign ,USA)對獲取的鳴聲資料進行分析 ,分析的頻率範圍設定為 0~ 10kHz。聲學分析結果表明 :峨山掌突蟾 (L oshanensi) ,小角蟾 (M minorr) ,角蟾 1種 (M sp) ,金頂齒突蟾[S (S )chintingensis],峨眉齒蟾 (O omeimontis)和無蹼齒蟾 (O schmidti)的主能峰頻率平均值分別是45 2 1 9、 34 5 6 4、 2 2 93 8、 10 76 5、 10 71 0和 1849 4Hz ,每聲持續時間的平均值分別是 46 2、 90 8、 99 6、72 2、 78 8和 110 3ms ,聲距的平均值分別是 140 4、 2 5 3 0、 6 81 4、 15 17 7、 46 1 3和 6 19 5ms。單因子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主能峰頻率、每聲持續時間和各聲距在 6個種間差異極顯著 (P 0 0 1)。LSD法多重比較的結果指出金頂齒突蟾和峨眉齒蟾間的主能峰頻率無顯著差異 (P =0 9170 0 5 ) ;在每聲持續時間上 ,只有峨山掌突蟾與小角蟾、角蟾 1種、峨眉齒蟾、無蹼齒蟾間差異極顯著 (P 0 0 1) ;

種群分布

中國特有,分布於四川,見於冕寧石棉峨眉洪雅、寶興、都江堰汶川等地,棲息在海拔1700-2600米的山區小溪流內。常見於山區地帶的草皮或爛葉下。

棲息環境

為鋤足蟾科齒蟾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四川等地,常見於山區地帶的草皮或爛葉下。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700至26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峨眉山

法律保護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野生動物保護法》),加強對我國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九條,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的規定,經研究,於2000年5月在北京召開專家論證會並制定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簡稱“三有名錄”),於2000年8月1日以國家林業局令第7號發布實施。其中,無蹼齒蟾也被列入“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之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