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花果鸚鵡

無花果鸚鵡

鳥類中的無花果鸚鵡,顧名思義所謂 Fig Parrot 就是以無花果為主食的鸚鵡。其中雙眼無花果鸚鵡的一個亞種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一級保育類鸚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無花果鸚鵡
  • 拉丁學名:Psittaculirostrisedwardsi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鸚形目
  • 英文名:FigParrot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相關知識,飼養,護理,

外形特徵

這種鸚鵡基本上是以綠色為主色,然後從額頭到之間是紅色到橘紅色,愈往外則逐漸轉變成橘黃色,頸子上為泛青綠色的,臉頰處包括覆耳的地方為黃綠色,眼下緣有一塊藍藍的,前胸處則是帶有藍色的線圈往下再外帶點類似葡萄紅酒般的顏色,翅膀與前胸等高處的肩緣地帶也帶有藍色,翅膀下覆羽為青綠色至黃綠色,眼四周裸皮處為黑色,虹膜為棕黑色,嘴黑色,腳也黑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邊緣地區、乾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開闊的尤加利樹林地等地,在澳洲也會出現在公園、灌木叢、農作物區及紅樹林林地等地區。無花果鸚鵡主要棲息於潮濕的低地森林內,開闊林地、森林邊緣地帶與人類居住地也有它們的蹤跡。

生活習性

食物中,無花果占了最重要的部分,覓食時安靜,動作敏捷快速,不會到地上活動或覓食,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一小群一起活。主要食物是無花果、花蜜、昆蟲、水果等較軟的果子。活動範圍通常在海拔800m以下的地區,成對或一小群一起活動,且吵雜,在有果食的樹上有時會大批聚集400隻左右,行動快速敏捷,經常倒掛在樹枝間取食食物
無花果鸚鵡無花果鸚鵡

分布範圍

印尼的紐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艾利安爪哇的小部分地區、及其周圍的小島,澳洲的部分地區。

繁殖方式

卵生。其繁殖較小型的無花果鸚鵡容易,但有一個相同的問題,就是幼鳥死亡率高,很可能孵出後不久即死亡,或是親鳥不餵食雛鳥,成對繁殖比較理想,對於巢箱的檢查敏感,避免時常開翻巢箱,一窩產2顆蛋,幼鳥19天后孵化,羽毛長成約需2個月。繁殖期大約從每年的七月間開始,常可看到高大多瘤的樹木上在那有著繁殖群,群鳥經常進進出出巢洞且大聲鳴叫,巢的高度約在離地25公尺左右,巢洞也有可能是在那直徑小於30公分的中空枝幹上。通常每次能下兩顆蛋,孵化期約19天左右,至羽毛長成則需約8周;唯據載雛鳥往往在孵出後,約莫十天左右就再見。常和雙眼無花果鸚鵡集群活動,繁殖期約在1至5月間。

相關知識

飼養

無花果鸚鵡本性愛玩且活潑,平時的聲音聽起來還可以,只有在興奮的時候才會顯得吵雜,基本上容易產生信賴,但新引進的鳥在適應前卻容易對周遭的環境敏感,因此也容易會發生不明原因的瘁死。飼養上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應給它棲木(或樹枝)供其活動、啃咬。最理想的鳥籠可為約2.5x1x2m,否則在其適應環境前亦不應該用太小的空間去關它;本鳥同HangingParrot(懸掛類鸚鵡)一樣,最低限溫21~22度,最好不要低於20度,低於此度就有不可預期的危險可能發生,當然懸掛類有些亦能撐到15度左右,但本鳥仍需以20度以上的場所溫度來飼養為宜。居家飼養食物方面為:水果類如:無花果、香蕉蘋果西洋梨葡萄等,蔬菜類如:黃瓜南瓜胡蘿蔔等,種子類如--小顆的葵花子、加那利子、蕎麥等。此外,煮豆及碾磨的鴿飼料,鸚鵡專賣的食物都可以,另外像新鮮的枝幹有花及花苞的,可以給它玩以及啃咬,且要規律而適時地補充維他命等營養品.
無花果鸚鵡無花果鸚鵡

護理

無花果鸚鵡是活潑的鸚鵡,但剛飼養時會緊張與害羞,適應期間十分敏感,啃咬力雖不強但最好提供樹枝供啃咬以防止上喙部的過度生長,建議減少不必要的打擾與不輕易改變環境,較無法忍受寒冷的天氣,溫度不宜低於22度,切勿於溫差過大或寒流時引進飼養,死亡與生病率會很高,保持環境衛生與提供營養充足的多樣性食物很重要,維他命K的攝取尤為必要,各類蔬菜水果、花蜜、種子、穀物等食物,而吸蜜鸚鵡用或嗜果性鳥類用的粉狀飼料是很好的選擇,也會大大提高其存活率,以及添加維他命的供應會使得它們較健康,因為無花果鸚鵡容易因不明死因而突然死亡,尤其是野生鳥更是非常容易發生此種情形,照顧上需多費心思。
註:無花果鸚鵡圖冊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