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芒藎草

無芒藎草

無芒藎草 (Arthraxon submuticus (Nees ex Steud.) Hochst.)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稈下部橫臥地面,節向下生不定根,向上抽出花枝,節間光滑無毛,節上有短柔毛。葉片卵形,先端漸尖,兩面無毛,邊緣有瘤基硬剛毛。常生於海拔1600—2100米的沼澤及河岸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芒藎草
  • 拉丁學名:Arthraxon submuticus (Nees ex Steud.) Hochst.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禾本目
  • :禾本科
  • :藎草屬
  • :無芒藎草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稈下部橫臥地面,節向下生不定根,向上抽出花枝;花枝高10—30厘米,葉鞘短於節,邊緣被瘤基毛,背部無毛,下部者常為分枝所破;葉舌膜質,長約2毫米,無纖毛;葉片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抱莖,長2—6厘米,寬5—20毫米,兩面無毛,邊緣有瘤基硬剛毛。總狀花序6—10枚,呈指狀排列或簇生於稈或分枝頂端,長4—8厘米,帶紫色;總花梗長達9厘米,無毛;穗軸節間長約3.7毫米,光滑無毛;無柄小穗披針形,長約4.2毫米;兩穎近等長,紙質;第一穎披針形,背部圓形,邊緣扁平,不摺疊,6—8脈,脈上有小尖刺;第二穎邊緣膜質,無纖毛,脊上粗糙;第一外稃膜質,狹披針形,無脈,無毛,長約2.8毫米,常帶紅色;第二外稃稍短,長約2.2毫米,披針形,無脈無毛也無芒;花葯3枚,長約1—1.2毫米;有柄小穗退化,殘存小穗柄長達2毫米,無毛或先端稍具微柔毛。

生長環境

常生於海拔1600—2100米的沼澤及河岸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尼泊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