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技術與網路規劃實踐

《無線通信技術與網路規劃實踐 》是2016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鵬、陳崴嵬、曾沂粲、單剛、李楠、張新程、塗進、薛永備、汪丁鼎、程楠、張炎炎、藍俊鋒、霍勵、許光斌。

基本介紹

  • 書名:無線通信技術與網路規劃實踐
  • 作者:高鵬、陳崴嵬、曾沂粲、單剛、李楠、張新程、塗進、薛永備、汪丁鼎、程楠、張炎炎、藍俊鋒、霍勵、許光斌
  • ISBN:9787115417831
  • 頁數:459頁
  • 定價:89元
  • 出版時間: 2016-06
  • 開本:小16
  • 編輯:牛曉敏
  • 字數:604千字
基本信息,圖書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
【ISBN】 978-7-115-41783-1
【日期】 2016-06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
【字數】
【開本】
【定價】

圖書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無線通信概論、無線通信原理和關鍵技術、移動通信業務、移動通信業務模型與業務預測、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天饋線系統、移動通信室內覆蓋系統、行動網路測試與仿真、寬頻無線接入系統、微波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無線通信的電磁兼容與防護等內容。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介紹了GSM無線網路、cdma2000無線網路、WCDMA無線網路、TD-SCDMA無線網路、LTE無線網路等典型的蜂窩移動通信系統,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本書對LTE-Advanced無線網路及5G技術也進行了介紹,以便為讀者提供新的無線通信研究成果。

目錄

第1章 無線通信概論 1
1.1 無線通信發展 2
1.2 重要的無線通信標準組織 3
1.3 典型的無線通信系統 6
1.3.1 蜂窩通信系統 6
1.3.2 無繩電話系統 8
1.3.3 無線區域網路 9
1.3.4 無線個域網 10
1.3.5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 12
1.3.6 衛星通信系統 12
1.3.7 寬頻無線接入系統 13
1.3.8 尋呼系統 14
1.4 無線電頻譜資源 14
思考題 19
第2章 無線通信原理和關鍵技術 21
2.1 無線通信系統 21
2.1.1 無線通信基本原理 21
2.1.2 無線通信系統分類 22
2.1.3 無線通信網路 23
2.2 無線信道 24
2.2.1 移動通信信道概述 24
2.2.2 多徑衰落信道的物理特性 26
2.2.3 信道傳播模型 28
2.3 多址技術 31
2.3.1 概述 31
2.3.2 多址技術類型 32
2.4 功率控制 35
2.4.1 功率控制的意義和準則 35
2.4.2 功率控制的分類 36
2.5 切換 37
2.5.1 切換的定義及過程 37
2.5.2 切換的分類 38
2.6 頻率復用 40
2.6.1 頻率復用方式 40
2.6.2 頻率復用係數 40
2.6.3 同心圓技術 41
2.6.4 軟頻率復用技術 42
2.7 無線網路結構的演進 42
2.7.1 BSC-BTS網路結構(2G網路) 43
2.7.2 RNC+射頻拉遠分散式基站結構(3G網路) 43
2.7.3 扁平式網路結構(LTE網路) 46
2.7.4 異構網路融合架構 48
2.8 無線網路通信協定棧 51
2.8.1 OSI分層 51
2.8.2 OSI各層功能 53
2.8.3 OSI數據封裝過程 55
2.8.4 無線通信協定棧解讀案例LTE 56
思考題 66
第3章 移動通信業務 67
3.1 移動通信業務的發展歷程 67
3.2 移動通信業務的分類 69
3.2.1 傳統電信業務 69
3.2.2 移動網際網路業務 73
3.3 移動數據業務的承載要求 75
3.3.1 業務類型 75
3.3.2 業務承載要求 76
3.4?移動通信業務質量要求 78
3.4.1 傳統電信業務 78
3.4.2 移動網際網路業務 79
3.5 移動網際網路業務解決方案和技術 82
3.5.1 移動流媒體業務解決方案 82
3.5.2 移動位置業務解決方案 86
3.5.3 開放業務體系結構 88
3.5.4 虛擬歸屬環境 89
3.5.5 分散式計算架構及技術 90
3.5.6 智慧型技術 91
3.5.7 輪廓數據技術 91
3.6 未來移動網際網路業務發展趨勢 92
思考題 93
第4章 移動通信業務模型與業務預測 95
4.1 移動通信業務預測的目的和主要內容 95
4.2 用戶和業務預測方法 96
4.2.1 用戶預測 97
4.2.2 業務量預測 98
4.2.3 業務分布預測 98
4.3 業務模型 98
4.3.1 CS業務模型 99
4.3.2 PS業務模型 100
4.4 業務量分解 103
思考題 106
第5章 GSM無線網路 107
5.1 GSM網路概述 107
5.1.1 GSM網路發展歷史 107
5.1.2 GSM用戶發展狀況 108
5.2 GSM網路主要技術原理 110
5.2.1 頻率配置 110
5.2.2 多址技術與無線信道 112
5.2.3 數據傳輸 114
5.2.4 不連續發射 117
5.2.5 功率控制 117
5.2.6 跳頻技術 118
5.2.7 小區選擇與重選 119
5.2.8 位置更新及切換 122
5.2.9 呼叫建立 128
5.3 GSM網路技術體制和設計規範 131
5.3.1 無線通信設計的一般要求 131
5.3.2 GSM網路技術體制 133
5.3.3 GSM網路設計規範 137
5.4 GSM網路技術演進 141
5.4.1 GPRS 142
5.4.2 EDGE及EDGE Evolution 143
5.4.3 多載波基站 145
思考題 147
第6章 cdma2000無線網路 149
6.1 cdma2000網路概述 149
6.1.1 cdma2000網路結構 149
6.1.2 無線網元功能 152
6.1.3 系統接口與信令 152
6.1.4 cdma2000發展現狀 154
6.2 cdma2000網路主要技術原理 155
6.2.1 CDMA通信原理 155
6.2.2 CDMA信道結構 155
6.2.3 cdma2000 1x關鍵技術 157
6.2.4 cdma2000 1x EV-DO關鍵技術 163
6.3 cdma2000技術體制和設計規範 166
6.3.1 cdma2000技術體制 166
6.3.2 cdma2000設計規範 168
6.4 cdma2000技術演進 171
6.4.1 EV-DO Rev.0技術 172
6.4.2 EV-DO Rev.A技術 174
思考題 176
第7章 WCDMA無線網路 177
7.1 WCDMA網路概述 177
7.1.1 網路結構 177
7.1.2 接口 179
7.1.3 網元功能 181
7.2 WCDMA網路主要技術原理 184
7.2.1 WCDMA技術特點 185
7.2.2 物理信道的幀結構及傳輸信道與物理信道的映射 186
7.2.3 擴頻與調製 194
7.2.4 Rake接收機 196
7.2.5 HSDPA原理與關鍵技術 197
7.2.6 HSUPA原理與關鍵技術 200
7.3 WCDMA網路技術標準和設計規範 202
7.3.1 標準化進程 202
7.3.2 技術參數 203
7.3.3 技術體制和設計規範 203
7.4 WCDMA網路技術演進 204
7.4.1 高階調製方式 205
7.4.2 MIMO天線技術 205
7.4.3 多載波技術 205
7.4.4 Femto 206
7.4.5 Home NodeB 207
思考題 210
第8章 TD-SCDMA無線網路 211
8.1 TD-SCDMA網路概述 211
8.1.1 標準化進展 211
8.1.2 網路結構 213
8.1.3 網元功能 214
8.1.4 TD-SCDMA新技術套用 215
8.2 TD-SCDMA網路主要技術原理 221
8.2.1 技術概述 221
8.2.2 TD-SCDMA系統的幀結構 222
8.2.3 TD-SCDMA系統物理層過程 223
8.3 TD-SCDMA網路技術體制和設計規範 228
8.3.1 技術體制 228
8.3.2 設計規範 231
8.4 TD-SCDMA網路技術演進 234
8.4.1 1.4MHz壓縮載波頻寬 234
8.4.2 TD-SCDMA系統的MBMS 235
8.4.3 TD-SCDMA系統的HSPA+ 237
8.4.4 TD-SCDMA系統的家庭基站 238
思考題 240
第9章 LTE無線網路 241
9.1 LTE網路概述 241
9.1.1 網路結構 241
9.1.2 網元功能 243
9.1.3 空中接口協定框架 243
9.2 LTE網路主要技術原理 245
9.2.1 物理層主要技術參數 245
9.2.2 物理層幀結構 246
9.2.3 物理信道與傳輸信道 247
9.2.4 物理信道處理流程 249
9.2.5 邏輯信道 251
9.2.6 關鍵新技術簡介 253
9.3 LTE網路技術體制和設計規範 259
9.3.1 LTE標準化進程 259
9.3.2 LTE技術體制、設計規範 260
9.4 LTE技術演進 262
9.5 LTE FDD與TDD的區別 262
9.5.1 主要技術差異 263
9.5.2 FDD與TDD系統的網路性能差異 266
9.5.3 FDD與TDD系統的產品形態差異 268
9.5.4 FDD與TDD系統的網路部署差異 269
思考題 271
第10章 LTE-Advanced無線網路 273
10.1?LTE-Advanced網路概述 273
10.1.1 LTE-Advanced制訂背景及標準化進展 273
10.1.2 LTE-A主要指標和需求 275
10.2 LTE-Advanced網路主要技術原理 276
10.2.1 LTE-Advanced網路主要新技術概述 276
10.2.2 載波聚合 277
10.2.3 Relay 279
10.2.4 CoMP 282
10.2.5 增強型上下行多天線傳輸技術 283
10.2.6 增強型小區干擾消除(eICIC) 284
10.3?LTE-Advanced網路技術套用試驗 286
10.3.1 載波聚合 286
10.3.2 CoMP 287
10.3.3 增強型小區干擾消除(eICIC) 288
10.4?5G技術展望 289
10.4.1 5G需求 289
10.4.2 5G網路結構及頻率 291
10.4.3 5G發展歷程 291
10.4.4 5G關鍵技術分析 293
思考題 297
第11章 天饋線系統 299
11.1 天饋線系統基本原理 299
11.1.1 天饋線系統組成 299
11.1.2 天線的基本知識 300
11.1.3 饋線的基本知識 314
11.1.4 泄漏電纜天線系統 317
11.2 智慧型天線 319
11.2.1 智慧型天線的基本概念 319
11.2.2 智慧型天線的結構 321
11.2.3 智慧型天線的技術實現 322
11.2.4 智慧型天線的分類 323
11.2.5 智慧型天線的套用 326
11.3?美化天線 327
11.3.1 美化天線的基本概念 327
11.3.2 美化天線的分類 328
11.3.3 美化天線的設計原則 333
11.4?天線的發展趨勢及新型天線 335
11.4.1 基站天線的發展趨勢 335
11.4.2 新型天線 338
思考題 345
第12章 移動通信室內覆蓋系統 347
12.1 室內覆蓋系統組成及方法 347
12.1.1 室內覆蓋概述 347
12.1.2 室內覆蓋系統組成 348
12.1.3 室內分布系統器件 348
12.1.4 無分布系統覆蓋方法 349
12.2 信號源 349
12.2.1 信號源劃分 349
12.2.2 信號源選取原則 350
12.3 室內分布系統 351
12.3.1 分布系統的種類 351
12.3.2 分布系統的選取原則 354
12.3.3 雙通道室內分布系統 354
12.3.4 室內分布系統技術指標 357
12.4 多制式合路室內覆蓋系統 358
思考題 361
第13章 行動網路測試與仿真 363
13.1 概述 363
13.2 網路測試 364
13.2.1 網路測試方法 364
13.2.2 網路測試指標 367
13.2.3 網路測試儀表 373
13.3 網路仿真 379
13.3.1 前期準備 380
13.3.2 初步仿真 384
13.3.3 詳細仿真 386
13.3.4 關鍵技術建模方法 391
13.3.5 網路仿真案例 393
13.4?總結 398
思考題 398
第14章 寬頻無線接入系統 399
14.1 寬頻無線接入系統簡介 399
14.2 WLAN 400
14.2.1 WLAN簡介 400
14.2.2 WLAN系列標準 401
14.2.3 WLAN頻段及物理層技術 403
14.2.4 WLAN設備 405
14.2.5 Mesh 406
14.2.6 WAPI 408
14.3?其他寬頻無線接入技術 409
14.3.1 本地多點分配系統 409
14.3.2 3.5GHz固定無線接入(FWA)系統 410
14.3.3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 411
14.3.4 移動寬頻無線接入 412
思考題 412
第15章 微波通信系統 413
15.1 微波通信系統基本概念 413
15.2 微波通信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414
15.3 分組數字微波通信系統 416
思考題 418
第16章 衛星通信系統 419
16.1 衛星通信系統簡介 419
16.1.1 衛星通信的概念 419
16.1.2 衛星通信的工作頻段 420
16.1.3 衛星通信系統組成 421
16.2 典型衛星通信系統 423
16.2.1 北斗衛星系統 423
16.2.2 銥星衛星通信系統 424
16.2.3 海事衛星通信系統 425
16.2.4 VSAT衛星通信系統 427
16.3?衛星通信技術 428
16.3.1 MIMO技術 428
16.3.2 衛星載荷技術 429
16.3.3 更高頻段衛星通信技術 430
16.3.4 雷射衛星通信技術 430
16.3.5 衛星網際網路技術 431
思考題 432
第17章 無線通信的電磁兼容與防護 433
17.1 電磁兼容 433
17.1.1 干擾原理分析 434
17.1.2 系統間干擾分析方法 436
17.1.3 系統間干擾隔離措施 438
17.2?電磁輻射與電磁防護 440
17.2.1 電磁輻射的基本概念 440
17.2.2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441
17.2.3 電磁輻射的限值 443
17.2.4 通信電磁輻射標準 445
17.2.5 通信台站電磁輻射的計算 449
17.2.6 通信台站環境影響評價 451
思考題 454
參考文獻 45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