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古邑

無棣古邑

無棣古邑為古“慶雲八景”之一,在鬲津河的南岸8里許,今常家鎮原大胡鄉於家店村北,是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西周初(武王時)本地名無棣,城邑始建於何年,無籍可考,迄今已逾3000年。從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為無棣縣治,是慶雲建縣之始,史稱西無棣,又稱滄州無棣,即今慶雲縣。至明初縣廢,歷經隋、唐、宋、元幾代,曾於元初毀城於戰火,至元年間重築,元末明初又毀於兵燹。該城周回八里,北有城河,城有四門,今仍能稍顯跡象。在一塊長約100米、寬約20米、高約11米的墟址周圍,地面仍殘存碎磚瓦礫。據當地人說,無棣故城墟址曾多次出現海市蜃樓現象。煙雨縹緲間,樓台林立,人頭攢動,恍若集市持續幾分或十幾分鐘後,景色消失。上下幾千年,滄海桑田,無棣故城蘊含了豐厚的文化遺存和歷史積澱,歷代一些文人墨客在此追遠抒懷,尋求亘古神秘的歷史容顏。今天佗仍具有昭示歷史脈胳的文化價值。清代詩人崔旭詩曰:“昔時無棣縣,煙雨古城荒。春色寒青草,人家隱綠楊。冷雲空杳靄,故址但蒼茫。水墨遙堪寫,憑誰畫擅場。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無棣古邑
  • 地理位置:常家鎮原大胡鄉於家店村北
無棣古邑為古“慶雲八景”之一,在鬲津河的南岸8里許,今常家鎮原大胡鄉於家店村北,是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西周初(武王時)本地名無棣,城邑始建於何年,無籍可考,迄今已逾3000年。從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為無棣縣治,是慶雲建縣之始,史稱西無棣,又稱滄州無棣,即今慶雲縣。至明初縣廢,歷經隋、唐、宋、元幾代,曾於元初毀城於戰火,至元年間重築,元末明初又毀於兵燹。該城周回八里,北有城河,城有四門,今仍能稍顯跡象。在一塊長約100米、寬約20米、高約11米的墟址周圍,地面仍殘存碎磚瓦礫。據當地人說,無棣故城墟址曾多次出現 “顯城”(即海市蜃樓)現象。如今墟址殘瓦陶片仍依稀可辯。該址還曾多次出現海市蜃樓現象,煙雨縹緲間,樓台林立,人頭攢動,恍若集市持續幾分或十幾分鐘後,景色消失。上下幾千年,滄海桑田,無棣故城蘊含了豐厚的文化遺存和歷史積澱,歷代一些文人墨客在此追遠抒懷,尋求亘古神秘的歷史容顏。今天佗仍具有昭示歷史脈胳的文化價值。清代詩人崔旭詩曰:“昔時無棣縣,煙雨古城荒。春色寒青草,人家隱綠楊。冷雲空杳靄,故址但蒼茫。水墨遙堪寫,憑誰畫擅場。 ”
無棣古邑在於家店村北,是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西周初(武王時)本地名無棣,城邑始建於何年,無籍可考,迄今已逾3000年。從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為無棣縣治,至明初縣廢,歷經隋、唐、宋、元幾代,曾於元初毀城於戰火,至元年間重築,元末明初又毀於兵燹。該城周回八里,北有城於河,城有四門,今仍能稍顯跡象。在一塊長約100米、寬約20米、高約11米的墟址周圍,地面仍殘存碎磚瓦礫。據當地人說,該墟址曾多次出現“顯城”(即海市蜃樓)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