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辛店村

東辛店村

東辛店村,位於山東省北部環渤海經濟區,總面積502平方公里,人口30萬,是山東省“改革開放試點縣”和德州市“放開搞活試點縣”。縣人民政府駐慶雲鎮。鄰近天津、東風、黃驊、東營四大港口,電力充足,年提供電力達2億千瓦時。郵電通訊形成了聯結全國、伸向世界的信息網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辛店村
  • 電話區號:0534
  • 郵政區碼:253700
  • 面積:502平方公里
  • 人口:30萬人
  • 行政區劃代碼:371423
經濟發展,地理位置,隸屬沿革,境域區劃,河流,歷史遺蹟,無棣古邑,慶雲舊城,古建築,臥龍岡,教堂,寺廟,古墳墓,古樹,古碑,古烽火台,古井,人文環境,歷史名人,教育,衛生,政治體制,交通,電力,通訊,經濟發展,農業,工業,地方特色,城市,發展思路,歷史沿革,

經濟發展

鹹奉四年《慶雲縣誌》有“如直棣慶雲,地濱海瀅,星次危分,噓氣成雲,邑由斯而得慶”之說,崔旭曰:“無棣舊有慶雲鄉,明初因以名縣永樂避諱之說,後人附會今以明史正之。”
近幾年,慶雲縣委、縣政府按照“商貿興城,工業立縣,棗樹富民”的總體工作思路,借鑑“義烏模式”,建設“內陸特區”,構築起以省級現代專業批發市場、渤海經濟技術開發區、20萬畝棗園開發為支撐的三大“創業平台”,日益成為國內外有識之士投資興業,一展宏圖的“風水寶地”。一座獨具特色的“北方商貿名城”正在迅速崛起。

地理位置

慶雲縣位於魯西北平原北部,地處兩省(山東、河北)三市(濱州、滄州、德州)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的鹽山縣、海興縣隔河相望,東與無棣縣毗連,南與陽信縣接壤,西與樂陵市交界,位於華北、勝利、大港三大油田中心,是連線華南華北、東北、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進京門戶”和“山東北門”之稱。全縣總面積501平方公里。東距渤海灣50餘公里,縣城距北京340公里,距濟南154公里,距德州123公里。濱大高速已經開通,濱德高速正在修建,國道205線、省道315、246線相互貫通,加上縣鄉村公路,已經形成了一個便利的交通網。

隸屬沿革

縣境夏屬兗州,商屬蒲姑(亳姑、薄姑)國,西周武王時即有姜齊無棣邑(今於家店村北),春秋時為齊國北部漁鹽之區。秦屬齊郡。漢至南北朝,縣境為陽信縣地。漢屬渤海郡,三國時屬樂安郡,晉屬樂陵國,南北朝屬樂陵郡。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置縣,因古有無棣水和無棣邑,故稱無棣縣。縣治在今慶雲縣於家店村北無棣古邑,於家店古城歷經隋唐、五代、宋代前期和金泰和三年以後,除中間遷治時間外,先後為無棣縣治530餘年,為建縣之始。北宋治乾元年(1064年),縣治遷至境內保順軍城(今無棣縣信陽鄉城角、花園一帶)。元至元二年(1265年),無棣縣併入樂陵縣,1269年恢復無棣縣。隨即又割為東西兩縣,縣境為西無棣,縣治仍在原址。明洪武四年(1371年),無棣縣廢。洪武六年(1373年),縣恢復,改名慶雲,隸屬滄州。縣治遷於無棣古城西北四公里處(今河北慶雲鎮址),縣名相沿至今。自置慶雲縣,300餘年隸屬滄州,近200年屬天津府。中華民國時期又屬滄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屬山東德州,1953—1958年又屬河北滄州。1958年鹽山、慶雲、孟村三縣合併,稱孟村回族自治縣,不久改稱鹽山縣,隸屬天津市。1961年恢復慶雲縣。1964年本縣由河北省劃歸山東省,縣城遷至今址。

境域區劃

西周時,今寧津、慶雲、無棣屬無棣邑。春秋時,今寧津、樂陵、慶雲、無棣、惠民、鹽山、海興、黃驊皆屬無棣邑。隋代,無棣縣轄今慶雲、無棣二縣及鹽山、海興、霑化毗鄰地帶。後周時,無棣縣轄今慶雲全境,無棣中、北部及霑化、鹽山、海興部分地帶。金泰和時,無棣縣轄今慶雲全境及無棣、鹽山、海興各一部分。元時,無棣縣東西分治,西部隸屬滄州,稱西無棣縣。明洪武六年(1373年)易名慶雲縣,境域即西無棣。全縣分四鄉,編戶12里。清代全境東西廣45里,南北袤55里。全縣分四鄉,轄385個村莊。民國初期,疆域面積約為560平方公里。全縣設六個行政區,轄377個村莊。抗日戰爭時期,疆域區劃錯綜複雜。1943年,疆域面積約為610平方公里,共512個村莊。1945年慶雲解放後至建國前,經與周圍縣協商,調整了縣與縣間的行政區劃及插花村與寄莊戶,疆域面積約為588平方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隸屬屢易,行政區劃分合調整繁多。至1964年底,冀、魯兩省調整行政區域,以漳衛新河(原四女寺減河)為省界,河右岸歸山東慶雲縣。到1970年,疆域面積501平方公里。全縣16個公社,381個生產大隊,358個自然村。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改鄉鎮建制。1993年8月,16個鄉鎮並為11個鄉鎮,2000年10月並為8個鄉鎮,2005年隨縣城面積的擴大,增設渤海街道辦。至今疆域未變。

河流

河流縣境地近渤海,古為九河入海之區,古傳禹疏九河,本境就有鬲津河、胡蘇河、鉤盤河、馬頰河四條。胡蘇河、溝盤河今已淤塞殆盡。
無棣溝
距舊慶雲城北7.5公里,現在河北鹽山境內,古稱無棣水(河),乃清河支流。春秋前即有此河,為齊國北界。秦時,方士徐福率乾童(500童男、500童女)乘船由此河出海,為始皇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後東渡日本。隋末,河道淤塞,唐貞觀時浚之,辟水路碼頭,以通漁鹽之利,為唐以後通商之河道。今為早時蓄水,雨季排澇的溝道。
馬頰河
古傳禹疏九河之一,水直人海。該河上廣下狹,狀如馬頰,因以得名。周定王時,馬頰沿河各國修築長堤,以防水患。至秦,始皇聯斷補缺,民間有秦始皇走馬修堤之傳說。後黃河奪馬頰河道,堤防浸毀,古河已湮。現馬頰河,實為唐時疏浚,幾經治理,以供轉運海漕。舊志稱簡河或陷河,樂陵舊志則稱篤馬河。舊時,運漕淤塞,任水自流,沿河水災慘重。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領導人民疏舊開新。1966年,對馬頰河進行改道治理,現屬海河水系,成為本縣旱能灌、澇能排,對農業生產至關重要的一條河道。
漳衛新河古稱鬲津河
禹疏九河之一。水入渤海乃古之航道。元初,在河畔嚴家務附近有一冶劍營,冶鐵打造,以應海運之需。新中國成立後,對河道多次進行治理並修建橋樑和涵閘,便歷經幾千年風雨滄桑的古河煥發青春,現屬海河水系。1956年曾改名四女寺減河,1973年易名漳衛新河。

歷史遺蹟

無棣古邑

在今縣城東北四公里,大胡鄉於家店村北,是華夏古老的城邑之一。西周初(武王時)本地名無棣,城邑始建於何年,無籍可考,迄今已逾3000年。從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立為無棣縣治,至明初縣廢,歷經隋、唐、宋、元幾代,曾於元初毀城於戰火,至元年間重築,元末明初又毀於兵燹。該城周回八里,北有城於河,城有四門,今仍能稍顯跡象。在一塊長約100米、寬約20米、高約11米的墟址周圍,地面仍殘存碎磚瓦礫。據當地人說,該墟址曾多次出現“顯城”(即海市蜃樓)現象。

慶雲舊城

明洪武六年(1373),置慶雲縣。知縣楊思義移縣治於鬲津河(今漳衛新河)北岸慶雲鄉址,草創城垣。正統二年(1437年),知縣王恭,大加修葺,初具規模。“城凡四門,東西孔道皆有關旋,以南北二門地僻閉之。”成化二年(1466),知縣張彪重築,城牆周回四里,高一丈五尺,又浚池於下,寬三丈,深一丈。表立四門,東曰“瞻岱”、南曰“觀瀾”、西曰“拱宸”、北曰“望海”,南北二門仍閉。以後各代,或改四門,或建樓櫓將台,多有修葺,不一一贅述。至1964年調整行政區劃,建新縣城,鬲津河北岸慶雲城,為縣治凡590餘年。置慶雲縣時,因境內有慶雲鄉,以此名縣並移縣治於此。慶雲鄉址原稱李太僕家。東二里許,有一條土阜,蟠踞鬲津河中流,蜿蜒數里,形如臥龍,名臥龍岡。臥龍岡四面環水,岡上樹繁草盛,其上空常被五彩祥雲籠罩。史記天官書曰:“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郁紛紛,蕭索輪困,是謂卿雲。”卿雲,古以為祥瑞之氣。取其意,且卿通慶,故取名慶雲。鹹奉四年《慶雲縣誌》有“如直棣慶雲,地濱海瀅,星次危分,噓氣成雲,邑由斯而得慶”之說,崔旭曰:“無棣舊有慶雲鄉,明初因以名縣永樂避諱之說,後人附會今以明史正之。”也就是說,慶雲之名至少是與無棣的建制同時產生的。
李太僕家成為慶雲一條街,後移至四合村。1964年,慶雲縣劃歸山東省,縣城移至解家集,仍沿用慶雲縣名。原慶雲縣城改為鹽山縣慶雲鎮,俗稱老慶雲。
鬲津河中流臥龍岡在1956年、1962年三次疏浚河道工程中,已開挖殆盡。

古建築

泰山行宮:位於今縣治北10公里。現鹽山縣慶雲鎮西關西頭,原鬲津河北岸。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占地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相傳姜太公保大周統一天下,各大小官員及眷屬均封神位,泰山頂封讓於碧霞元君,碧霞娘娘遂隆旨,為西地長安到泰山每500里建一行宮,為其歇間,故名曰泰山行宮。為舊誌慶雲八景之一,曰“西山暮笛”民眾有“慶雲閣、海豐塔、東光縣的鐵菩薩”之說,泰山行宮主體——正殿,進深五間,面闊三間,單檐四柱。建築在1.2米高的台基之上,四周沿築矮花牆。青磚筒瓦,花卉滴水,龍紋瓦當。大脊兩側各有一隻吞脊大獸,蟠屈上彎,北負寶劍。殿內6根朱柱布局合理。東西山牆的南北兩側各有一組鏤空磚雕,均為神話人物,一組是“王母東巡”,一組是“天女散花”,造型玲瓏獨特。山牆屬硬山小式造風格。殿內正位供奉泰山奶奶、東側眼光奶奶、西側送子奶奶,殿後面觀世音菩薩。
鈴鐺閣:是泰山行宮的主要附屬建築,為樓閣式建築,高17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殿宇式單檐歇山造,四檐角飛起,有檐柱18根。因四邊椽頭有108隻鈴鐺,且四檐角又有4隻大鈴鐺,微風鈴鳴,縈紆耳畔,故稱“鈴鐺閣”。閣內供奉玉皇大帝神位。下層是磚砌拱券式通道,為出入泰山行宮之門。通道兩側各有拱門,內建有迂迴曲折的踏道可通達上層。鈴鐺閣是舊慶雲縣城的三景之一,即小鬼山、鈴鐺閣、一步三孔橋。
大成殿(文廟):位於原慶雲城內東南角,古稱學宮。明洪武六年鼎建,占地900平方米,大成殿脊以翠覆頂,兩頭磚雕龍頭,頂掛鎏金瓦,四角飛檐。殿內有十二根明柱,粗達一圍。基地高出地面1.6米,修有台基坡磴。殿內供孔子像。東西兩側廂房,高台基,前出廈,磚牆瓦頂,內供歷代社會名流賢達塑像。院內有清康熙五年重修廟學碑一筒,七十年代又重修。
縣衙二堂:在今鹽山縣慶雲鎮政府內。明洪武六年建,系原慶雲衙的主體建築之一,面闊五間,長16.5米,進深四間,寬9.5米。硬山頂,小式造。

臥龍岡

縣境古屬黃河沖積平原一部分。臥龍岡及老烏山是由黃河及其支脈遷徙動盪所形成。臥龍岡位於原後張鄉東周村北鬲津河中,土阜隆起,蜿蜒數里,形若臥龍。臥龍岡上樹木蔥鬱,五彩祥雲繚繞,是舊慶雲縣的八景之一,龍岡晴嵐。明洪武六年置慶雲縣,縣治選址左近,至1965年建新縣城,為慶雲縣治590餘年。自1956年治理開挖鬲津河,臥龍岡被挖,部分灘地尚存遺蹟。今馬頰、德惠兩河三堤處,中堤大有臥龍岡之勢。古防洪堤(金堤、長城嶺) 位於縣城南部,尚堂鎮、中丁鄉範圍內。西南從陽信縣王坤兮入境,由西郎塢村北迤邐東行,經大勾村南、西倉村北、鵬鸛王南、李赤誠村南、堤南劉村北、仁和劉村南、後丁村北、文侯齊村南、楊和寺村中至梁家村前入無棣境,境內全長15公里,堤基寬約50餘米,高度原築約5米,現多已平毀,僅有個別地方還能看出舊址。據清鹹豐舊志記載:一曰:神禹古堤;二曰:齊長城;三日:漢之金堤;四日:宋陳堯佐所築。舊有北修長城擋匈奴,南修長城防洪水之說。

教堂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天主教與耶穌教傳人本縣,並陸續建有教堂。天主教堂有七處:舊慶雲城、常家、任家、黃花馬、何家、大勾、紀王橋,均系法國人建;耶穌教堂有三處:姚千、寺後周、紀王橋,系英國人建。因民教紛爭時有發生,清朝官吏媚外護教,導致本縣義和團運動廣泛興起。1900年,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簽訂後,庚子賠款殃及本縣,法、英、美國索取本縣23萬吊銅幣。為此,全縣每畝加捐600文。抗日戰爭爆發後,境內教堂停止活動。我黨利用常家教堂建立抗日國小,為革命培養了不少人才。以後,教堂多坍塌或拆毀。現僅存常家教堂。

寺廟

普照寺塔:建於唐貞觀十三年(639年),此塔十三層,八角形,磚石結構。第一層南北各設一拱頂券門,其餘各層南面均設一拱頂券門。塔心內築券形踏步迴廊,逐層相通。後改為大覺寺寶塔。此塔原在范庵村前修建,已經建好了地基,後挪到了海豐,現無棣。元代,無棣分縣後,該塔劃為東無棣縣。明初,易名海豐塔。1957年因有倒塌之險,遂拆平。1991年7月又重建。
海島金山寺:位於汾水王村西,隋代即有。該寺院建築宏偉,大殿禪堂10餘排,占地千餘畝,僧侶眾多,有騎著毛驢關山門之說。寺門之東即為汾水鎮,居兩水交匯處,乃水旱碼頭,游者香客絡繹不絕,商賈雲集,日進斗金。《金史·地理志》尚有記載。有關唐僧出生送往金山寺及去天竺取經的傳說流傳至今。明代,該寺僧侶胡作非為,寺院被毀,墟址瓦礫山積,今廣約百畝仍高出平地半米左右,土中雜有古時陶片。
石佛寺:位於縣城南偏西5公里,始建於元朝。相傳有元龍、仁鳳夫妻二人 流落於此處馬頰河畔,搭茅棚居住。某年夏秋之交,天降大雨,洪水泛濫,兩尊石佛和一口巨鐘漂來,停於岸邊。元龍夫婦遂各處募捐錢物,修一小廟供奉石佛。後來香火日盛,佛教弟子募化和社會各界捐助,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稱石佛寺。寺院占地12畝,正殿3間,偏殿24間,供奉釋迦牟尼神佛及石佛爺爺、石佛奶奶。有僧侶四、五名。前來祈福進香者絡繹不絕。1969年,該寺改名為石佛寺高小。1993年,慶雲縣人民政府為弘揚民族文化,開發旅遊資源,決定修復石佛寺。現有仁光、仁蓮二位法師自廬山諾那塔來此主持修建。
天宮寺:在舊慶雲縣治西南。建於唐太和中,相傳有大比丘飛錫而來,徘徊顧瞻,縛廬棲止,於茲厥後漸成巨剎,樓閣崢嶗,鐘漁互答于山光水色間,一時龍象固雲盛矣。唐太和皇帝曾為該寺賜額。金末毀於戰亂。元至大四年、明成化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先後重修。寺僧洪秀戒律精嚴,兼工吟詠,有“蒲團靜坐千山月,竹戶閒棲一片雲”句。弟子壽平,谷稱小眼法師,博覽釋典。明代名臣鄒元標,字爾瞻,江西吉水人,官司左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因犯顏敢諫被謫寓此,曾於殿壁題三教(佛、道、儒)歸一說,筆勢飛舞,人皆慕而臨之。左都御史鄒元標與小眼法師壽平為方外交。(方外交即出使異域的使者)。
青龍寺:位於縣城東南3.5公里,大宗村西一里半處。據傳該寺唐代所建,廟宇占地約3畝,寺內尼姑很多。明代,該寺之尼姑因受地痞欺辱,都搬至范家庵。廟宇因失修而倒塌。
楊和尚寺:位於縣城東南18公里。相傳該寺唐代所建。在明初時,有個主持僧姓楊,得寺名楊和尚寺。
全林寺(洪恩寺):位於縣城東9公里,呂家村東北角。相傳唐代所建,為天齊廟,寺院龐大,占地10餘畝。周圍樹木參天,院內奇花異草,風景甚佳。在明正德年間,該寺主持僧空孟,武藝高強,手下弟子眾多,不務正業,為非作歹,並偷盜了江南劉月鶴的“千里駒”。又與朝內奸臣劉瑾暗地勾結,劉瑾命主持空孟招兵積糧,藏兵三百餘,日夜習武操練,修有地道機關,以備謀反。被正德皇帝率兵剿滅。被毀的還有和全林寺相勾結謀反的楊各尚寺、青龍寺、鐵梁寺、肖家寺等寺院。
興隆寺:位於縣城東6公里,板打營街北頭。相傳唐代所建,在明正德元年重修。占地10餘畝,大雄寶殿3間,高1丈余,面積約3000平方米。殿內供奉伽蘭祖師,文殊、普賢、觀音、四大天王、十八羅漢。有僧侶主持,直至1937年還有從福、寬倫二僧。1939年,日寇在此安設據點,1945年日寇被殲、寺被毀。
肖家寺:位於縣城東北12公里,肖家寺村東半里處。相傳唐代所建,該寺原名無稽可考,而從明代肖姓遷來此處定居,得此寺名。據說寺院寵大,僧侶眾多 。在明代,寺內僧侶與全林寺,鐵梁寺的僧人互相勾結,挖暗道、不務正業,為非作歹,引起民憤。民眾將該寺的僧人埋在大道中心,用犁耕耙耙處死。寺院被毀。
鐵梁寺:位於縣城東北23公里,嚴務村東北3里的廢墟處。據傳該寺之處有一鐵梁埋在地內,而得寺名。在百年前鐵梁還露出地面。相傳唐代所建,寺院龐大,占地面積約10餘畝,僧人有10名。在明代,該寺的僧人胡作非為,引起民憤滅之,寺院毀壞。
玉皇廟:位於縣城北4公里,齊家村北一里許的季札長之墓之上。在明代,因此處常有馬驢車受驚、人失迷之事出現。為此,修一玉皇廟,立為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日有廟會。1929年,此廟被國民黨扒掉,現今此處是新建占地300餘畝海島金山寺的所在地。
王母廟:位於縣城東北 23公里,后庄科村東南角。該廟明代所建,廟宇秀麗壯觀,占地約600平方米。供奉西王母,僧人數 名。清初時,白蓮教的馬開山師傅在此處傳道,進行反清復明,為便利活動,立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為廟會,八極拳創始人神槍吳鐘設擂台,會聚天下武林豪傑。非常繁華。同時,白蓮教的王師傅在南臨沂也利用三月三廟會,進行反清復明活動,故稱“南臨會”,相對此廟會被叫成“北臨會”。1934年,4月18日(農曆三月初五)中共津南特委在北臨會上發動了震動津南魯北的馬頰河大罷工。
泰山廟:位於縣城西7公里,東辛店街北頭。明代所建,廟宇整齊壯觀,大殿周圍方圓80餘米。殿內供奉碧霞元君、眼光奶奶、送子奶奶等神像。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有廟會,此廟1935年重修,1941年,日寇在東辛店安設據點,廟被毀。
觀音廟:位於縣城東北13公里,五黃邱村之間。據傳:唐代所建,廟宇整齊壯觀,大殿周圍方圓60餘米。供奉觀音菩薩等神像。在清代,立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為廟會。1929年,此廟被國民黨改為學堂。
藥王廟:位於縣城東13公里,前王村北。相傳明代所建,廟宇宏大壯觀,周圍方圓80餘米。供奉藥王神像,四大使臣、鎮殿大將軍及十大名醫。兩跨院為僧人禪堂,殿前有鐘鼓二樓,東南角有奎星閣。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日有廟會。1940年,日寇在此安設據點,1944年日寇撤走,廟被毀。
白衣廟:位於縣城東北4公里,後喬村前。建於明代,廟宇整齊秀麗,供奉白衣大士神像。於1914年,由大道王村舉人王鳴周倡議,立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為廟會。因與本縣的后庄科“北臨會”同時趕,相對稱此會為“南臨會”。
鐵菩薩廟:原廟在慶雲鎮原後張鄉東周村內,鐵菩薩廟是東周村原村名,在鹹豐四年《慶雲縣誌》中有記載,此寺距臥龍岡一里許的正南方向,此村內種植梨杏二樹有幾百畝,春季梨杏花開放時,如雪似玉、奼紫嫣紅,秋季果實纍纍,是舊慶雲八大景觀之一,龍岡晴嵐,該寺廟就座落於此地,據老人回憶,該廟內供奉觀世音等七尊菩薩,以鐵鑄之,所以稱鐵菩薩廟,與東光縣的鐵菩薩齊名。因村中周姓較多,所以又稱鐵菩薩周家,後改名為東周村,鐵菩薩廟香火旺盛,解放後大煉鋼鐵時毀了四尊菩薩,後三尊菩薩也因極左思潮遭毀。梨杏樹在八十年代刨光。
三元廟(亦稱三官廟):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大店村東頭。據傳:西晉所建,清康熙二十八年重修。廟宇宏大壯觀,大殿周圍方圓約60餘米。供奉三元神像,即“天官”張角正月十五日生,為“上元”。“地官”張魯七月十五日生,為“中元”。“水官”張修“十月十五日生,為“下元”。1929年廟被扒。
雹泉廟:位於縣城北8公里。因該地一帶常有雹災。在明代,修一座雹泉廟,廟宇整齊壯觀,周圍方圓約30餘米。供奉雹泉爺,兩側有風、閃、雷、雨等神像。並立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為廟會。1929年,此廟被扒。

古墳墓

延陵台:位於縣城北4公里。齊家村北,原土阜高隆起處,為吳季札長子墓。上有玉皇廟,現在是海島金山寺,延陵及玉皇廟碑現存於海島金山寺內,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季札是春秋吳國國王之弟,被封為“延陵”。季札應燕國招聘,在赴燕時行至於此,長子病故。為不攜棺之義,故葬於此處,古曰“延陵台”,當地稱高墓台。
彥章墳:位於縣城北偏西10公里。慶雲鎮賈戴村西南半里許土阜高隆處,據傳是王彥章之墳。王彥章,字賢明,後唐時壽張人。少年從軍,隨朱溫轉戰各地累立戰功,以驍勇聞名,軍中稱為王鐵槍,是後梁爭天下的主將。曾任澶州刺史,鄭州防禦使等職,後封開國侯,授北面副招討使。曾遭誣陷,後與後唐軍作戰,身負重傷被俘,勸其降唐不應被殺。傳說本部將士每人一把土遂成高阜,稱“彥章墳”。並立為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此處有歷會,直至1937年會至。至今仍有人說:“有李存孝不顯彥章”,王彥章過不去十八寨,即前任寨、東任寨、西任寨、大孫寨、小孫寨、苟家寨、羅家寨、尹家樓( 以上八個寨仍屬樂陵市轄)、石(十)家寨,1966年墳毀。

古樹

千年棗樹:位於漳衛新河南岸,周、尹村之間。樹幹周長四米,高六米,主幹朽裂、大部空洞,一主枝尚活,其長勢仍很茂盛,每年可結棗百餘斤。此樹相傳為南北朝所植。據傳隋末羅成曾在此樹拴過馬燕北掃北之時,百姓避於樹下,正值大霧彌天,幸免於難。抗日戰爭時期,日寇砍伐這一帶樹林,民眾集此樹下抗爭,此樹遂得以保護。
巴沽村古棗樹:樹幹周長三點五米,距今已有五百餘年。
鄧黃邱、杜樹劉、萬糧張、蔡王的古槐,都已幾百年了。

古碑

三元廟碑:清康熙二十八年立,現在大店。
延陵台碑:清康熙六十年夏立,現在海島金山寺內,另一筒,在西胡嶺。
歲甘橋碑:清乾隆三十一年立,在老慶雲。
鄭敦碑:清宣統元年立,在縣圖書館。
蔣耀奎碑:民國二十三年立,在刁黃邱。
北林廟碑:在后庄科埋存。

古烽火台

烽火台:古代邊疆戍兵用烽燧(即烽火)報警而建築的高土台,稱烽火台。因燒煙常用狼糞,又名狼煙臺(即現在的邊防哨所)。縣境內的三大陳村北一里許,歪柳樹村北一里處,楊和尚 寺村南門外,嚴家務村西北處都有烽火台的遺址。

古井

劉古風:劉姓由明初遷來就有此井,該井水甘甜而旺,遇到很多大旱之年,此井水未乾枯過。不慎落井多人,均被救起,今該井仍有。
楊和尚寺:寺前之井,明代前就有,今仍存。
菜張:村東北有明代前蔡二造的井,至今仍有。
李孝忠:村東頭有一眼吃水古井。燕王掃北此井被填平,1983年,該井被挖出。
大黃丘:村西北原觀音廟前之井,在明代前就有該井,至今仍存。
乾隆飲馬井:位於崔口鎮政府東南800米處,古水井口徑五尺,深數大,井台周圍及井壁部分用青石徹成,井壁內苔蘚遍布。相傳,清代乾隆皇帝微服私訪行至崔口,坐騎饑渴勞乏,行路艱難,所尋之水馬不飲用。打聽邑人“何處有甜水?”答曰:“崔東南。”遂尋而去,找到此井。只見井水清徹透底,汲水飲馬,馬立刻精神抖擻,昂天長嘶。乾隆呷口品嘗,果然甘洌清爽,禁 不住讚不絕口:“甜,真甜水也。”此後世代修繕至今。
慶雲隸屬山東省德州市,地處兩省(山東、河北)三市(濱州、德州、滄州)五縣(鹽山、海興、無棣、陽信、樂陵)交界處,北靠北京、天津,南向山東省會濟南,位於華北、勝利、大港三大油田中心,是連線華南、華北、東北和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進京門戶”和“山東北大門”之稱。
全縣總面積502平方公里,30萬人,是國務院規劃的環渤海經濟圈內最具活力的縣域經濟板塊之一,為山東省的“改革開放試點縣”和德州市的“放開搞活試點縣”。
該縣東距渤海灣僅50公里、黃驊港80公里,南接濟南150公里,北靠天津180公里、北京300公里,西臨德州110公里,國道205線和省道315線、246線穿越縣城,縣境內實現了公路村村通。
目前,從慶雲出發就可實現“一小時下海(黃驊港)、兩小時上天(濟南機場)、三小時進京”。“十一五”期間即將建成投入使用的德濱、津汕高速公路和德煙鐵路,將更加彰顯慶雲獨特的區位優勢。
環境
走進慶雲無三亂,已成為該縣環境品牌的重要標誌。“走進慶雲門,就是慶雲人,來到慶雲縣,事事都好辦”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
慶雲還打破了原來的政治體制模式,成立了分別由縣五大班子領導掛帥,能夠直接統領各部門的“對外開放指導委員會、市場發展指導委員會、工業發展指導委員會、農業產業化指導委員會、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委員會、城市經營與建設指導委員會”六大委員會。
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委員會使“三亂”、“五霸”不敢抬頭,並規範了稅費征管體制,繳納稅費做到了公正、公平、公開。
對外開放指導委員會成立了慶雲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二十三家有關單位入駐大廳辦公,對來我縣的投資者實行最快捷優質的“一站式”辦證、辦照服務。改革的慶雲政策最優惠;開放的慶雲環境最優良;發展的慶雲服務最優質;崛起的慶雲發展最繁榮。

人文環境

獨具特色的歷史
慶雲商貿發達,具有悠久的商貿傳統和豐厚的商貿文化底蘊,春秋時為齊國北部漁鹽之區,出現了商貿萌芽,大規模的商貿活動始於隋唐,盛於明清。
據史料記載:隋唐時期,境內鹽產豐富,水路運輸十分便利。當時每天過往的大小鹽船300餘艘,經京杭運河,逆水而上直達江南,運量超千噸,小棗成為當時販運的主要貨物之一。慶雲鎮周尹村一株隋末唐初所植唐棗樹,距今有1300多年歷史,雖飽經風霜,仍枝繁葉茂,碩果纍纍。相傳隋末瓦崗寨大將羅成曾在此樹拴過馬。
明清時期,商品種類日趨豐富,交易更加繁榮。小棗交易成為僅次於原鹽的第二大商品。據《慶雲縣誌》記載,當時全縣已有棗樹3萬餘株,年產150萬斤。境內馬頰河畔的瀏陽橋頭成了相當規模的小棗交易市場,日交易量500擔以上。
慶雲小棗除行銷江南外,還飄洋過海,遠銷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與小棗一起販運的還有乾鮮海貨,草帽辮,槐米,皮毛等慶雲特產,並有陶瓷、絲綢、藥材、雜貨等大量外貿回流。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慶雲人如魚得水,廣開商品流通渠道,以商為生的“職業商人”群體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小百貨、金融器材、體育器材三支推銷大軍,近6萬人常年活躍在全國各地,編織起了一個巨大的民間流通網路,奠定了現代商貿發展的基礎。
現有景致
1、棣城煙雨
無棣古城墟址,在常家鎮於店村北,從西周至元末,已逾3000年,為隋唐宋元之縣治。該城方圓八里,有四門,如今墟址殘瓦陶片仍依稀可辨,曾多次出現海市蜃樓現象。
2、華夏古棗
慶雲是金絲小棗的重要產區之一,周尹村現存的千年老棗樹,是聞名遐邇的“唐棗”,相傳為隋末唐初所植,羅成曾在此系過戰馬,雖飽經風霜,仍根固葉茂,碩果纍纍。此樹為華夏古棗之最,已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
3、平湖春曉
慶雲水庫為魯北最大的平原水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田紀云為該水庫題寫了庫名。水庫中心島上多種候鳥栖息,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4、佛寺鐘聲
石佛寺始建於元代,相傳某年夏秋,村前馬頰河洪水泛濫,兩尊石佛與一口巨鐘漂滯於此,元龍、仁鳳夫婦修小廟將其供奉。後來佛教弟子及香客募捐,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稱石佛寺。其建築氣勢恢宏,是魯北第一寺院。
5、泰山行宮
建於明洪武六年。正殿進深五間,面闊三間,單檐四柱。青磚筒瓦,花卉滴水,龍紋瓦當。殿內供奉碧霞元君等神像。玉皇閣是泰山行宮的主要附屬建築,因四邊掾頭系有鈴鐺108隻,風起鈴鳴,為舊志稱為慶雲八景之一。

歷史名人

1、李愚(?—935)字子晦,後唐渤海無棣縣李太譜家(今慶雲縣)人。因傾慕晏嬰(字平仲)為人,初名晏平。唐昭宗景福年間,代理安陵縣主簿,去職後寄身關中。唐天復元年(901)冬,李愚應試中舉,任河南府參軍。三年(903),梁末帝即位後,拜李愚為左拾遺,後遷至崇政院直學士。後唐莊宗滅梁,拜愚為翰林學士。同光三年(925),以都統判官隨魏王西征前蜀。李愚認為蜀主王衍荒淫無道政局不穩,倉促之間難於組織防禦,急速進軍為上策。西征軍勢如破竹,所至之處相繼歸降。李愚以軍功升任中書舍人。後唐天成元年(926)6月充任太常卿,翌年4月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後命為相。長興四年(932)患病,明宗派宦官探視,只見室徒四壁,病榻之上只有舊氈破席。明宗聞後,感嘆不已,遂賜以供帳之物。應順元年(934),李愚任左僕射。同年5月,末帝即位,李愚充太徽宮使,宏文館大學士。因與劉煦不睦,議事多不合,李愚仍守左僕射職,劉煦罷相。清泰二年(935)10月,李愚病故。李愚著有《白沙集》、《創業功百傳》。李愚特別在在中國九經的傳承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他的倡導下開始了雕版印刷,使得大量有價值的優秀傳統文化得以保存。
2、父子雙將軍,父張凝宋真宗授莊宅使,升任北坊作使,為抗擊遼兵被派赴西北前線,擔任靈州路副部署兼安撫使,後又加授寧州團練使,1004年調回東線任滄州防禦使,並代楊延昭為定州路行營副部署,調保州駐泊,兼北面安撫使.為保衛抗遼兵成果真宗又讓其擔任緣邊安撫使,統帥大軍緊懾敵後,遼兵遂不敢再事擄掠,不久升授高陽關部署,楊六郎為副部署,成為楊延昭的"老上司"和"老戰友".其子張昭遠宋真宗親自提名讓他擔任西上閣門副使,不久又連任河北緣邊安撫使,瀛州知州,東上閣門副使,西上閣門使,雄州知州,步馬軍都虞侯,左龍武大將軍等職.父子同保宋真宗,戰功卓著,張凝逝世後追贈彰德軍節度使,張昭遠逝世後追贈應州觀察使.
3、宋朝的兩文兄弟,李之儀和李之純是堂兄弟同朝為官,他們二人是蘇軾.秦觀.黃庭堅.賀儔.沈括等名人的好朋友.李之儀得罪蔡京被編管太平[現在的安徽當塗縣],一生寫了幾百首的詩詞,他自稱姑溪居士.姑溪老農.他的詞被稱做姑溪詞,他的文集被稱做姑溪文集,李之儀的卜運算元:"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更是婦孺皆知.
4、明朝時期的雙尚書,第一位甄實(生卒年不詳)字德輝,今慶雲鎮甄家村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鄉試中舉,歷官陝西、四川布政使。興學校、勸農桑。為官清廉。在授其為四川布政使的誥書中,稱讚他“才足以匡時,謀足以經遠,入仕以來,多著勞烈……”後以戰功賜寶劍、金玉,並加南京兵部尚書。卸任後,初修縣誌,未梓.第二位是王佐(1384-1449)字孟輔。其先世本淮北人,元代徙居武清,明初遷至三王村(前王、中王、後王)。明永樂九年(1411)中舉,入太學,遂貫通經史百家,精於理財之道。明永樂十五年(1418)任史科給事中,以奏對詳雅,儀表端凝,有大臣體,博得皇太子青睞。明宣德元年(1426),被越級提升為行在戶部右侍郎,委以理財重任。六年轉左職。當時各地糧貯官員貪污瀆職,積弊嚴重,王佐奉旨巡視,嚴歷稽核,整頓了綱紀。1436年十月,欽差長蘆,督理鹽稅所到之處,事無不辦。明正統六年(1441)受理部務,遂晉尚書。六年又兼署吏部。當時戰事頻繁,耗費巨大,國庫財力匱乏,全靠王佐從容調劑,節縮有方,國庫不致空虛。明正統十四年(1449)八月,瓦刺大舉入侵,宦官王振挾英宗親征,明軍死傷數十萬,隨同官員死50餘人,王佐同時殉難,時年65歲(民間相傳,王佐相貌酷似皇上,因而為皇上義死。後朝廷有旨,金冠厚葬,每百里修一墓)。明景泰元年(1450)追贈少保,榮祿大夫,賜祭田,建祠立坊棗園橋西三王村,朝廷官員到此,武官下馬,文官下轎,以其子道為戶部主事。明憲宗化年間賜謚“忠簡”。
5、吳鐘(1731-1821)回族,嚴務鄉后庄科村人,生於武術世家。他天資聰穎,啟蒙即可過目成誦,又喜好武術。其父吳天順量才施教,加力授之以文章、傳之以武學。乾隆十年(1745)初,延名師馬勝標學文習武12年,技藝大進。馬故後,又受業於一明將之後。吳鐘認真學藝,刻苦練功,精研細練,創出獨門“八極拳”。乾隆34年(1769)前往嵩山少林寺(一說,河南嶽山寺)演練氣功3年,與八極拳融為一體,使八極拳法更加通達高深。八極拳全稱開門八極拳,共7個套路、2種器械套路。在技法上以三大開和八大招為核心,擅長短打,有勁力。離開少林之後,吳鐘遊歷名山大川,拜師訪友。在陝西得遇武林泰斗賴魁元,遂拜師學藝,專門演練六合槍法。吳鐘本為武林高手,又得賴氏真傳,經刻苦演練,一條槍使得出神入化,威名遠鎮四方,時稱為“神槍吳鐘”。乾隆47(1782),吳鐘在家鄉設鏢局,以保鹽鏢為業。56年(1791),為滄州孟村所請,前去傳技授業。他毫無保留地將八極拳法、六合槍法、飄搖刀法等盡數傾出。道光元年(1821),八極拳創始人、神槍吳鐘以90歲高辭世。
6、崔旭(1767-1847)字曉林,號念堂,慶雲人。性穎悟,8歲即能詩。嘉慶五年(1800)鄉試中舉,出自四川籍遂寧檢討張船山之門。張亟賞視崔旭,以漁洋門下崔不雕(黃葉)相比,謂旭“此老船之崔不雕也”,並贈句云:“直勝崔黃葉一時”,在當地傳為佳話。道光六年(1826)任山西蒲縣知縣。蒲縣處萬山之中,水枯地瘠,城垣倒塌,監獄傾圯、書院久廢,又常患旱災霜害,民不聊生,盜匪四起。崔旭赴任後,削減供給,廢除陋規,採取一系列措施,聚集財力,雇用民工,諸廢俱舉。他斷案,詳細了解案情,辨別真偽,婉言相諭,不亂加笞責,使被告原告雙方心折氣平。後兼理大寧縣事,他不辭勞苦,勘察災情,為民解憂,深受鄉民愛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歸里。崔旭生平尤致力於詩詞,詩作沈雄雋永,富有農厚的生活氣息。著有《念堂詩集》,選《滄州詩抄》、《慶雲詩抄》、《畿輔詩傳等》等。嘉慶十四(1809)、鹹豐四年(1854)兩次編纂《慶雲縣誌》,體例完善,去取謹嚴,考據認真,為後人留下珍貴的歷史資料。崔旭還熱心教育,掌教古棣書院分校,培養了不少在文章、政事方面有突出成績的人才。予光第、光典俱中舉,光笏27歲中進士,官至雲南按察使。
7、蔣臨照(1824-1869)字普齋,號玉衡,清邑癢生,蔣黃邱村人。鹹豐元年(1851)入行武。三年,出師揚州。因與太平軍作戰有戰績,官累遷至游擊、德州營副將、廣西義寧協副將。同治元年(1862),以總兵記名,加提督銜。四年,補授天津鎮總兵,即奉命帶神機營出師南方。撤回後赴任天津總兵。當捻軍入陝之時,調補山西太原鎮總兵,辦理河防事宜,因防剿有方,以提督記名。六年告病回籍。七年,病癒,奉命辦理直東、津南軍務。八年,事畢,懇請終養,逝世於任所.
8、劉業村(1853-?)字緒曾,崔口東北村人。以清季諸生早棄舉業,殫心書畫。他認真研讀臨摹古人的書畫作品,深得精髓,功底深厚,又見長於鐘鼎篆刻金石考據。他的書畫作品,題材廣泛,尤善山水。他所作《七十二候山水圖》寫意畫獨開生面,不蹈蹊,聞名遐邇。他的畫室名醉石山房。直魯兩省的書畫界人士都敬仰他的德業,負笈前來從師者甚眾。這些人中,或工繪事,或善書法,或粹鐵筆,或祥悉歷代碑銘,造詣不同,志趨則一,長年有人來醉石山房學習共研。劉先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受到他的教誨,而有成就者數人。他晚年所收弟子於墨林(號道純)所作《百蝶圖》普參加河北省及全國書畫展,被譽為北方農民畫家。
9、李嗣聰七歲入塾書就學,1904年隨父去山西讀國中、高中、大學,因畢業成績優異而名聲大噪,被軍閥閆錫山錄用,掌握軍政文書。後調往南京,在行政院,監察院任職。抗日戰爭前後,任守北京監察使,抗戰勝利後,任守國民黨政府北方接收大員。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台灣,任中華民國戰略顧問,最高監察院院長等職。1974年病故於台北。

教育

慶雲縣高度重視各類教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形成了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縣屬幼稚園、實驗國小、初級中學、高級中學、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為解除外商後顧之憂,外商子女入托入學與本地城鎮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慶雲鎮中學設立了外商子弟班。

衛生

衛生事業不斷發展。目前,全縣擁有衛生機構46所,其中醫院、衛生院12所,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2所,婦幼保健機構12所。各類衛生機構醫療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縣人民醫院對外商就醫作出了“外商優先”的服務承諾,計畫生育工作水平和質量穩步提高,人口保持低生育水平增長。

政治體制

縣委、縣政府為適應慶雲經濟發展需要,打破了原來的政治體制模式,成立了分別由縣五大班子領導掛帥,能夠直接行使職權的市場發展指導委員會、工業發展園區建設委員會、農業產業化指導委員會 、對外開放指導委員會、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委員會(糾風治亂辦公室)、城鄉建設指導委員會共六個委員會。
其中經濟環境保護委員會設立的“經濟110”為全國首創,有力地打擊了“三亂”、“五霸”,並改革規範了稅費征管體制,繳納稅費做到了公正、公平、公開,創造了合理透明的稅費征管環境,創造了全國三個最優:即改革的慶雲政策最優惠;開放的慶雲環境最寬鬆;發展的慶雲服務最優質。
對外開放指導委員會成立了慶雲縣“一站式”服務大廳,十八家有關單位入駐大廳辦公,對來該縣的投資者實行最快捷優質的“一站式”辦證、辦照服務。

交通

慶雲縣東距渤海灣50公里、黃驊港80公里、青島港400公里,南接濟南150公里,北靠天津180公里、北京300公里,西臨德州110公里。國道205線和省道315線、246線穿越縣城。
“十五”期間將建成投入使用的津淄高速公路和環省高速公路在縣境內交匯,與京滬、京福、京津塘、濟青和環渤海高速公路相通。慶雲將成為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電力

縣境內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9座,年供電能力2億千瓦時,並實行雙電源供電。國家西氣東輸工程的主要支線之一貫穿慶雲縣境,城區使用天然氣非常便利。

通訊

郵電通訊快捷,國際國內直撥、程控電話、電傳、移動通訊、特快專遞、國際網際網路、寬頻上網ATM和ADSL設備等設施齊全,對用戶的承諾和維修服務工作具體到位。

經濟發展

農業

縣境內德惠新河、馬頰河、漳衛新河橫貫全境,建有占地5000畝,蓄水量3000多萬立方米的中型平原水庫(慶雲水庫)一座。全縣耕地面積44.7萬畝,待開發的鹽鹼地有6.5萬畝、水窪地10萬畝、水面6000畝。在農業資源方面,主要盛產糧棉、果菜,為山東省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和金絲小棗集中產區。
近幾年,慶雲縣農業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步伐明顯加快。以中澳、鼎力兩大農字號企業集團為龍頭,大力發展肉鴨、肉兔養殖和棗樹生產,迅速帶動了該縣農業的發展;企業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市場,農民收入穩步快速增長,受益率達85%以上。

工業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41家,構建起了以中澳集團、鼎力集團、渤海羽絨等八大骨幹企業為支撐,農畜產品深加工、有機化工等四大產業為主導,以開發區為載體的工業發展新格局。
中澳集團已被國家列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躋身中國肉類食品行業50強;鼎力集團研製開發的“金粒寶”純天然金絲小棗汁飲料填補了我國同類飲品空白,是國內專業加工棗系列製品規模最大的廠家;頤元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是全國塑膠行業百強之一,生產的塑膠桶是全國第一家達到《國際危規》出口包裝要求的產品;慶元電子有限公司成為了我國長江以北最大的可視對講門鈴及監控系統生產基地。
東方希望集團、三泓國際集團、六和集團等一批國內500強企業紛紛落戶慶雲。
目前,縣開發區已發展成為產業分區明顯、功能完善的省級開發區,入區企業159家,成為全縣經濟總量擴張的前沿陣地、效益提升的強勁引擎和結構調整的源頭活水。縣境內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9座,年供電能力2億千瓦時,並實行雙電源供電。國家西氣東輸工程的主要支線之一貫穿慶雲縣境,城區使用天然氣非常便利。郵電、通訊方便快捷。

地方特色

1、金絲小棗之鄉
慶雲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性氣候,馬頰河、德惠河、漳衛新河三條河流穿越全境。金絲小棗是慶雲傳統特產之一,其栽培始於商周,盛於當代。現全縣棗樹總量1700萬株,人均50株以上,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金絲小棗之鄉”。
2、中國商貿名城
擁有大型專業批發市場23處,經營業戶8000多家,上市商品7萬餘種,年交易額突破200億元,交易範圍輻射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躋身“山東省八大現代批發市場”行列,已成為冀魯交界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信息物流中心和小商品加工製造中心。
3、北方佛教勝地
慶雲文化底蘊深厚,商貿氣息濃郁,具有得天獨厚的旅遊優勢。海島金山寺氣勢恢弘,聞名遐邇,特別是唐僧生於慶雲,並在海島金山寺出家的歷史掌故,而致該寺香客不斷,游者雲集。千年唐棗樹蒼勁遒逸,愈老彌堅,已開發棗林生態觀光園。
歷史名人宋代詞人李之儀、尚書李之純,明尚書王佐,清末民初龔威將軍馬龍潭均生於慶雲這方熱土。省級專業批發市場群、經濟開發區、慶雲水庫、萬畝棗林等新興景點吸引力日增,形成了佛教文化游、唐棗文化游、商貿文化游、工業園區游、城市景觀游五大遊覽線路。

城市

慶雲縣聘請上海同濟大學和德州市規劃局對城南新區、環城水系等進行了詳細規劃。按照“小縣域、大縣城,以縣城經濟帶動縣域經濟”的思路,大力實施“南北拓展、東西改觀、中部提升”工程。
2003年以來,新建商貿廣場、北海公園、小西湖公園等26項城市精品工程,新建城區道路26條、45公里,樓房面積達15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50萬平方米,形成了環城公路、環城水系“兩環繞城”,“六縱十橫”路網有序交錯,城區、市場區、開發區“三位一體”的城市發展新格局。

發展思路

按照“商貿興城、工業立縣、棗樹富民、招商引資、最佳化環境、超常規、跳躍式發展”的要求,在骨幹企業培植、工業園區膨脹、市場建設培育、特色基地建設和城市經營上有大的突破,推進工業、教育、衛生、市場管理體制的改革。利用三年時間把慶雲建成一個民營經濟發達、工業基礎雄厚、市場群繁榮的北方商貿名城。

歷史沿革

1993年8月25日,慶雲縣行政區劃作了部分調整:撤銷小鄭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慶雲鎮,鎮人民政府駐地由解集村遷至小鄭村;撤銷東郎塢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尚堂鄉;撤銷大丁廟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東辛店鄉;撤銷板營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常家鄉;撤銷楊和尚寺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中丁鄉。
1994年5月21日,將東辛店鄉的楊莊子、李博士、西南馬、王知縣四個村劃歸後張鄉。
1995年6月20日,撤銷慶雲縣尚堂鄉、常家鄉,設立尚堂鎮、常家鎮。
1997年,慶雲縣轄4個鎮、7個鄉:慶雲鎮、崔口鎮、尚堂鎮、常家鎮、東辛店鄉、大靳鄉、中丁鄉、大胡鄉、徐園子鄉、嚴務鄉、後張鄉。
2000年6月15日,慶雲縣撤銷後張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慶雲鎮;撤銷大胡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常家鎮;撤銷大靳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尚堂鎮。
2000年,慶雲縣轄4個鎮、4個鄉。總人口286427人,各鄉鎮人口: 慶雲鎮 79171 常家鎮 50451 尚堂鎮 56445 崔口鎮 14807 嚴務鄉 21516 東辛店鄉 26237 中丁鄉 20836 徐園子鄉 1696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慶雲縣轄4個鎮、4個鄉。
2003年12月15日,慶雲縣設立渤海路街道辦事處。將慶雲鎮的文西、文中、青北、新建、新中、新興、光明、慶東、慶中、慶西等10個居委會和任店、范庵、窪於、小鄭、楊習武、東歪柳樹、西歪柳樹、信家、東周、喬萬、解集、姜楊李、竇家、柳家、劉南純、甄家、齊家、都家、小李、東胡嶺、西胡嶺、養馬王、撒家、小解、李雲曲、東杜樹劉、西杜樹劉、郭家樓等28個村及常家鎮的中石官堂、東石官堂、西石官堂等3個村,共41個村(居)劃歸渤海路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渤海路20號。
城市建設、市場建設及投資環境
市場建設 發展迅猛。慶雲縣的市場建設自1998年下半年開始起步,到目前,已建成中國慶雲小商品城、中國慶雲副食城、中國慶雲霞光服裝城、建設部中聯環慶雲建築裝飾材料城、中國慶雲機車市場、中國慶雲糧油交易市場及鋼材市場、繩網市場等10大專業批發市場。金日集團投資1200萬元的嘉盛糧食貯備中心、杭州華東家俱市場投資1600萬元的中國慶雲農貿農資城、山東淄部落格商投資4000多萬元的中國慶雲寶藝服裝城正在建設中。現在,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總面積達到100萬平方米,交易範圍涉及19個省、市、自治區的100多個縣市,年市場交易額突破了50億元,成為冀魯邊界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計畫3—5年內,建成由30多個專業批發市場組成的市場群,年市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跨入國家大型專業批發市場行列。
2008年 9月2日,中國市場學會正式命名慶雲縣為“中國商貿名城”。這標誌著慶雲縣打造“中國商貿名城”邁出了新步伐。
城市建設、投資環境 軟硬環境良好。新一輪縣城建設投入資金3億多元,完成了引改水工程,拓寬改造街道13條並完善了配套設施,新建了一批居民樓、商業樓、辦公樓,賓館、餐飲、娛樂、計程車、公車等服務行業逐步配套,商業區、生活辦公區、工業區三大區域布局已基本形成。為給前來投資的外地客商創造良好的軟環境,成立了由政法、紀檢、公安、工商、稅務、物價等部門組成的“糾風治亂辦公室”和“外商服務投訴中心”,提供投資諮詢服務,規範稅費徵收,幫助外商收要欠款。下設的經濟“110”(外商特警保護隊),堅持“嚴內寬外、嚴官寬商”的原則,專門處理涉外糾紛,保護外商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三亂五霸”。證照速辦室實行“一個視窗對外,一條龍辦公,一站式服務”,外商到慶雲投資所需證照,一天內可辦理完畢。還為外地客商發放特別保護卡,為外地車輛發放特別通行證,為外商企業掛重點保護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都與外商結成聯保對子。今年,又實行了責任追究、服務承諾、待崗學習、有獎舉報四項制度,把經濟環境最佳化推向了一個新階段。現在,在慶雲縣“三亂五霸”無處藏身,社會秩序穩定,經濟秩序良好,“知商、重商、親商、為商”已蔚然成風。
慶雲特產
慶雲特產大葉香菜在慶雲縣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並且栽培面積大,品種獨特。據縣誌記載,慶雲縣自明清兩代就有香菜的栽培,因品質甚佳,被定為皇宮貢品。因此,成為當地人民喜愛的特產蔬菜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