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漢語詞語)

焚書(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焚書,是指銷毀被認為在政治上或對社會有害或具有顛覆性的著作或圖片,或由有這種思想或行動的人所著的作品。如:秦始皇焚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焚書
  • 外文名:book burning
  • 拼音:fén shū
  • 注音:ㄈㄣˊ ㄕㄨ
  • 詞性:動詞
引證解釋,相關事件,秦孝公焚書,秦始皇焚書,梁元帝焚書,乾隆皇帝焚書,

引證解釋

1.燒毀書籍。多指 秦 之焚書。《史記·儒林列傳》:“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史之闕文,為日久矣,加復秦人滅學, 董卓焚書,典籍錯亂,非止於此。”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著述·經傳佚書》:“先秦徐福入海時,必攜古經傳同往,此時焚書事未起,必有壁經全書在倭 。”
2.指 秦始皇 焚毀的書。 唐 元稹 《贈鄭餘慶太保制》:“受命有考父之恭,待士有公孫之廣,焚書逸禮,盡所口傳;古史舊章,如因心匠。”參見“ 焚書坑儒 ”。

相關事件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焚書,而且千古焚書之罪名繫於秦始皇一身。其實,焚書並非秦始皇的首創,也絕非秦始皇一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歷史記載的、有名的“焚書”就有四次。

秦孝公焚書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在《韓非子·和氏》中有“商君教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的記載,由此可見,商鞅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焚書的人。但商鞅的“燔《詩》、《書》”主張,實際上並沒有認真執行,因而對古代文化並沒有什麼大的破壞性。

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行政體制,一些儒生游士針對時政,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丞相李斯為杜絕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入則心非,出則巷議”的現象,提出“焚書”的建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下令除《秦紀》、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外,其他如百家語、《詩》、《書》等限期交官府燒毀。這起焚書事件,令大量文化典籍化為灰燼。

梁元帝焚書

梁元帝(508~554)蕭繹,是南朝梁皇帝。公元554年,西魏派常山公于謹、大將軍楊忠率軍5萬南下攻梁。10月,魏軍攻破江陵(今湖北江陵)。這時,梁元帝認為,自己讀書破萬卷,仍免不了亡國,讀書還有何用?於是,他就命舍人高善寶把所有14萬捲圖書聚集在一起燒掉。被俘後,西魏人問他為什麼焚書,他說:“讀書破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梁元帝受盡百般凌辱後,於12月被西魏所殺,終年46歲。蕭繹焚書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境地而做出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為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的區別,因而後人也往往對其焚書之舉抱以寬容的態度。

乾隆皇帝焚書

清乾隆皇帝即位後,從1773年到1782年,他組織了360多位有名的文人學者,歷時10年,編纂出我國封建時代一部空前絕後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問世,對於保存中國的古代文化典籍,傳播古代學術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乾隆皇帝編書的根本目的在於推行文化專制主義,以鞏固清王朝的統治。開始編書時,他曾兩次提出:對古籍該“毀棄”的應予毀棄,該“刪改”的應予刪改。因此,有些書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據統計,在編書的10年中,僅浙江省就毀書24次,被毀書籍多達538種,13862部之多;江西巡撫海成,僅在乾隆41年(1776年)就搜繳焚書8000多部。整個乾隆時期,共焚毀各種圖書7l萬卷之多。可見,乾隆朝焚書是中國封建社會規模最大的焚書事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