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骨雞(中藥)

烏骨雞(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烏骨雞,中藥名。為雉科動物烏骨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去羽毛及內臟的全體。動物烏骨雞,全國各地均有飼養。具有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之功效。主治虛勞羸瘦,骨蒸癆熱,消渴,遺精,久瀉,久痢,崩中,帶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烏骨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雞形目
  • :雉科
  • :原雞屬
  • :烏骨雞
  • 分布區域:全國各地
  • 採收時間:全國各地
  • 用量:內服:煮食,適量;或入、丸散
  • 毒性:無毒《綱目》
別名,貯藏,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藥理作用,使用注意,現代套用,炮製,鑑別,形態特徵,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烏雞《普濟方》,藥雞《動物學大辭典》,武山雞、羊毛雞、絨毛雞、松毛雞、黑腳雞、叢冠雞、穿褲雞《中藥志》,竹絲雞《陸川本草》。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臨時宰用。

入藥部位

去羽毛及內臟的全體。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入肝、腎、肺經。

功效

補肝腎,益氣血,退虛熱。

主治

虛勞羸瘦,骨蒸癆熱,消渴,遺精,久瀉,久痢,崩中,帶下。

相關配伍

1、治噤口痢因澀藥太過傷胃,聞食口閉,四肢逆冷,及久痢,烏骨雞一隻,去毛、腸,用茴香、良姜、紅豆、陳皮、白姜、花椒、鹽,同煮熟爛。以雞令患者嗅之,使聞香氣,如欲食,令飲食汁肉,使胃氣開。(《普濟方》烏雞煎)
2、治脾虛滑泄,烏骨母雞一隻,治淨。用豆蔻一兩,草果2枚,燒存性,摻入雞腹內,扎定煮熟。空腹食之。(《綱目》)
3、治赤白帶下及遺精白濁,下元虛憊者,白果、蓮肉、江米各五錢,胡椒一錢,為末。烏骨雞一隻,如常治淨,裝末入腹煮熟。空心食之。(《綱目》)
4、治久疽中朽骨,烏骨雞脛骨,以信砒實之,鹽泥固濟,火煅通紅,地上出火毒,用骨研細,飯丸如粟米大,以紙皮拈送入竅內,外以拔毒膏藥封之,其骨自出。(《醫學正傳》)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適量;或入、丸散。

藥理作用

1、滋補強壯作用。
2、延緩衰老作用。
3、抗誘變作用。
4、增強非特異免疫功能作用。
5、抗輻射作用。
6、抗不飽和脂肪酸氧化作用。

使用注意

脾胃有濕熱、積滯者不宜。

現代套用

治療虛證。

炮製

宰殺後去羽毛及內臟,取肉及骨骼鮮用。亦可凍存、酒浸貯存,或烘乾磨粉備用。
現行,將烏骨雞宰殺後,浸入開水中,除去毛、爪、腸及糞便,洗淨。

鑑別

飲片性狀:皮、肉、骨均為烏黑色,耳葉殘存綠色或紫藍色。氣腥,味甜微鹹。

形態特徵

體軀短矮而小。頭小,頸短,具肉冠,耳葉綠色,略呈紫藍。遍體羽毛白色,除兩翅羽毛外,全呈絨絲伏;頭上有一撮細毛突起,下頜上連兩頰面生有較多的細短毛。翅較短,而主翼羽的羽毛呈分裂狀,致飛翔力特彆強。毛腳,5爪。跖毛多而密,也有無毛者。皮、肉、骨均黑色。也有黑毛烏骨、肉白烏骨、斑毛烏骨等變異種。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補中止渴。”
2、《綱目》:“補虛勞羸弱,治消渴中惡,鬼擊心腹痛,益產婦,治女人崩中帶下,一切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噤口。”

附註

烏骨雞,由於人工飼養,其變異品種甚多,目前尚無確定之學名,從廣義上仍用雞之學名。有白毛烏骨者、黑毛烏骨者、斑毛烏骨者、骨肉具烏者、肉白骨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