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飯(畲鄉烏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畲族的傳統節日三月三,其中有一道畲家特色美食——烏飯,是畲民們過節必不可少的食品。畲民們在這一天都會炊制烏飯,款待親朋好友,以驅邪祈福,這一習俗流傳已久,故而三月三又稱“烏飯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飯
  • 地區:畲鄉景寧
  • 食材:烏稔樹葉、糯米
  • 營養價值:健脾益腎、強筋骨
製作過程,歷史沿革,營養價值,

製作過程

製作烏飯的主要材料為采自山上的一種野生植物烏稔樹(也稱烏飯樹)的葉子,配以畲民們自己種植的優質糯米。
製作材料雖簡單,但要做出“黑、亮、香”的烏飯卻不簡單。要先將新鮮的烏稔樹葉放到石臼里搗碎,使其釋出紫黑色的湯汁,然後一起裝到布袋裡擠壓,去渣留汁,再加入適量清水,取精選的糯米浸泡其中,待12小時後,糯米吸飽汁水變成藍黑色,方可撈起放到木甑里炊制。蒸熟的烏飯,油黑透亮、軟糯爽口,透著一股清香,能讓人食慾大增。
製作烏飯的關鍵是要保證烏稔樹葉的新鮮,採回的樹葉需當天製作,以免葉子發蔫影響口感,而且應鬆散放置,避免擠壓使樹葉發熱,從而降低葉子所含各種元素的含量。再者,糯米的品種、烏稔樹葉的投放比例、葉子搗制的時間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烏飯的口感。畲民們都是憑著多年的豐富經驗,才能製作出口感清香的烏飯。

歷史沿革

畲族烏飯的歷史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相傳唐朝時,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部抗擊官兵,因寡不敵眾,被困山中,糧草斷絕,後以烏稔果充飢,度過斷糧之危,打了勝仗。次年農曆三月初三,雷萬興憶起食用過的烏稔果,可時值春天,烏稔樹才抽出綠葉,尚未結果,他的手下就以烏稔樹葉和著糯米炊煮,黑色的米飯香軟可口,雷萬興吃了後非常高興,下令畲軍在每年這一天都炊制烏飯,以紀念抗敵勝利。畲族後人世代相襲,這一習俗就此留傳了下來。

營養價值

烏稔樹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藥食同源,具有健脾益腎、強筋骨、明目烏髮、營養保健等多種功能,久服有輕身延年的功效。故而,這種傳統手工製作,只有在三月三才能吃到的畲鄉特色美食,如今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