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蒙鎮

烏蒙鎮

烏蒙鎮是原盤縣四格彝族鄉於2015年6月更名,所轄行政區域不變,鎮人民政府駐二台坡村。

烏蒙鎮位於貴州省盤州市最北端,素有盤州市“北大門”之稱,位置東經104°35′-104°25′,北緯26°11′-26°16′。鎮政府距市區(紅果)95公里,東與水城縣雲盤鄉相接,南與坪地鄉毗鄰,西與雲南田壩隔河相望,北與水城縣雞場鎮相連。截至2015年,烏蒙鎮總面積108.6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16個村民組,6458戶,2348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蒙鎮
  • 外文名稱:Wu meng zhe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盤州市
  • 政府駐地:二台坡村
  • 電話區號:0858
  • 郵政區碼:553527
  • 地理位置:盤州市北部
  • 面積:108.6平方公里
  • 人口:23487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盤州烏蒙大草原
  • 機場:六盤水月照機場、盤州官山機場(在建)
  • 火車站:紅果站,盤州站
  • 車牌代碼:貴B
烏蒙鎮介紹,二台坡村,四格鄉坡上村,糯迤安村,大寨村,房格村,八擔山村,大坪村,俄力科村,水塘村,基本概況,經濟發展,旅遊景區,景區發展,地圖信息,

烏蒙鎮介紹

烏蒙鎮位於貴州省盤州市最北端,素有盤州“北大門”之稱,屬全省100個貧困鄉之一,位置東經104°35′-104°25′,北緯26°11′-26°16′。鎮政府距市區(紅果)95公里,東與水城縣雲盤鄉相接,南與坪地鄉毗鄰,西與雲南田壩隔河相望,北與水城縣雞場鄉相連。截至2007年,四格彝族鄉總面積108.6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116個村民組,6458戶,23487人。

二台坡村

是由原羅基利村和二台坡村合併而成。全村18個村民組,1331戶,4154人。現有土地面積14280畝,其中耕地面積3511畝,林地面積450畝,牧草地面積1850畝。我村屬鄉政府所在地,盤水公路橫貫全村,牛友線從原0台坡村全境通過,各村民組有通組公路達到。我村主要種植玉米、小麥,有部分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葉子煙、蔬菜等。現代遠程教育的實施,提高了人民民眾的經濟、文化效益,調動了廣大黨員帶頭致富的積極性。目前,全村農戶有養殖場4個,資金上萬元等。這些成績的取得,都是現代遠程教育所帶來的成果。
--人口總數:4154人 農業人口:4000人 非農業人口:154人
--行政區面積:14.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3511.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18個村民組 生產總值:3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玉米、小麥 名特產品:葉子煙、蔬菜 辦公所在地:二台坡村

四格鄉坡上村

位於四格鄉東部,東與水城縣營盤鄉接壤,北與八擔山村相連,西與二台坡村相鄰,南接坪地鄉,屬二類貧困村;坡上村境內無任何礦產資源,是典型的純農業村。
坡上村轄22個村民組,有農戶1176戶,4279人;其中有絕對貧困人口681人,相對貧困人口977人,社會長期救助對象473人;約有土地面積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約18600畝,荒山荒坡約8200畝,林地9000餘畝;人均占有耕地4.4畝;人均占有糧56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5780.00元,現有支柱產業兩個,馬鈴薯協會一個;全村種植馬鈴薯10000餘畝。種草養畜項目已在坡上村實施,人工種草面積4000餘畝(退耕還林種草除外);通組公路率達97.2%,農戶通電率達100%。
二、我村主要以馬鈴薯、玉米、苦蕎種植為主導產業:其中馬鈴薯種植10000餘畝,畝產4000斤以上;玉米種植4000餘畝,畝產400斤以上;苦蕎種植5000餘畝,畝產350斤以上:種植農戶共800多戶。
三、馬鈴薯產業情況
坡上村地處四格鄉東部,由原來的自各村、坡上村、落基殼村合併而成,轄22個村民組,有農戶1179戶,4287人;約有土地面積12平方公里。以馬鈴薯種植和牛、羊養殖為主要支柱產業,創建了盤縣四格坡上馬鈴薯協會。2007年被盤縣農業局授予“先進協會”榮譽稱號,2008年5月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企業”榮譽稱號;本協會的馬鈴薯2008年10月榮獲首屆農產品展銷會“地方特色農產品”稱號;2008年相繼通過“貴州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證號:WNCR-GZ08-00002)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證號:WGH-08-11628)。
依託優勢,盤州市四格鄉坡上村地處低緯度(緯度北緯26度11分--北緯26度13分,經度東經104度35分—104度36分)高海拔(海拔2000-2500米)地區,土地資源豐富,無任何礦產資源;素有種植馬鈴薯的習慣,近幾年來,隨著馬鈴薯協會對產業結構的逐步調整,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優勢逐漸顯現出來,面對市場的需求,我們把馬鈴薯的生產作為加速經濟發展的基礎工作來抓。
為確保種植及時啟動,不誤農時,開好局,起好步,及時召開協會理事會和會員大會,商討種植實施方案,明確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以特色馬鈴薯為示範作物,通過培訓和示範,使部分會員先進性規範化種植,然後其他農戶按照這種模式進行種植,以探索農業科技轉化為實現生產力的新機制;主導品種有:威芋3號、X-06、全紫馬鈴薯、全紅色馬鈴薯、宣薯2號、合作88等作為示範品種;主推技術:優質品種推廣、雙行起攏高產栽培技術、市場行銷,節本增效管理。力求引進外資企業到我村進行投資,進一步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結合實際,協會理事會認真討論抽調4名基地管理人員(組長:楊大多、 成員:徐喬余、楊德漢、楊小皆)負責技術指導工作。以馬鈴薯種植為指導,做到以下幾點:1、結合實際,推廣良種,做到周期換種;2、加強種薯基地建設,進行良種擴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新品種的引進和開發基金。
四、盤州四格坡上馬鈴薯協會,現有會員506人,均為馬鈴薯種植農戶,主要分布在坡上村、二台坡村,適宜馬鈴薯種植的土地面積1.5萬畝。協會現有庫房800平方米,可倉儲馬鈴薯1000噸,由協會組織外運銷售。在種植過程中,市、縣農業局每年都派有專業技術人員蹲點指導,負責馬鈴薯種植技術工作。同時,通過多年來對脫毒馬鈴薯的種薯擴繁和商品薯生產,廣大種植農戶已掌握基本的種薯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協會採用“支部+協會+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五、正在實施的項目
1、商品薯種植4600畝;
2、原原種擴繁:800畝;
3、一級良種擴繁:2000畝(威芋3號);
4、二級良種擴繁:3000畝
5、特色品種種植1000畝
6、外商投資馬鈴薯良種擴繁1000畝
--人口總數:4279人 農業人口:4279人 非農業人口:/人
--行政區面積: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86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22個 生產總值:6800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玉米、馬鈴薯、苦蕎 名特產品:馬鈴薯、苦蕎 辦公所在地:坡上村

糯迤安村

位於四格鄉中部,位置為104°31′,北緯26°13′,平均海拔1820米,年平均溫度10℃,穩定通過10℃和積溫3604.7℃。全村共有20個個村民組,740戶,3618人,土地面積13365畝,其中耕地4703畝,人均1.3畝,2001年,全村糧食總產量98.4萬公斤,年末大牲畜存欄694頭(其中牛610頭),生豬存欄1620頭,羊存欄30隻,有中心完小和村級國小各一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0%以上。本村交通條件便利,特別是以宣威石塘清水橋公路修通後,自然條件好,但由於種植結構單一,種植方式落後,導致糧食產量不高,經濟發展相對落後。
--人口總數:3618人 農業人口:3584人 非農業人口:34人
--行政區面積: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3365.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20 生產總值:2500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 名特產品:馬鈴薯 辦公所在地:糯迤安村

大寨村

全村總人口2036人,其中農業人口1992人,非農業人口44人。大寨村行政區域面積9.8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5340畝。我村民族成分主要有漢族、彝族、白族、仡佬、穿青、朝鮮族等。主要產業有種植玉米、洋芋及烤菸、養殖豬牛等,名特產品以烤菸、魔芋為最。
目前,彭召金任大寨村村支書,毛萬春任村主任,趙興德任大寨村村文書,高學雲任大寨村民兵連長,陸加良任大寨村團支書,袁維芹任大寨村婦代會主任。
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寨村的經濟發展必將走上一個新台階。
--人口總數:2036人 農業人口:1992人 非農業人口:44人
--行政區面積: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534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白族、仡佬、穿青、朝鮮族等 發展口號: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寨村的經濟發展必將走上一個新台階。
--所轄村: 生產總值:5090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玉米、洋芋及烤菸、養殖豬牛等 名特產品:烤菸、魔芋 辦公所在地:大寨村

房格村

位於四格鄉北部,東臨水城縣雞場鄉,兩接朝陽村,南與新寨、糯迤安相連,,位置為東經104°34′,北緯26°15′,年平均氣溫12℃,穩定通過10℃的年積溫2965.3℃。土地面積14670畝,其中:耕地1924畝,林地1980畝,牧草地2925畝。
全村共6個村民組,208戶,962人,2001年,實有勞動力639人,占人口數66%。
該村經濟的主體是種植業和養殖業,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和洋芋,養殖主要有豬、牛、羊。2001年,全村糧食總產量21.6萬公斤。年末大牲畜存欄數322頭(其中牛275頭),年末生豬存欄650頭,羊存欄175頭。
由於該村農業內部結構單一,科技含量不高,農村基礎設施脆弱,特別是人畜飲水問題,生產生活條件較差。
--人口總數:962人 農業人口:951人 非農業人口:11人
--行政區面積:1467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924.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6個 生產總值:41.6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玉米和洋芋 名特產品:玉米和洋芋 辦公所在地:房格村活動

八擔山村

全村共11個村民組,619戶,2257人,有耕地面積15000畝,大牲畜存欄688頭,羊2200餘只,豬290頭。人均收入2200元,退耕還林1836畝,森林覆蓋面積達42%,大型運輸車輛69輛,小型農用車輛(機具)100餘輛,主產馬鈴薯和玉米,平均海拔2100米左右。
--人口總數:2257人 農業人口:2228人 非農業人口:29人
--行政區面積: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500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白族、苗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計上、計下、新上、新上、團林、細嘎、岩腳、山腳、溝對門、溝邊 生產總值:5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馬鈴薯、玉米 名特產品:烏洋芋 辦公所在地:八擔山村活動室

大坪村

位於四格鄉西南部,距鄉政府20公里,東接老羅基利、南連坪地鄉,北與俄力科村接瀼,西與雲南宣威隔河相望,位於東經104°32′北緯26°11′,平均海拔1670米,年平均氣溫14.℃穩定通過10℃的積溫3913.10℃。土地面積10650畝,其中耕地3062畝,林地2620.8畝,其中有2000畝被毀,畜牧面積1124.3畝。
全村轄八個村民組,864戶,2826人,實有勞動力1179人,經濟的主體就是種養業,種植主要有玉米、小麥、洋芋和蔬菜。養殖業:主要是豬、牛、羊。2001年末,全村糧食總產量67.4萬公斤,年末生豬存欄9520頭,大牧畜存欄553頭,其中牛458頭。
大坪村多次被上級部門評為民主法治示範村,無毒村,文明村,大坪村黨支部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人口總數:2826人 農業人口:2800人 非農業人口:26人
--行政區面積:10.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0650.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八個 生產總值:25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玉米、小麥、洋芋和蔬菜 名特產品:玉米、小麥、洋芋和蔬菜 辦公所在地:大坪村

俄力科村

位於四格鄉西南部,位置為東經104°32′北緯26°,平均海拔1720米,,年平均溫度14.1℃,穩定通過10℃的積溫3798.5℃。全村9個村民組,586戶,1960人,有土地面積8925畝,其中耕地面積2227畝。是以種植為主的純農業村。
我村無礦產資源,交通閉塞,自然條件和居住環境比較差,嚴重影響了我村經濟的發展。其次,廣大人民民眾的文化知識水平偏低,大部分人的種植養殖方式較為傳統。因此多數農戶長期處於貧困位置,所以被列為重點貧困村之一。
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駐村工作隊的悉心指導下,村支兩委團結一致認真開展工作,依靠政策,結合自身的發展優勢,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推廣良種良法,以提高糧食產量為前提,大力發展生豬生產,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我村有富裕的剩餘勞動力,因此,搞好勞務輸出,使剩餘的勞動力轉移,是我村增加經濟收入的又一途徑。
文化教育方面,我村在外的有識之士提倡並幫助村支兩委組建了“俄力科村育才基金會”,該組織已良好運行,資助了很多困難的學生,受到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支持歡迎。
村容村貌方面,我村目前正大力搞建築,髒、亂、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相較其他村較為突出,但通過“百村文明創建”工程及廣大村民的自覺努力,在不久的將來,我村面貌定會煥然一新。
計畫生育方面,在駐村隊和村支兩委的配合下認真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現我村的計畫生育工作明顯上了一個新台階。
總之,我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經濟、文化、衛生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當然,也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後,我們會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努力工作,使我村各方面有更大的發展。
--人口總數:1960人 農業人口:1950人 非農業人口:10人
--行政區面積:8.9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8925.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9個 生產總值:25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玉米、小麥、洋芋和蔬菜 名特產品:玉米、小麥、洋芋和蔬菜 辦公所在地:俄力科村

水塘村

位於四格鄉北部,東臨水城縣雞場鄉,位置為東經104°34′,北緯26°15′,年平均氣溫12℃,穩定通過10℃的年積溫2965.3℃。
全村共6個村民組,327戶,1003人,共8個村民組,主體少數民族為彝族,耕地面積為1815畝,村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農作物為玉米、洋芋;主要經濟作物為烤菸。
2010年,全村糧食總產量21.6萬公斤。豬327頭,牛280頭,羊333頭。
由於該村農業內部結構單一,科技含量不高,農村基礎設施脆弱,特別是人畜飲水問題,生產生活條件較差。

--人口總數:1003人 農業人口:992人 非農業人口:11人
--行政區面積:1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003.0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彝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4 生產總值:22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玉米、洋芋 名特產品:玉米、洋芋 辦公所在地:水塘村活動室

基本概況

烏蒙鎮海拔在1200-2800之間,屬雲貴高原中段過渡地帶,山地特點特別突出,牛棚梁子,八擔山主峰分別為2807米和2548米,南部拖長江最低海拔僅1200米。由於地勢的間隙抬升和南北盤江支流的強烈切割,形成了山巒疊障、谷嶺相間、坡陡谷深的自然景觀,屬典型的峰叢盆谷帶。地貌形態北部以岩溶石灰石為主、中山谷地為主、南部則主要表現為山原。
烏蒙鎮年均日照時數1672.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234.4毫米,其中4-9月份為降水量的集中月份,占全年的80%以上。年平均氣溫11.9℃。全年無霜期209天,全鎮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雨熱基本同步,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災害性氣候有乾旱、冰雹、暴雨、狂風、倒春寒等,其中以倒春寒、伏旱危害最大。
烏蒙鎮境內無任何可開發礦產資源,屬典型的純農業鄉,又是貴州省100個一類貧困鄉之一。但全鎮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風力資源和水利資源。

經濟發展

已在境內烏蒙大草原上建成的大唐風力發電站已經併網發電,遙望烏蒙大草原上的風力發電風扇,已成為烏蒙大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6萬千瓦的萬家口子水電站正在建設之中。“十二五”時期,將是烏蒙鎮發展的黃金期,到“十二五”末,烏蒙鎮經濟將得到飛躍式發展。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鎮經濟社會得到了快速健康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尤其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來,鎮黨委、政府積極培育支柱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解決了“生產發展”的問題。
一是以協會+基地+農戶的模式,搞好馬鈴薯的種植,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走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提升草畜產業的發展。
今後將繼續在蔬菜種植、養豬等方面引導農戶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路子。各項社會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一是全力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二是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治安狀況明顯好轉;三是禁毒工作紮實推進;四是文教、衛生事業全面發展,“兩基”攻堅順利通過了省政府驗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深入民心;五是計畫生育工作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六是“整髒治亂”工作紮實有效的推進,通過採取各種有力措施,“整髒治亂”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總之,我鎮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於鎮村兩級的共同努力,得益於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得益於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全鎮上下各級幹部擰成一股繩,奮發努力的結果,成績來之不易。今後,我們將繼續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紮實抓好各項工作,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真抓實幹,使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上到一個更好更高的台階。

旅遊景區

盤縣烏蒙大草原風景名勝區,於2000年2月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面積260km2,範圍包括:烏蒙鎮坡上草原景坡上草原區、格所河峽谷景區、沙河溶洞景區。坡上草原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盤州市北部,距縣城89公里。坡上草原風景名勝區屬盤北高海拔區,最高海拔2,857米(貴州第二高),最低740米,為高原山地地貌,以玄武岩,岩溶地貌為主,平均氣溫11.1℃,氣候涼爽,居住有較多的彝、白、苗、布依等少數民族。
坡上草風景名勝區由萬畝坡上草原牧場、萬畝矮杜鵲林,沙河龍潭口溶洞、天生橋、格所河峽谷大出水洞、天然大天窗等資源為主組成,還包括有古榕樹群、草原湖泊、千畝杜鵲林、千畝天然林、龍天佑古墓、彝族村寨、彝族“火把節”、白族“火把節”以及岩溶峰林、峰叢等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景點42個,資源豐富,品位較高。有關景物相對集中地分布在盤北的四格坡上,淤泥、沙河、保基格所河三大片區大約260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區中自然環境較好,植被覆蓋率高。污染較少,水源清澈,空氣新鮮,氣候涼爽。規劃和建設中的鐵路、公路形成了較為方便的外部交通,處於川、滇、黔、桂結合部,區位較優越。
盤縣烏蒙大草原景區,位於盤州市北部烏蒙鎮、坪地彝族鄉兩個鎮、鄉境內,海拔2000米至2857米,面積約90平方公里,主要資源有10萬畝草場,4萬畝矮杜鵑林,還有高山湖泊長海子,牛棚梁子大山、備毛溝河溪等,構成了獨特的山巒奇峰、湖泊景、雪景、觀賞花木、高原山丘草原景觀。該草場為貴州最高、最大的草場,春時草場返青,碧草如茵,夏時綠草肥壯,牛羊出沒,一望無垠,極為壯闊。其中的高山湖泊長海子,長2000米,寬300米,蓄水121.8萬立方米,水清見底,極為清澈,湖面海拔2560m,為貴州海拔最高的湖泊。

景區發展

2014年以來盤州市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資金對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2014年低已開工在烏蒙大草原上建滑雪場。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首《七律·長征》,讓世人充分領略了巍巍烏蒙山的恢宏氣勢。烏蒙大草原作為烏蒙山區的一顆璀璨明珠,位於盤州市坪地鄉和烏蒙鎮的交界處,最高海拔達2857米,平均氣溫11.1℃,氣候涼爽怡人,是避暑、休閒的好去處。在烏蒙大草原,你不僅僅可以領略到草原的風光,還可以體會到“會當凌絕頂”的氣勢。在烏蒙大草原風景名勝區內不僅有貴州最大的草場,還有貴州海拔最高的湖泊。

地圖信息

地址: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政府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