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水電基地

烏江水電基地

位於中國西南,烏江幹流梯級水電站的總稱。烏江是長江上游右岸最大的一條支流,發源於貴州省西北部烏蒙山東麓,全長1050km,流域面積為8.82萬km2,流經雲南、貴州、湖北、四川4省,於四川省涪陵注入長江。按流域面積排列,烏江為長江第7大支流,而可能開發的水能資源僅次於大渡河和雅礱江,達834萬kW,居第3位,是中國水電“富礦”之一。烏江流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為900—1400mm,年徑流量534億m9,接近黃河的水量。烏江河谷深切,落差巨大,總落差約2123m,幹流水能蘊藏量580萬kW,年發電量508億kW.h,約占全流域的5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江水電基地
  • 外文名:Wujiang river hydropower base
  • 地位列:“中國十三大水電基地規劃”之六
  • 概述:帶動西部經濟發展都起到促進作用
  • 烏江:長江上游右岸最大的一條支流
  • 烏江流域面積流域面積8.82萬平方公里
烏江,烏江幹流規劃,烏江水電開發,洪家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東風水電站,普定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彭水(長溪)水電站,沙沱水電站,思林水電站,

烏江

烏江是長江上游右岸最大的一條支流,流域面積8.82萬平方公里;有南北兩源,從南源至河口全長1037km,天然落差2124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9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534億立方米。全流域水能資源的理論蘊藏量1043萬kW,其中幹流580萬kW。烏江地理位置適中,河川徑流豐沛、穩定、含沙量少;河道天然落差集中,壩址地形、地質條件優越;電站規模適當,工程量及水庫淹沒損失相對較小,前期工作基礎較好,便於梯級連續開發。流域內煤、鋁、磷、錳、汞等礦產資源極其豐富,中游大烏江以下通航河段已達447km,因此該河具備綜合開發的優越條件。烏江河谷深切,可溶性碳酸鹽類岩石廣泛分布,經過多年勘測工作,各主要梯級的工程地質問題、岩溶防滲處理和建壩條件初步查明。

烏江幹流規劃

1988年8月審查通過的《烏江幹流規劃報告》擬定了北源洪家渡水電站南源普定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兩源匯口以下東風水電站索風營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構皮灘水電站思林水電站沙沱水電站彭水水電站、銀盤水電站、白馬水電站11級開發方案,總裝機容量867.5萬kW,保證出力323.74萬kW,年發電量418.38億kW·h

烏江水電開發

洪家渡水電站

位於貴州省黔西、織金兩縣交界的六衝河上。電站裝機容量54萬kW,保證出力17.9萬kW,年發電量15.72億kW·h。水庫總庫容45.89億立方米,具有多年調節性能,是全河幹流的“龍頭”水庫,對下游梯級電站進行補償調節後,可大幅度增加發電效益。壩址具有修建高壩大庫的地形、地質條件,淹沒耕地約2.17萬畝,人口約3.28萬人。

烏江渡水電站

該電站位於貴州省遵義縣境內的烏江幹流上,壩下游有川黔鐵路、公路通過。壩址控制流域面積27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02米3/秒,烏江渡水文站位於壩址下游3公里處,為烏江渡水電站的重要依據站。壩址兩岸地形比較對稱,呈“V”形河谷,基岩上部為二疊系陽新灰岩,下部為樂平煤系,為中國第一個在岩溶地區建的高壩。電站正常蓄水位760米,相應庫容21.4億立方米,死水位720米,調節庫容13.5億立方米,具有季調節性能。電站保證出力20.2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3.4億千瓦時,裝機容量63萬千瓦。水庫回水長度76公里,水庫面積48平方公里,淹沒田土9.64萬平方公里,其中水田3.75平方公里,遷移人口3871人。大壩為165米高的拱型重力壩,壩後式廠房,安裝三台21萬千瓦機組。出線220千伏三回、110千伏四回,接入貴州電力系統,並與重慶電網相連。
烏江渡水電站於1970年開工,1979年底第一台機組發電,1983年完建。工程總投資6.196億元,單位千瓦投資低,僅為886元/千瓦。貴州電網1983年最高負荷為86.9萬千瓦,烏江渡裝機容量占72%,是主要調峰、調頻、負荷的電源點。該電站由水電八局設計院設計,水電第八工程局為主施工。

東風水電站

該電站位於貴州清鎮、黔西兩縣交界的烏江幹流上,下游1.3公里是鴨池河公路大橋。壩址控制流域面積18161公里2,多年平均流量345米3/秒,壩址下游3.3公里是國家基本水文站鴨池河水文站,電站水文計算依據該站1951~1980年計29年實測徑流資料。壩址河段為略不對稱的“u”形河谷,河床及兩岸主要地層為三疊系中統的永寧鎮組灰岩,岩層傾向上游偏左岸,基岩完整,抗壓強度高,具有修建高混凝土拱壩的良好地形地質條件。水庫正常蓄水位970米,相應水庫庫容8.64億米3,死水位936米,調節庫容4.9億米3,具有不完全年調節性能。電站保證出力11萬千瓦,年發電量24.2億千瓦·時,裝機容量3台17萬千瓦,水庫回水長度44.5公里、水庫面積19.1公里2,水庫淹沒耕地5.64公里2,其中水田1.30公里2,遷移人口8018人。大壩為拋物線雙曲率薄拱壩,最大壩高162米,右岸布置引水系統和地下廠房,左岸為溢洪道和泄洪洞,加壩身三中孔、三表孔聯合泄洪。電站出線220千伏三回,接入貴州電力系統。
東風水電站於1984年10月開工,1994年6月第一台機組投產,1995年12月底三台機組全部投產完建。本電站由水電部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水電部第九工程局施工。本電站的投入,為貴州電力系統改變電源結構、緩解電網缺電狀況、擔任系統調峰、調頻等起到重大作用。

普定水電站

該電站位於烏江南源三岔河幹流普定縣梭篩村,壩址控制流域面積5871平方公里,占三岔河流域面積的80.8%,水文計算主要依據木浪、三岔河、河頭寨、徐家渡和鴨池河等水文站,通過實測資料插補延長得木浪水文站1957~1992年共35年系列。壩址地層為三疊系安順組厚層、中厚層白雲岩和灰岩,岩體堅硬完整,地形河谷為不對稱“V”形谷,自然邊坡穩定。水庫正常蓄水位1145米,相應庫容3.77億立方米,死水位1126米,調節庫容2.653億米3,具有不完全年調節性能。電站保證出力1.54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3.4億千瓦·時,裝機容量3台2.5萬千瓦。水庫回水長度42.8公里,水庫面積14平方公里,水庫淹沒耕地6.04公里2,其中水田3.40平方公里,遷移人口10687人。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拱壩,最大壩高75米,為中國第一座碾壓混凝土拱壩。河岸式地麵廠房位於右岸。電站接入系統110千伏67535千伏四回,接人貴州電網。本電站綜合利用效益顯著,年提供水量灌溉17414萬立方米,安順、普定城市供水和安順電廠用水10829萬立方米。
普定水電站於1989年11月開工,1994年6月第一台機組發電,1995年3月全部建成。該電站由水電部貴陽勘測設計院設計,水電第八工程局施工。

引子渡水電站

該電站是烏江幹流規劃梯級之一,位於貴州省平壩縣和織金縣交界處的烏江南源三岔河上,距上游普定水電站51公里,距下游東風水電站43公里,壩址以上流域面積6422公里2,占三岔河流域面積的88.4%。電站水庫正常蓄水位1086米,相應庫容4.55億米3,死水位1052米,調節庫容3.22億米3,具有不完全年調節性能。本工程主要任務是發電,電站裝機容量3台12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9.13億千瓦·時,保證出力4.38萬千瓦。
工程總體布置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129.5米,右岸布置引水系統和地麵廠房,輸電線220千伏二回接人貴州電網。該電站為首批“西電東送”骨幹工程之一,已於2000年11月8日正式開工(計畫2001年10月截流,預計2003年6月和10月1號機、2號機分別投產,2004年上半年工程完建)。該工程具有投資省、工期短、位置適中、市場競爭力強等優點,建成後,可提高貴州電網的抗風險能力,為“西電東送”提供優質電能。

彭水(長溪)水電站

位於重慶市彭水縣境內,是烏江幹流梯級中最後一級,下接三峽正常蓄水位175米。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1983年完成彭水水電站初步設計,根據審查要求,1988年完成長溪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
長溪壩址位於彭水縣城上游11公里,河床枯水位為211米,壩址控制流域面積70000公里2,多年平均流量1320米3/秒,地形為對稱“V”形峽谷,兩岸山體雄厚,岩層傾向上游,壩基為南津關組第四層,岩體強度高。正常蓄水位290米,相應庫容12.4億米3,死水位278米,調節庫容4.31億米3,具有季調節性能。電站裝機容量12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72.4億千瓦·時。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地下廠房,通航建築物採用斜面升船機,總工期11年。

沙沱水電站

該電站位於貴州省沿河縣上游7公里的烏江幹流上,是烏江幹流梯級開發方案中貴州省境內的最後一個梯級,其上游120.8公里為思林水電站。沙沱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54508公里2,占整個烏江流域的62%。水文設計的依據站是思南水文站,水文資料系列為1939~1992年共53年,多年平均流量951米3/秒,校核洪水流量(P=0.05%)32300米3/秒,多年平均輸沙量601萬噸。
壩址處枯水期河水位高程289米。在正常蓄水位360米高程,河谷寬達530米,左岸邊坡較緩,右岸320米高程以下為灰岩組成的陡坡,以上為砂頁岩組成的緩坡地形。壩址處岩體為厚至中厚層灰岩,岩體強度及變形性能可滿足建剛性壩的要求。壩址處岩層產狀平緩,傾向下游右岸,層問見少量泥、炭質薄片,大壩主要工程地質問題是壩基抗滑穩定、壩肩邊坡穩定、壩基及壩肩防滲處理問題。

思林水電站

該電站位於思南縣思林鄉境內的烏江幹流上,上游距構皮灘水電站89公里,下游距沙沱水電站115公里。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48558公里2,多年平均流量858米3/秒,水文設計依據站是思南水文站和江界河水文站,並採用烏江渡、龔灘水文站資料插補延長,有1939年5月至1985年4月總計46年完整系列資料。壩址處為深切狹窄橫向河谷,呈“V”形,兩岸山勢雄厚,壩址區出露層有二疊系、三疊系灰岩,查明深部岩溶不發育,兩岸分水嶺地下水位在高程450米以上,庫首不存在大範圍滲漏。但岸坡地段地下水低、平,卸荷裂隙發育,具有向下滲漏的條件,可利用吳家坪組和沙堡灣段等相對隔水層作防滲處理。思林水電站正常蓄水位440米,相應庫容12.05億米3,汛期防洪限制水位435米,防洪庫容1.84億米3,死水位431米,調節庫容3.17億米3,具有季調節性能。電站裝機4台25萬千瓦,保證出力30.34萬千瓦,年發電量40.51億千瓦·時。水庫死水位回水與構皮灘枯水位銜接,形成89公里深水航道,可通航500噸機動駁船,並可作為構皮灘水電站的反調節水庫,滿足下游最小通航流量193米3/秒。水庫淹沒耕地12.98公里2,遷移安置人口15123人。工程布置大壩為碾壓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17米,左岸布置地下廠房,通航建築物採用單級垂直升船機,升程76.6米、船舶噸位500噸。工程總工期7年,第一台機組發電工期5年零6個月。按1994年的物價水平和政策,思林水電站靜態投資46.6億元,動態總投資58.8億元,測算上網電價0.2625元/(千瓦·時),全部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16.34%。
思林水電站具有樞紐地形、地質條件好,岩石堅硬完整,水量豐富、徑流穩定,能量指標好、工程規模達百萬千瓦級,水庫淹沒損失小,工程量小、工期短、投資少等特點。已有公路通至壩址左、右岸,從壩址至涪陵烏江通航河段368公里,可通航100~200噸級機動船舶,施工條件好,思林水電站亦是第二批“西電東送”的骨幹電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