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棗乾制加工法

山東陽穀、茌平等縣的傳統土特產,亦稱熏棗焦棗。系選用熟鮮紅棗,經水煮、窯熏、陰涼等工藝精製而成。僅窯熏1道工序,就要反覆3次,歷時6天,經“三次窯子六遍水”方可。烏棗材質優良,可作一般用材;果實去澀生食或釀酒、制醋,含維生素丙,可提取供醫用;種子入藥,能消渴去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棗乾制加工法
  • 烏棗簡介:山東陽穀、茌平等縣的
  • 制加工法:選料--→分級--→清洗-
  • 選料、分級:選果形大、果皮全紅
烏棗簡介,烏棗乾制加工法,工藝流程詳解,選料、分級,預煮,冷激,篩紋晾坯,烘烤乾制,質量要求,成品圖片,

烏棗簡介

山東陽穀、茌平等縣的傳統土特產,亦稱熏棗、焦棗。系選用熟鮮紅棗,經水煮、窯熏、陰涼等工藝精製而成。
烏棗製成後,色澤烏紫明亮,花紋細密,帶有特殊的香甜味。舊縣誌記載:“邑為產棗之區。用鮮棗加火熏制,手術特精,遠銷南省,歲以數萬袋計,獲利甚巨。”產品不僅供應當地,而且暢銷港澳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烏棗乾制加工法

工藝流程:
選料--→分級--→清洗--→預煮--→冷激--→篩紋晾坯--→烘烤--→精選--→包裝--→成品。

工藝流程詳解

選料、分級

選果形大、果皮全紅、肉質厚的優良制乾鮮棗,剔除病蟲殘次果,按果實橫經分級,分別加工。

預煮

將棗果洗淨後倒入沸水鍋中,加蓋急煮,開鍋後稍加冷水,不斷上下攪動,預煮5分鐘--8分鐘。當果肉呈均勻的水漬狀,色澤淺綠,質地稍軟且具韌性時,預煮完畢。預煮時火力要適宜,過火則果實失去韌性,成品紋理較粗,質量偏低。

冷激

將棗果撈出,隨即投入冷水中,冷浸5分鐘--8分鐘,保持水溫40℃--50℃,使果皮起皺。水溫偏低時皺紋較粗;水溫偏高則不形成皺紋,兩者均會影響產品的質量。

篩紋晾坯

將棗果撈出放入濾篩中輕晃5分鐘--6分鐘,濾去浮水。果面經篩面的擠壓,可出現細小皺紋。下篩後停放2分鐘--3分鐘,晾乾果面水分。

烘烤乾制

將棗坯在窯面上鋪15厘米厚,點火烘烤。因棗坯受熱不均,在烘烤全程要進行4次--8次翻攪,每次相隔12小時,歷經受熱、蒸發和均濕3個階段。受熱階段1小時--2小時,箔面溫度控制在50℃--55℃。開始時棗坯用苫席覆蓋保溫,使果溫緩慢升高。此期果面由乾至凝露,再至露乾。凝露後撤去苫席,以加速蒸發。果面凝露消失以後,進入下一階段。蒸發階段5小時--6小時,箔面溫度保持65℃--70℃,手摸有灼燙感。此期溫度較高,要謹慎管理。均濕階段,停火5小時--6小時,使果內水分逐漸外滲,達到內外平衡。避免長時間烘烤,以防果實表面乾燥過度而結殼焦糊。第一次均濕後,仔細翻倒上下層棗坯,開始第二次點火烘烤。第二次烘烤後,棗略降溫,將其撤離炕面,攤於露天箔面上均濕2天--3天,堆厚不超過30厘米。如此反覆4次--8次,至果肉里外硬度一致,稍有彈性為止,果肉含水量在23%以下。烘烤過程可以在性能良好的烘房內進行。
烘烤用木材以榆木較適宜,產品的質量最佳。松、樅等木料含有多量的樹脂,燃燒時產生異味,影響產品質量。
傳統的熏窖為半地下式隧道形火炕,火炕分窖面和窖體兩部分。窖面架於窖頂部,長6米--10米,寬2.5米--3.0米,由橫樑、架檁、箔和擋板等構成,是鋪放棗坯、乾制的場所。窖體是燒火加溫的熱源供給部分,全部為土木結構。其中下部呈長壕狀,深1米,寬0.9米,由地面向下挖掘而成。挖出的土堆在窖邊四周,高出地面0.5米,夯實,作為窖體的地上部。
在窖體一側的牆上挖1個--2個洞口供火坑管理人員進出。

質量要求

產品乾燥勻一,果皮紫,果實有光澤,皺紋淺細而均勻。果肉稍有彈性,捏之不變形,不脫皮,風味甘甜,有韌性,棗香味濃郁,無焦糊和酒酸異味,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成品圖片

烏棗乾制加工法
烏棗的成品
烏棗乾制加工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