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恰鎮(新疆烏恰縣轄鎮)

烏恰鎮(新疆烏恰縣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烏恰鎮,地名,“烏恰”是“烏魯克恰提”的縮譯,系柯爾克孜語譯音,意為“雄偉的山口”,也含有“濤濤的水口”之意。

烏恰縣轄鎮,縣府駐地。1947年成立黑孜葦鎮,1984年改稱城關鎮,1985年毀於地震,1986年建新城定名烏恰鎮。位於縣境中部的黑孜葦盆地。面積4平方千米,人口12268人(2017),有柯爾克孜、漢、維吾爾等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恰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新疆烏恰縣
  • 電話區號:0908
  • 面積:4平方千米 
  • 人口:12268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氣候
  • 車牌代碼:新P
地理位置,歷史淵源,地理所處,歷史沿革,特色美食,自然資源,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烏恰鎮位乾天山南麓與崑崙山的結合部。東與阿圖什市、疏附縣毗鄰,南與阿克陶縣接壤,西北與吉爾吉斯斯坦交界(邊境線長410公里)。東西長180公里,南北寬160公里,總面積4平方千米。轄2鎮、9鄉,30個村民委員會。縣城距烏魯木齊市1527公里。總人口12268人(2017)。

歷史淵源

烏恰在漢代為招毒國地,漢代末期並於疏勒國。唐代屬疏勒都督府。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始歸喀什噶爾。清光緒八年(1882年)疏附縣成立後歸疏附縣。民國9年(1920年)設定烏魯克恰提縣佐,轄於疏附縣。民國19年(1930年)析置烏魯克恰提設治局,隸屬第三行政區。民國27年(1938年)設縣,改名烏洽。1954年劃歸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管轄。

地理所處

烏恰鎮屬溫帶乾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6.8℃,極端最高氣溫34.7℃,極端最低氣溫-29.9℃。年平均日照時數2797.2小時,≥10℃的積溫2529.3℃,無霜期138天。年平均降水量163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564.9毫米。
烏恰鎮境東起鐵列克鄉,西至吉根鄉,南起波斯坦鐵列克鄉,北至托雲鄉,南北寬為106公里,東西長180公里,面積為1.9萬多平方公里。邊境線長400多公里。克孜勒蘇河從西至東橫貫全縣,聞名遐邇的玉奇塔什草原牛羊肥壯;對外開放的吐爾尕特和伊爾克什坦兩個口岸,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縣境群山雄奇、層巒疊嶂,渠道縱橫交錯,林帶擁繞。
烏恰鎮轄9個鄉、2個鎮、1個國營羊場,烏恰縣是柯爾克孜族的主要聚居地,同時是新疆南疆通往中亞的交通要道,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烏恰鎮名勝雖不多,但別有天地,加力登避暑山莊、尚亥牧場、玉其塔什草原和烏恰縣人民廣場、烏恰抗震紀念碑等構成了境內的主要景點,吸引了眾多遊客。這裡還有對外開放的吐爾尕特和伊爾克什坦兩個國家二級口岸,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口岸進出口貿易頻繁,有利於振興烏恰縣經濟的不斷發展。
烏恰鎮於1938年建縣,縣城位於黑孜葦。1985年8月23日,烏恰縣城發生7.4級地震,縣城夷為廢墟。自1986年連續3年,國家撥款5440.46萬元,在離舊縣城6公里的博魯什戈壁建成新縣城。新縣城建築規劃構思新穎、立意深刻、飛輪式設計象徵烏恰縣開始騰飛。新縣城坐落有序、建築高雅美麗、富有民族特色,是一座具有現代建築的美麗的城鎮。

歷史沿革

烏恰,是柯爾克孜語“烏魯克恰提”的簡稱,意為大山溝分岔口。因克孜勒河谷在該地分岔成三道溝而得名。
漢時屬安西四鎮之一--疏勒都督府管轄。6世紀中葉屬突厥汗國統治。8世紀中期屬回訖汗國。9世紀四十年代,柯爾克孜人奪取政權,建立柯爾克孜汗國,本地屬柯爾克孜汗國。16世紀初,建立葉爾羌汗國,烏恰鎮屬葉爾羌汗國。清代屬喀什噶爾道疏附縣,1913年設烏魯克恰提分縣,分縣治烏魯克恰提。1929年改為烏魯克恰提設治局。1938年置烏恰縣,縣城由烏魯克恰提搬遷到黑孜葦,屬喀什行政區。1954年烏恰縣劃入新成立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1985年8月23日烏恰鎮發生7.4級強烈地震,縣城被毀。後又在東北6千米的博魯什地方重建新縣城。1989年10月17日舉行了新城落成典禮。
2000年,烏恰鎮轄2個鎮、9個鄉:烏恰鎮、康蘇鎮、黑孜葦鄉、烏魯克恰提鄉、吉根鄉、波斯坦鐵熱克鄉、巴音庫魯提鄉、膘爾托闊依鄉、鐵熱克鄉、托雲鄉、吾合沙魯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42002人,其中:烏恰鎮6143人、康蘇鎮4868人、烏魯克恰提鄉3477人、烏合沙魯鄉1355人、吉根鄉2069人、膘爾托闊依鄉5661人、黑孜葦鄉5837人、托雲鄉2243人、鐵列克鄉3125人、巴音庫魯提鄉2304人、波斯坦列克鄉2314人、羊場虛擬鄉2606人。

特色美食

柯爾克孜人的飲食習慣多為一日三餐,但在牧區也有一日兩餐的,特別是牧民和獵人,一日兩餐較多。一般早餐較簡單,多以鮮牛奶佐以其它食物,晚餐較豐盛。午餐也較簡單,牧民午餐大都是攜帶乾糧在野外食用。
“肖奴帕”:即大塊肉、手抓肉。這是柯爾克孜人待客的食品之一。做法是把肉切成大塊,分肋骨、脊骨、大腿、小腿及羊頭、羊蹄、羊肝煮在一起,待客時按客人等級而分肉。這種肉的做法有一個特點,就是熱肉涼水下鍋,煮熟的肉香而不膩,嫩而不爛。牧民一般外出放牧也帶大塊肉作乾糧。
“庫爾瑪”:即鍋烤羊肉塊。將羊肉切成一寸見方的肉塊,放在燒熱的鍋內大火燒烤,用鐵鏟不停地快速翻動,烤熟後在上面撒以孜然、鹽面、辣椒麵用手抓食。
馬腸:將馬腸洗乾淨後,灌以切碎的肉塊和大米及其它佐料,放入水中煮熟,食用時切成段盛入木盤中上餐布,這是柯爾克孜人最喜歡的食品。
優酪乳酪:將新鮮的牛奶(最佳為綿羊奶)煮沸後加入酸桿菌(少許優酪乳或優酪乳疙瘩),使其發酵後即可食用。優酪乳酪形似豆腐腦,雪白細膩,味酸而可口,營養價值豐富,含有多種乳酸、乳糖、胺基酸、礦物質、維生素、酵酶等。這是柯爾克孜族夏季的主要食品。
優酪乳疙瘩
乾優酪乳:將優酪乳酪過濾去水而成,如同豆腐,一般都裝入細白布口袋內,外出時掛在馬背上,飢時可食,渴時加水可飲。是夏秋季外出放牧攜帶的方便食品。優酪乳疙瘩:將乾優酪乳團成圓形疙瘩,放在用芨芨草編成的特製的帘子上曬乾即成。優酪乳疙瘩酸中略鹹,可以存放兩三年而不壞,是柯爾克孜人冬季的主要食品。平時也可當點心待客和饋贈遠方親友,各族小孩特別喜食。優酪乳疙瘩還可以還原成優酪乳乳酪。
奶皮子:是鮮奶煮熟放冷後上邊的一層淡黃色凝固物,也叫奶油。奶皮子既可以加工其它食品,又可用饢挖著同吃。
優酪乳疙瘩
酥油:從奶皮子中提煉而成,色澤金黃,較奶皮子純而易久放,可以加工其它食品,也可以沖水飲或單食。
“居布尕”:即酥油糖餅。先將麵粉和成團,擀成很薄的餅子,放在鍋里烙熟,乘熱抹上酥油,撒上白糖,然後再疊成三角形即成。這種餅子,香甜酥脆,大人小孩均喜食。
“卡特瑪”:漢譯名為烤酥油卷。把和好的麵團擀薄,將奶皮子或酥油在面上抹均勻,捲成長條,然後盤成圓形,放在鍋內用文火烙烤,兩面烤成桔黃色即可食用。
“窩饢”把和好的面擀薄,上面抹奶皮子或者酥油,捲成一根長條,再盤成圓形,放在蒸籠內蒸熟(亦有在饢坑中烤的),然後在上面灑上白糖即成。
“西仁古奴奇”:有的地方又叫“沙勒闊勒”漢譯名酥油羹。這一飲食,有兩種做法,有的地方把大米加水煮熟後,加入鮮奶和酥油共食。有的地方把大米用水煮成半熟,再放上鮮奶煮,等大米與奶子煮成稠粥狀,盛到盤內,上面再加入溶化了的酥油即可。
柯爾克孜族節日期間,一般食用的食品的“庫衣瑪克”(油饢)、“布爾沙克”(油炸面塊)、“曲衣布爾沙克”(油炸果)、“沙木沙克”(烤包子)、“曲曲”(水餃)、油散子、奶油稀飯、抓飯、涼麵、饢、花捲、烤餅等。
柯爾克孜族飲料,主要有:孢孜酒:製作方法是:把小麥挑選洗淨晾乾,再用溫水浸濕捏乾,用棉被蓋嚴捂起來。等長出零點二至零點五厘米左右的麥芽後,曬乾,磨成粉。冬季一般加包穀面百分之七、八十、夏季一般加青稞糜面百分之七八十。原料越雜,質量越好。馬奶酒:將鮮馬奶煮沸後裝入羊皮口袋內,吊在帳篷的壁上,用一根木棒在裡面攪動,促其產生高溫而迅速發酵,發酵後即可飲用。馬奶酒是一種乳酒,微辣而略酸,伴有奶香。酒性溫和,一般含酒精十度左右,是柯爾克孜人夏秋季的清涼健身飲料。

自然資源

烏恰鎮三面高山環繞,東南部為喀什三角平原。境內有克孜河和恰克馬克河兩大水系,地表水資源量9.6億立方米。野生動物資源有雪豹、棕熊、鵝喉羚、野豬、旱獺、雪雞、石雞等。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有紫草、甘草、阿魏、麻黃、車前草、黨參、當歸、蒲公英、黃芪、鎖陽、茯苓等。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煤、石油、油頁岩、鐵、銅、鉛、鋅、鍶、金、磷、鹽、硫磺、石灰石、石膏、陶瓷土等。其中煤的儲量占全州煤炭儲量的一半以上。
烏恰鎮地勢東南低,西北、西南高,群山環繞,平面呈馬蹄形。北接南天山山脈西端,南靠帕米爾高原、崑崙山北麓,位於喀什三角洲以西地段的楔型地帶,為中、新生界褶皺山地。地貌以侵蝕斷塊山地出現。山地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76%,折合21801780畝。
烏恰鎮地處內陸,山高峰巔、四季積雪、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溫涼而短促,年平均氣溫6.5℃,屬中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具有山地氣候特徵。但光能資源豐富,全年太陽輻射總量133.9千卡/平方厘米。水文具有典型乾旱大陸性水文特徵,平均年降水量西北部為220.3毫米,中部為162.8毫米,東部為112.4毫米,雖然降水量不多,但有雪水補給,對發展農業生產有利。由於熱量資源較缺,不能生長喜溫作物,只能生長耐寒作物。烏恰鎮礦產資源豐富,便於開採。金屬礦主要有鐵、銅、金、鉛鋅,非金屬主要有煤、石油、磷、陶土、天青石、石膏等,其中儲量較多的是煤、鐵、石膏。截止2004年底,烏恰縣共有34家礦山企業。

民族風俗

柯爾克孜人的居住受其社會經濟和生活環境影響。在葉尼塞河流域從事農業的古代柯爾克孜人居住原木屋和草泥屋;從事遊牧的居民,大都居住氈帳、氈房,從事林業生產和狩獵的居民大多居住原木屋。
現代柯爾克孜人的居住,還是分為定居農業和遊牧兩種。居住在平原地區從事農業的柯爾克孜居民,大都住上了磚木、土木結構的住房。這種住房大多為長方形、以土蓋頂的平頂屋。住房一般為一明兩暗三間,中間開門的一間為廚房,左右兩間分別為父母和已婚子女的住房。牧區居民依然以居住氈房為主,但大部分已有定居的村莊和住房。村落一般都在較平坦的山谷中,村莊周圍有少量耕地,居民都已住進整齊的平頂土屋,但一般牧民只是在冬春季居住在村落里過冬,夏秋季依然要帶著氈房到夏牧場居住。帕米爾高原和天山深處的柯爾克孜族,居住的氈房各有自己的特點。氈房為雪白色,遠看似一個雪白的大蘑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柯爾克孜族的居住條件雖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其住房內的布置、陳設,仍然較多地保留了遊牧民族的特色和風格。雖然住房內也放著雕花木床,但這只是擺設,農牧民依舊喜歡睡在鋪有層層花氈子和羊皮的土炕上。不論是冬夏,也不論家裡有多少床被褥、枕頭,從不收入壁櫥或衣櫃,而是整齊地一層層地疊在一起,有的可達一人多高,沿氈房牆擺半周,形成一堵五彩繽紛的花牆,給人以富有的感覺。
柯爾克孜人很注重室內裝飾和布置,無論是氈房和土木屋,壁上都掛著掛毯和帳幔。炕上還鋪著坐褥。靠門的牆上釘有衣架,衣架上掛有精心刺繡的蓋布。門上有編織精細的門帘,窗有繡花窗簾。這些門帘和窗簾,都是家庭主婦千針萬線精心繡制的。夏季是用芨芨草編織的草門帘,其風格也很別致,一般都以染色的芨芨草,編織成各種美麗的圖案。柯爾克孜人的飲食習慣多為一日三餐,但在牧區也有一日兩餐的,特別是牧民和獵人,一日兩餐的較多。一般早餐較簡單,多以鮮奶佐以其他食物,晚餐較豐盛。牧民午餐大都是攜帶乾糧在野外食用。柯爾克孜族在飲食上,以肉和奶製品為主。據史書載:柯爾克孜人“四季出行,唯逐水草,所食唯肉酪”,“以肉為食,牛馬乳為酒”。柯爾克孜族以豢養牛、羊、馬、駱駝、氂牛提供生活所需的肉和乳,幾乎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肉或乳製品。小麥、青稞、蔬菜只是輔助食品。夏秋季,主要飲食為鮮奶、優酪乳酪、奶皮子、奶油、肉食和麵食。冬春季,主要飲食是肉、優酪乳疙瘩、酥油、麵食等。馬肉、馬腸為最佳食品。經濟生活對柯爾克孜人的飲食影響極深,在葉尼塞河流域,古柯爾克孜人就有取鹿乳、采松實、挖山丹、芍藥根為食的居民。柯爾克孜人進食時,面前席地鋪一塊餐布,不論多少人皆圍在餐布周圍,盤腿而坐,共同進餐。人們說柯爾克孜人的氈房有多大,餐布就有多大,以形容其食品之豐盛和待客之熱情。柯爾克孜人的肉食、奶製品和麵食中,皆有很多風味食品,主要有:烤全羊、大塊肉、手抓肉、鍋烤羊肉塊、灌馬腸、優酪乳酪、乾優酪乳、優酪乳疙瘩、奶皮子、酥油、酥油餅等。柯爾克孜族節日期間,一般食用的食品有油饢、油炸面塊、油炸果、烤包子、水餃、油散子、奶油稀飯、抓飯、涼麵、饢、花捲、烤餅等。柯爾克孜族的飲料主要有:孢孜酒和馬奶酒等。

地方特產

玉其塔什煤礦位於烏恰縣烏魯克恰提鄉東北60千米處,煤質為亮煤型煤,總儲量為88.92萬噸,有待進一步作地質工作。康蘇煤礦位於烏恰縣城西北約18千米處,距自治州首府阿圖什市125千米。屬烏恰縣。礦區煤系地層時代為下侏羅世,厚度為800~1307米,岩性主要為石英砂岩、粉砂岩、炭質岩夾煤層,屬山前拗陷陸沉積。礦區共發現煤層10層,總厚度平均為8米,其中可採煤層4~6層,可采厚度最大11.08米,最小2.71米,平均6.67米。礦區主要可採煤層均為層狀,煤結構為複雜結構,煤層中夾矸,以炭質頁岩為主。1958年初步勘探,求得工業儲量621.2萬噸,遠景儲量為230萬噸(此儲量儲委已批准)。1970年進行補充勘探,求得工業儲量:1276.45萬噸。

地圖信息

地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托雲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