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頭椋鳥

灰頭椋鳥

灰頭椋鳥(學名:Sturnus malabaricus):中小型鳥類,體長17-20cm。嘴橙黃色,腳淡棕色,上體灰色沾棕,頭頂、枕、頭側珠灰色具白色羽軸紋。飛羽黑色,尾上覆羽灰棕色,中央尾羽銀灰色,外側尾羽基部黑色,端部栗色。下體近白色,喉、胸具白色羽乾紋。 相似種灰背椋鳥外形和羽色與該種非常相似,但肩和翼覆羽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型白斑,尾羽暗綠色而具白色端斑,嘴腳均呈藍灰色。區別亦甚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開闊森林和林緣地帶,尤以闊葉林和次生雜木林中較常見。常呈10多隻至20多隻的小群活動,以昆蟲和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

分布於中國、印度、錫金、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和中南半島等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灰頭椋鳥頭頂、枕和頭側珠灰色或灰白色,羽軸白色,頭頂和枕部羽毛長而窄,末端尖、呈矛狀,形成矛狀枕冠。上體灰色或灰而沾棕,到腰和尾上覆羽變為棕灰或褐灰色。中央一對尾羽銀灰色,鄰近兩對外銀灰色,內翈黑色,尖端栗色,其餘外側尾羽主要為栗色,僅基部黑色。翅上覆羽主要為灰色,小翼羽白色或黑色,飛羽和大覆羽黑色,羽緣具藍黑色光澤。初級飛羽羽端棕灰色或銀灰色,內側飛羽銀灰色,羽軸黑色。頦、喉白色,下喉羽毛長而窄,末端尖,呈披針形,懸垂於胸部。胸、腹綴有淺棕黃色,喉和胸具白色羽乾紋,兩脅和尾下覆羽較深近栗色。
虹膜白色或灰白色,嘴尖端橙黃色,基部藍色,腳橄欖黃色或黃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31-48g,♀37-48g;體長♂178-203mm,♀170-197mm;嘴峰♂17-20mm,♀18-22mm;翅♂94-105mm,♀96-103mm;尾♂61-74mm,♀61-71mm;跗蹠♂19-25mm,♀21-26mm。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開闊森林和林緣地帶,尤以闊葉林和次生雜木林中較常見,也出現於農田、果園和村落附近的大樹上。

生活習性

常呈10多隻至20多隻的小群活動,有時也和其他椋鳥混群。常停息於大樹頂端,起飛時成群突然飛離樹頂,在上空飛行幾圈之後才飛至覓食地覓食。
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與種子。所吃昆蟲種類主要有鱗翅目幼蟲、螟蛾幼蟲、螞蟻、虻、胡蜂、蝗蟲、葉甲、金龜子、象鼻蟲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昆蟲。秋冬季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主。
群鳥進食時發出吱吱的叫聲。作高調的雙音節叫聲,單顫音、哨音及短而甜的鳴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和西藏南部)、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和越南。旅鳥:香港、斯里蘭卡。
灰頭椋鳥分布圖灰頭椋鳥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於樹洞中,距地高3-15m。巢粗糙簡陋,洞內無任何鋪墊;或僅墊有少許草莖和樹葉。每窩產卵3-5枚。卵淡藍色或藍綠色,為長卵圓形或尖卵圓形,大小為21-26mm×17-19mm。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和共同育雛。

亞種分化

灰頭椋鳥()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分 布
1
灰頭椋鳥印度亞種
Sturnus malabaricusblythii
印度西南部(馬哈拉施特拉邦南部和喀拉拉邦南部)。
2
Sturnus malabaricus malabaricus
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山區),東至阿魯納恰爾邦(Mishmi山)的東北部和阿薩姆邦北部、奧里薩邦部;也發現於朝鮮半島的一些地區部分,但處於不確定的狀態。
3
Sturnus malabaricus nemoricolus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南部)、緬甸、中國南部、泰國和印度支那。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