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胸竹雞台灣亞種

灰胸竹雞台灣亞種(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是台灣特有物種。分布於台灣本島。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胸竹雞台灣亞種
  • 拉丁學名:Bambusicola thoracica sonorivox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雞形目
  • :雉科
  • :竹雞屬
  • 灰胸竹雞
  • 亞種:灰胸竹雞台灣亞種
  • 定名人及年代:Gould,1862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中等體型(33厘米)的紅棕色鶉類。特徵為額、眉線及頸項藍灰色,與臉、喉及上胸的棕色成對比。上背、胸側及兩脅有月牙形的大塊褐斑。亞種 sonorivox的整個臉、頸側及上胸灰藍,僅頦及喉栗色。外側尾羽栗色。飛行翼下有兩塊白斑。雄雌同色。
虹膜-紅褐;嘴-褐色;腳-綠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242-325g,♀200-342g;體長♂240-375mm,♀214-350mm;嘴峰♂17.5-21.mm;♀17.5-20mm;翅♂113-144mm,♀106-140mm;尾♂91-114mm,♀90-107mm;跗蹠♂38-51mm,♀33-48mm。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竹林、灌叢和草叢中,也出現於山邊耕地和村屯附近。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群由數隻至20多隻組成,冬季結群較大,繁殖季節則分散活動。每群有固定的活動區域,取食地和棲息地較固定,領域性較強。通常在天一亮即開始活動,一直到黃昏。晚上棲於竹林或樹上,常成群在一起棲息,頭朝向同一方向。天冷時群間個體靠得較緊,常棲於同一樹枝,天熱時個體間距離拉大,或分別棲於幾個樹枝。多數時候都在地面草叢中活動,常成行在草叢中穿行,並發出‘Sha,Sha’的聲響。受驚時則藏匿於草叢中不動,一般很少起飛,當人迫近時才突然飛起,群體分散飛向各方,飛行迅速,兩翅扇動較快,但不高飛,通常緊貼地面飛行,而且不持久,飛不多遠又落入草叢。有時也急飛上樹,特別是當被獵犬追擊時。有短距離的季節性的垂直遷徙現象,夏季常上到山腰或山頂,冬季則下到山麓平原。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台灣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3月末群即開始分散,雌雄鳥亦開始不斷發出響亮的求偶叫聲,很遠即能聽到。營巢於灌叢、草叢、樹下或竹林下地面凹處,有時也在樹根附近的裸露地方營巢。巢多為地面天然凹坑,或由親鳥刨挖而成,內墊以枯草和枯葉。每窩產卵5-12枚,卵淡.黃色、土黃色或淡褐色,被有褐黃色、棕色或淡灰色斑,卵為橢圓形,大小為30-34mm×25-27mm,重12-13g。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化期17-18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活動,幾天后就能飛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