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喉柳鶯

灰喉柳鶯

灰喉柳鶯(學名:Phylloscopus maculipennis):體長8-10厘米,小型鳥類。兩性羽色相似。頭部至後頸暗橄欖褐色,少許羽毛具白緣,形成斑雜;冠紋不明顯;貫眼紋自鼻孔伸至耳羽,呈暗褐色;頭的其餘部分,以及頸和後頸暗橄欖褐色;背、肩、翅上小覆羽呈暗橄欖綠色,具寬的黃色羽緣,形成一道明顯的翅上翼斑;具狹窄黃色羽緣,飛羽黑褐色,外翈羽緣橄欖綠色,內翈具白色羽緣,下體的頦、喉、上胸灰色或灰白色,餘部概呈黃色;腋羽和尾下覆羽亦呈黃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色或淡黃褐色。

主要見於海拔2900-3200米針葉樹或落葉混交林,具有茂盛灌叢的地方。冬季下降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溝谷林中活動和覓食。留鳥,部分短距離遊蕩或遷徙。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主要以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分布於尼泊爾、克什米爾、不丹、孟加拉國、印度(北部和阿薩姆邦)等地區以及緬甸、泰國西北部。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世界,中國,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灰喉柳鶯雌雄羽色相似。頭部至後頸暗橄欖褐色或暗褐色,少許羽毛具白緣,形成斑雜;頭頂中央有一條不甚明顯的淡皮黃色縱紋;眉紋淡皮黃白色長而顯著,從額基一直到耳羽後面,冠紋不明顯;貫眼紋自鼻孔伸至耳羽,呈暗褐色;頰、耳羽皮黃白色而雜有褐色,頭的其餘部分,枕、以及頸和後頸暗橄欖褐色;背、肩和翅上小覆羽呈暗橄欖綠色或黃綠色,腰和尾上覆羽黃色,具寬的黃色羽緣,大覆羽暗褐色具寬餐寬闊的鮮黃色或黃白色端斑,形成一道明顯的翅上翼斑;中覆羽亦為暗褐色,具有狹窄的黃色羽緣,形成又一道小而界限清晰的翅上翼斑;飛羽褐色或暗褐色,外翈羽緣橄欖綠色,內翈具白色羽緣,外側3對尾羽白色,外翈末端褐色。下體的頦、喉、上胸灰色或灰白色,餘部概呈黃色;腋羽和尾下覆羽亦呈黃色。
虹膜暗褐色或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跗蹠肉色或淡黃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4-6克,♀3-5克;體長♂82-95毫米,♀81-101毫米;嘴峰♂7-8毫米,♀7-8毫米;翅♂48-53毫米,♀47-51毫米;尾♂35-41毫米,♀34-38毫米;跗蹠♂16-19毫米,♀17-19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灰喉柳鶯夏季棲息于海拔2000-3000米之間的山地森林和竹林中,主要見於海拔2900-3200米針葉樹和杜鵑、櫟樹、或落葉混交林,具有茂盛灌叢的地方。冬季下降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溝谷林中活動和覓食,主要在櫟樹林和次生灌叢中。

生活習性

留鳥,部分短距離遊蕩或遷徙。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幾乎整天都在忙忙碌碌的活動和覓食,並不時發出“嗞、嗞”的鳴叫聲。鳴聲為靈活而甜蜜的單調哨聲"wee-ty,wee-ty,wee-ty…”的叫聲;鳴聲似為短促的“zitt”聲;警戒聲則為高音調的"sit-sit-sit…”聲,不斷地重複。
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和越南。

中國

西藏(昌都地區東南部)、四川(中部寶興、樂山及西南部)、雲南(西北部麗江、瀘水、騰衝、盈江、龍川江與怒江間的山脈、永平、永德、景東)(繁殖鳥)、冬季也見於雲南蒙自和鄰近的廣西地區。
灰喉柳鶯分布圖灰喉柳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巢非常隱蔽,被懸掛在樹枝上。巢呈球形,由厚厚的苔蘚構成。巢距地面5米左右。

亞種分化

灰喉柳鶯(2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灰喉柳鶯指名亞種
Phylloscopus maculipennis maculipennis
Blyth, 1867
2
灰喉柳鶯喜馬拉亞亞種
Phylloscopus maculipennis virens
Ticehurst, 1926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中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