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體蟲

火體蟲

火體蟲(學名:Pyrosoma sp.):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pyro,意為火。是磷海鞘屬動物的通稱。並不是單一生活的生物,而是由上千個單獨個體組成群體。

火體蟲是濾食動物,也是浮遊動物,是生活于海洋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的一種漂流生物。具遊動能力,但其遊動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來得緩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靈活遊動。火體蟲更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們會“生物體發光”。火體蟲會對其它光源做出回應,並釋放出明亮藍綠色的光芒。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交匯處,這裡海水溫暖,擁有深達5000米的深海盆地。分屬於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火體蟲
  • 拉丁學名:Pyrosoma sp.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尾索動物亞門
  • 樽海鞘綱
  • :火體蟲科
  • :磷海鞘屬
  • :4種
  • 命名者及年代:Peron, 1804
  • 英文名稱:Pyrosoma
生物體之發光,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種類,相關報導,北太平洋水華,

生物體之發光

雖然很多浮游生物都會發光,但火體蟲的生物發光在其光彩和持續發光方面是不尋常的,並引起了科學家托馬斯·亨利·赫胥黎於海邊看到它們時在下面的評論:
“我剛剛注視著最美時候的月亮,並看著那些更小的“月亮”——美麗的火體蟲就像水中的白熱氣筒一樣閃閃發光。"(托馬斯·亨利·赫胥黎,1849年)。
因為每個個體動物都會檢測光線,然後發出光線,火體蟲通常會在集群中來回傳遞光線。每個“個蟲”包含一對發光器官位於靠近外面的外衣,這些器官充滿了可能是細胞內生物發光細菌的發光細胞器。在集群內移動的生物發光波顯然不是由神經元傳播,而是由光刺激過程傳播。閃爍的"個蟲"不僅通過發光刺激群體內的其他"個蟲"發光,而且鄰近的火體蟲群體也會回響進行生物發光。火體蟲群體對機械刺激(接觸)做出生物發光回響,正如同光的激發一樣。

形態特徵

火體蟲是巨型浮游生物(Megaplankton),球徑> 2×10-2米(20+ 毫米)。是浮游被囊動物。形狀類似長長的鈴鐺,一端開口,通過直徑寬達1.8米的開口排出過濾的海水——這個開口非常大足以裝下一個人。儘管火體蟲會隨著海洋氣流漂移,它們還會利用慢動作形式的“噴射推進”,通過在開口一端排出海水而緩慢向前移動。
火體蟲並不是單一的生物,而是由上千個單獨個體組成。這些無性繁殖的火體蟲小至橡皮擦大小,大至18米長。與很多大型海洋動物一樣,例如鯨鯊,火體蟲是濾食動物,它們會吸收包含浮遊動物的海水。當它們吞食了浮游生物,再將過濾的海水吐出來。
這些火體蟲群體的顏色是無色、粉紅色、淺灰色或藍綠色。一端封閉和錐形,與具有膜片相對的開口端。該管質地粗糙。

生活習性

火體蟲群居生活可以提高生存機會,這是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選擇之一。由於每一隻火體蟲都是以小型浮游生物為食,因此它們必須持續的吸水進食,再持續的將廢物通過中空的中央處排出,因此,它們必須緩慢但穩定的移動。
這種看起來像收集了好多泡泡的瓶子的生物,科學家稱為“火體蟲”,長約7厘米,是一種球形的聚合體生物,那些泡狀物就是聚合體的“居民”。每一個微小的個體都像泵一樣給有機體提供水分和養分,使得這個聚合體能夠生存,同時還發出光芒。
每個個體都有許多鰓裂大鰓囊,沿著它運行的粘液分泌至內柱。與使用脈衝給樽海鞘的體壁抽水,火體蟲取決於纖毛在水通過時推動身體移動。這也使得能夠通過粘液濾波器給每個單獨內收集浮游食品,並且推進力還提供菌落的運動。
火體蟲形狀類似長長的鈴鐺,一端開口,通過直徑寬達1.8米的開口排出過濾的海水——這個開口非常大足以裝下一個人。儘管火體蟲會隨著海洋氣流漂移,它們還會利用慢動作形式的“噴射推進”,通過在開口一端排出海水而緩慢向前移動。
由於每一隻火體蟲都是以小型浮游生物為食,因此它們必須持續的吸水進食,再持續的將廢物通過中空的中央處排出,因此,它們必須緩慢但穩定的移動。

分布範圍

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交匯處,有一片由幾千個島嶼組成的“珊瑚三角帶”。它分屬於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裡海水溫暖,擁有深達5000米的深海盆地。科學家認為,在這片相對孤立的深海盆地,可能會進化出新的生物。
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專家曾對這片海域進行過一次為期4周的探索,發現了大量以前未見的物種。這種”多泡的火體蟲”即為其中一種。

種類

以下物種被世界海洋物種登記冊接受為有效:
  • Pyrosoma aherniosumSeeliger,1895年
  • Pyrosoma atlanticumPéron,1804
  • Pyrosoma godeauxivan Soest,1981年
  • Pyrosoma ovatum紐曼,1909年

相關報導

2013年8月,澳大利亞潛水者在塔斯馬尼亞近海拍攝到火體蟲(Pyrostremma spinosum)的罕見照片。這種深海動物極其罕見,以至於被稱為“海洋獨角獸”。它最長可到30米,相當於兩輛雙層公共汽車首尾相連。
它那空心又透明的圓柱狀身體由數千個遊動孢子構成。這些遊動孢子通過它們的管子吸入海水,以浮游生物為食,然後把過濾水排出來。每個遊動孢子都和組織相連,在火體蟲管狀結構內移動,只有幾毫米大。
火體蟲還被稱為海鞘,屬於浮遊動物,這意味著它們可自由遊動,生活在開放水域,而不是附近陸地。所以人們發現它們的幾率非常小,只有潛水者才有可能瞥見這些大型動物。
2016年9月,Antonio和朋友們在印度洋的一處海域進行潛水運動的時候,他們在海底里卻發現了一隻非常神奇的生物,這隻生物看起來沒有頭也沒有鰭,甚至連四肢都沒有,就像是一隻大型的無足蟲,並且它的身體也是透明的,在海水裡看起來像是藍色,非常神秘。
在和這隻透明蟲子遊玩的時候,Antonio發現這種蟲子非常的靈活,長長的身體居然可以適應各種動作,這讓他驚嘆不已。一位朋友還將腦袋伸進了蟲子裡面,想留下一張比較特別的照片。
回到岸上以後,Antonio根據那隻透明蟲子的特徵,在網上查找才知道,原來那是火體蟲。火體蟲其實並不是單一生物,其本身就是有成千上萬個單細胞的個體生物組成。有的火體蟲很小,有的火體蟲則有十多米長,而Antonio遇見的那隻,只是一般大小而已。

北太平洋水華

據觀察,在2017年,北美太平洋沿岸至北極阿拉斯加的熱帶地區,火體蟲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數量。其原因尚不清楚,但有一種假設認為,這種水華可能部分是由於沿海地區出現的異常溫暖的水超過了前幾年。科學家們擔心,如果大量火體蟲死亡,它可以造成一個龐大的死亡區,因為分解它們的身體會消耗溶解在周圍海水中的大量氧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