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鋪

火鋪

土家族地區居室的活動場所,主要用於煮飯、取暖、熏東西,既是廚房,也是餐廳。外觀類似中國北方的火炕,但差別也很大。設定火鋪的房子既是廚房,又是餐廳,也是一個家庭接待賓客的會客室,擔負著重要的娛樂玩耍、社會交際、親職教育等重要功能,是土家族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鋪、火鋪屋、土家火鋪
外觀,功能,變遷,

外觀

火鋪的地面有方形孔,放三角架;三角架上放鼎罐、炒鍋等容器,用於做飯。
建造火鋪時,在地面豎立4根木墩,墊上厚實的木板,邊沿留一個方形孔,四周從地面開始圍欄,填上泥土,放上鐵“三角”,在火鋪一角建一個小灶,便完成了火鋪修建。
燃料基本是整個的較小圓木,因其“熬火”(土語,意為不需要頻繁加柴);火塘中有厚厚一層燒柴產生的灰,出門後用灰蓋住炭火,回家後用吹火筒將刨出的炭一吹即燃,因而基本無需火柴等物(既可能是防潮,也可能是早期沒有火柴等物打火很不方便),一年四季不斷火,顧彩撰寫的《容美紀游》中稱此地有“改火”風俗,可能與此有關。
火鋪上的鼎罐火鋪上的鼎罐

功能

其功能為炊煮、取暖、照明;夏季無所謂取暖,但可以驅濕;火鋪煙氣,可以用以燻烤臘肉,故土家臘肉很有名氣;煙氣還可以驅蟲,以及屋頂驅鼠。
另外,在火鋪中的灰還大有作用。在火便灰面“蒙”上幾個洋芋、紅苕等,不一會兒即熟了,味道極佳;也可將杯子半載其中,老人喝藥喝水方便。三腳(鼎罐下得支撐物)上架起火鉗還可以烤糍粑。
平時在火鋪上架鍋炒菜,客人來了也坐在火鋪上“擺龍門陣”,並就地進餐。靠窗的地方是男主人的位置,擔負著添加柴禾的任務;另一端是女主人下廚和添飯加菜的地方;客人在火鋪的中間位置。吃完飯,主人對還在用餐的客人說“你們慢用”,轉而又對已吃完飯的客人說:“相邊你”(即落後了)。還在吃飯的客人回答:“你好斯文”。已吃完飯的客人則說:“你有福。”

變遷

雍正改土歸流後,官府認為火鋪有傷風化,臥室和被褥才漸流行,但火鋪除就寢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仍然保留。紅白喜事,親友聚會,臥室不夠則共睡鋪上,重溫舊夢。
但是,隨著近年吊腳樓逐漸被磚房替代,火鋪因自然不適用於磚砌泥粉的新房而幾乎要退出歷史舞台,而僅殘存於未被改建的吊腳樓以及鄉村旅遊中。
火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