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碎屑涌流相

火山碎屑流是一種密度流,而涌流是一種稀薄的湍流。據成因類型可分為地涌流、灰雲涌流和基底涌流。前兩者與岩漿爆發的浮岩流伴生出現,是一種高溫乾涌流,分布範圍局限。後者是濕涌流,分布範圍較廣,可以在火山岩和沉積地層中星夾層出現,也可單獨構築一座火山,形成瑪珥式低平火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山碎屑涌流相
  • 外文名:Volcanic debris flow phase
  • 屬性:是一種密度流
  • 性質:涌流是一種稀薄的湍流
  • 分類:地涌流、灰雲涌流和基底涌流
  • 舉例:瑪珥式低平火山
簡介,形成,特徵,

簡介

火山碎屑流是一種密度流,而涌流是一種稀薄的湍流。據成因類型可分為地涌流、灰雲涌流和基底涌流。前兩者與岩漿爆發的浮岩流伴生出現,是一種高溫乾涌流,分布範圍局限。後者是濕涌流,分布範圍較廣,可以在火山岩和沉積地層中星夾層出現,也可單獨構築一座火山,形成瑪珥式低平火山。

形成

基底涌流堆積是射汽-岩漿或射汽爆發作用的產物。射汽-岩漿爆發是岩漿與水相互作用的結果,水是地下水或地表水。在地下或開放的與水體連通的火山通道中,當岩漿與水相互作用時引起過熱、沸騰、揮發作用而產生巨大壓力,導致發生射汽-岩漿爆發,噴出由岩漿碎屑、基底圍岩碎屑、氣體和水蒸氣組成的低濃度混合物,形成稀薄的基底涌流緊貼地面運移,隨著能量的衰減發生堆積,形成基底涌流堆積的火山碎屑岩。基底涌流堆積廣泛分布於我國雷瓊半島、吉林龍崗、內蒙古阿爾山、錫林浩特等第四紀火山噴發地區,也見於燕山中生代火山噴發盆地中。區分基底涌流堆積物對研究火山噴發機制、噴發期次、火山碎屑地層劃分與對比和古火山機構的恢復等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由於涌流堆積的火山碎屑物在結構、構造、堆積特徵上與流水沉積物相似,極易混淆,尤其是異常發育的層理構造與沉積岩類似,故在古火山岩區以往多被劃為沉積岩相。

特徵

基底涌流堆積,在垂向上堆積序列相對較複雜(徐德兵等,2005)。旋迴和韻律性明顯,如吉林龍崗火山群基底涌流堆積噴發韻律下部為粗碎屑物質,厚度一般為10~20 cm,由二輝橄欖岩、花崗片麻岩、玄武質火山渣、橄欖石及輝石巨晶等碎屑構成,碎屑顆粒呈次圓狀一次稜角狀,分選差,堆積層底面總體平直,局部見有明顯的沖蝕槽。上部單元為細碎屑物質,厚度極薄,為毫米-厘米級,延伸穩定,多由火山礫和灰級碎屑物組成,偶含粗粒碎屑,與下伏粗碎屑物堆積分界線截然。多個韻律在垂向上有序疊加構成旋迴堆積序列,具體表現為每個旋迴下部以粗碎屑層占主體,夾少量細碎屑層,平行層理及低角度斜層理髮育,上部粗碎屑層與細碎屑互層,或以細碎屑層為主夾少量粗碎屑透鏡體,發育低角度斜層理、丘狀層理和槽泊層理。
基地涌流堆積橫向上相變明顯。以吉林龍崗瑪珥式火山為例,在地形上表現為不對稱的正態曲線形式,火山口內壁相對較陡,火山口沿外側錐坡由陡漸緩,直至快速過渡過為低洼的平地。堆積物的產狀、厚度、顆粒大小、堆積構造變化也存在規律性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