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大橋

瀨戶大橋

瀨戶大橋是日本一座位於本州(岡山縣倉敷市)到四國(香川縣坂出市)之間,跨越瀨戶內海的橋樑,屬於本州四國連絡橋路網的三條路線之一。全橋由多座吊橋、斜張橋與梁橋連結,構成壯觀的橋樑群。 該橋在1978年10月10日開工,施工耗時近10年,到1988年4月10日始全面通車。該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4車道的高速公路(瀨戶中央自動車道),下層為JR四國瀨戶大橋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瀨戶大橋
  • 位置:日本
  • 開工時間:1978年10月
  • 通車時間:1988年4月
  • 橋樑類型:公路鐵路兩用橋
  • 榮譽:世界上第二的跨海大橋
簡介,橋樑聯繫,通航設計,沿線島嶼,影響,

簡介

1955 年,瀨戶內海發生了一起輪渡翻沉、死亡 160 餘人的重大事故,促使日本政府下決心建橋。1988 年 4 月10 日,連線本州的岡山縣兒島町和四國香川縣坂出市的瀨戶大橋終於建成通車,實現了兩岸人民多年的夙願。
這座大橋工期長達 9 年 6 個月,是世界橋樑史上的空前傑作。瀨戶大橋為鐵路公路兩用橋,是由兩座斜拉橋、三座吊橋和三座桁架橋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橋。它北起本州的岡山縣,猶如一條灰白色的鋼鐵巨龍,穿過世界上唯一一條鐵路、公路上下分開的兩層式隧道,彎彎曲曲浩浩蕩蕩地跨海越洋,向南直奔四國的香川縣。大橋在海中越過 5 座小島,從遠處看去,5 座小島就象 5 顆璀璨的綠色明珠,被一根銀線串在了一起。瀨戶水域水下地質構造複雜、水面寬闊,加之颱風經常肆虐等不利因素,給大橋的設計和建設帶來了諸多難題。然而也許正是這些不利因素,逼出了人類與大自然拚爭的聰明和才智。根據設計,大橋可抗芮氏8.5級大地震和風速為每秒60米的大風。
在大橋的建設過程中,日本的工程技術人員用了諸如“海底穿孔爆破法”、“大口徑掘削法”和“灌漿混凝土”等技術,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終於建成了這座技術先進、造型美觀的現代化鋼鐵大橋。這座跨海大橋總長度達 37 公里,跨海長度為 9.4 公里。作為鐵路公路兩用橋,其總長度是世界第二(原為世界第一,2008年5月1日,其位置被杭州灣跨海大橋所取代),其最長的一處吊橋(兩座橋塔間距離)長達 1100 米,是世界第一。耗資11000多億日元(約84.6億美元)。 最高的一座橋塔高 194 米,相當於一座 50 多層大廈的高度。內海地區,沒有嚴寒酷暑,四周群山環繞。碧透清澈的海水,倒映著低矮起伏的山巒,海內遍布著的大小島嶼,與周圍的群山交相輝映。
國道30國道30

橋樑聯繫

日本瀨戶大橋是世界最長的橋。它橫跨日本瀨戶內海、連線本州的岡山縣和四國的香川縣。日本瀨戶大橋1978年10月10日動工,1988年4月10日通車,歷時9年6個月,耗資11000多億日元(約84.6億美元)。 銀色的瀨戶大橋全長37.3公里,海面部分13.1公里,由三座索橋、兩座斜拉橋和一座桁架橋組成。大橋以其宏偉的建築規模在世界鐵路和公路並用橋中名列第一。為了不影響船隻航行和景觀,橋墩基本上建在海中的5個小島上,形成6座相連的大橋,它們是:下津井瀨戶大橋、櫃石島橋、岩黑島橋、與島橋、北備贊瀨戶大橋、南備贊瀨戶大橋。 瀨戶大橋的橋面為上下兩層,上層通行汽車,時速設計為100公里,辟有並行4條車道,日通過能力為4.8萬輛。下層為雙線鐵路,時速設計160公里。考慮到自然災害和船舶碰撞等問題,根據設計,大橋可抗芮氏8.5級大地震和風速為每秒60米的大風。
為了防止船舶碰撞橋墩造成相互損傷,橋墩的外層選用了不軟不硬和防海水腐蝕的材料。 建造瀨戶大橋共使用鋼鐵70萬噸,混凝土280萬立方米,鋼纜線290600公里。6橋中最長的橋為南備贊瀨戶大橋。它的兩座橋塔高194米,跨度1100米,使用的鋼纜直徑達1.07米,長約1780米,可承受9萬噸的拉力。橋樑高出水面65米,50萬噸巨輪在橋下可暢通無阻。 過去,車輛過海需船擺渡,費時2小時以上,大橋建成後只需40分鐘,而且不受天氣的影響,這對本州島和四國島之間的經濟、文化和各種信息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通航設計

瀨戶大橋是日本四國島本州島之間的世界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橋系。它集世界建橋技術之精華,橫跨海上5個島嶼,分別由3座懸索橋、2座斜拉橋、1座桁架橋連貫而成。全長13.1千米,跨海部分約9.4千米,綿延長達37.3千米。大橋的上層為公路4車道,每天可通行25000輛汽車;下層為鐵路複線,每天通過120列電氣化列車。橋下淨空滿潮時為65米,可通過50萬噸級油輪。其中的南備贊橋跨度1100米,是世界最大的鐵路、公路兩用懸索橋,按抗8級地震和秒速60米的強颱風設計,主塔高194米,懸索鋼纜直徑1.06米,由34417根5.12毫米鋼絲組成。建於1978年10月~1988年4月 ,投資11300億日元(約合90億美元),建成30年後可收回所有建設費用。
日本由4個主要島嶼和眾多的小島嶼所組成。1988年4月10日,當時日本最大的工程瀨戶大橋通車,第一次把四島用鐵路連線起來。人們可以乘火車迅速地從寒如西伯利亞的北海道穿過本州,抵達亞熱帶氣候的九州港口和南方四國島上香火鼎盛的廟宇,這座新橋橫跨瀨戶內海,世界上最美的水面之一。這座收費橋始於本州島的倉敷,終於四國的坂出,儀態萬方地橫跨5個小島,總長12公里,更精確地說,它是幾座連在一起的橋,因為它連線了三座懸索橋、兩座斜拉橋、一座桁架橋和五座高架橋。兩座斜拉橋各長792米,居世界之最。懸索橋中最長的南橋主跨度為1100米,它是世界上第五座最長的懸索橋,橋兩端的鋼塔高194米,比大金塔高得多,相當於艾菲爾鐵塔的三分之二高度。建橋所用的鋼索可繞地球三圈。漲潮時,橋身高出水面65米,可以讓客輪和油海輪暢通無阻。

沿線島嶼

本州 - 岡山縣倉敷市
鷲羽山隧道- 全長205m(公路部分)、230m(鐵路部分)
下津井瀨戶大橋- 全長1,447m(吊橋)
櫃石島 - 香川縣坂出市
櫃石島高架橋- 全長1,316m(高架橋)
櫃石島橋- 全長792m(斜張橋)
岩黑島 - 香川縣坂出市
岩黑島高架橋- 全長93m(高架橋)
岩黑島橋- 全長792m(斜張橋)
羽佐島 - 香川縣坂出市
與島橋- 全長877m(梁橋)
與島 - 香川縣坂出市
與島高架橋- 全長717m(高架橋)
北備贊瀨戶大橋- 全長1,611m(吊橋)
四國 - 香川縣坂出市
番之州高架橋- 全長2,939m(高架橋)

影響

大橋的建成,不僅方便了兩岸交通,也為瀨戶水域增添了一處人造景觀,使日本西部這一頗負盛名的遊覽地錦上添花。當然,人們坐車飛速通過大橋,並不能了解大橋的全貌,為此,在四國的香川縣建立了瀨戶大橋紀念館(也稱本四聯絡橋紀念館),通過展出的照片、圖表、模型和實物,可以幫助人們認識這座“世界第一橋”的真面目。在這紀念館開闢的中國展廳里,還展出了香川縣人士與中國友好交往的圖片和實物。如日本政治家大平正芳就出生在香川縣,展廳里陳列著他訪華時,毛澤東主席送給他的硯台和《懷素自敘帖真跡》的影印本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