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方山旅遊區

瀘州方山旅遊區

瀘州方山旅遊區(別名:瀘州方山、方山風景區),為蜀中名山,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方山鎮境內境內,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方山由九十九山峰組成,從四面遠眺均成方形,依託方山建設的旅遊區距瀘州市區16公里,在民間得“雲峰”之雅號,方山上的雲峰寺為川南、黔北、滇東古剎。

2020年6月,環方山旅遊道路東段實現功能性通車;2023年5月,瀘州方山快速通道雲峰路正式通車,是瀘州主城區聯繫城西片區以及景區的快速通道。2021年3月,方山入選瀘州市江陽區六條精品旅遊線路2024年3月,方山旅遊區入選2024年踏青賞花季4條精品旅遊線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瀘州方山旅遊區
  • 地理位置: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方山鎮
  • 氣候條件: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 開放時間:白天
  • 景點級別:AAA級 
  • 門票價格:15元/人
  • 著名景點雲峰寺、千手千眼觀音、方山雪霽
  • 別名:瀘州方山、方山風景區
  • 區域面積:9.11 km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特點,自然資源,開發建設,主要景點,綜述,瀘州八景,雲峰寺,黑臉觀音,千手千眼觀音,仙峰石,光武祠,薄刀嶺,文化活動,歷史典故,方山廟會,登高活動,所獲榮譽,旅遊信息,景區門票,交通路線,

歷史沿革

漢朝時,方山有漢皋(漢之水邊高地)的殊榮;唐朝時,又有”小終南山”的別稱;清朝時,多了“峨半堂”、“小峨眉”的美譽;更因其矗立長江之畔,終年雲霧繚繞,於是在民間得了“雲峰”之雅號。方山的雲峰寺為川南、黔北、滇東古剎,規制宏大,造型雄偉。
唐天寶年(742年),方山老雲峰寺始建。
清康熙年間(1662年),方山山麓擴建的新雲峰寺,與老寺相距1000米。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方山老雲峰寺重建。
2018年4月11日,瀘州開通公交376路直達方山景區。
2020年6月,環方山旅遊道路東段實現功能性通車。
2021年8月,瀘州方山快速通道雲峰路修建完畢。
2023年5月5日,瀘州城西雲峰路至方山快速通道正式通車。從城西新城出發,大約10分鐘即可到達方山北門。
2024年5月,長江文旅帶整體開發與基礎設施提質建設項目(一期)公布,涉及方山景區整體改造提升項目(占地93畝)。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方山由九十九山峰組成,從四面遠眺均成方形,位於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方山鎮境內。方山風景名勝區規劃總面積9.11平方公里,景區涉及範圍包括方山鎮的許灣村、雲峰村,況場街道的紅山村、普潮村、丹林鎮的梨花村的全部或部分區域。
瀘州方山旅遊區
瀘州方山 2022年9月攝

氣候特點

瀘州當地為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市年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7.9~18.8℃之間。
瀘州方山旅遊區
方山雪霽

自然資源

方山生長著亞熱帶常綠針闊葉混交林,林木繁茂,水土保持很好。山上有9股山泉,四季涌流不息,稱為“九龍吐水”,現建成一平湖,取名“天池”。薄刀嶺是方山的最高點,是一座如刀削斧劈的山峰,狀如菜刀,是觀雲海最佳地點。

開發建設

瀘州方山旅遊區修建有索道、旱地雪橇等遊樂項目。
2018年4月,方山文旅小鎮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定簽約儀式舉行。預計投資300至350億元人民幣,將以5A 景區為設計標準,以佛文化為核心,打造聯動山景、湖景、江景的大方山旅遊體系。
2018年12月,《方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7-2035年)》公示。

主要景點

綜述

方山像一座城堡矗立在平坡之上,四方都有山門,如“城門”一樣:東有佛國門,西有觀音門,南有太極門,北有來龍門。旅遊區古建築始建於唐,興盛於清。

瀘州八景

方山九十九峰的第一峰雪霽峰,在冬天雪後初晴時,陽光返照如玉屏,為瀘州八景之一,名曰“方山雪霽”。

雲峰寺

瀘州方山旅遊區裡的雲峰寺有兩座,一座在雲峰之巔,叫“老雲峰寺”,一座在雲峰之麓,叫“新雲峰寺”。寺門上的“雲峰院”三字石刻匾是時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天童寺方丈釋明碭法師題。
瀘州方山旅遊區
雲峰寺
新雲峰寺始建於唐朝天寶六年(747年),幾經興廢,現在的寺院全部是清康熙年間由聖可法師集資擴建、重修的,有大雄殿、藏經樓、法堂、方丈室等。主體建築大雄殿是宮殿式結構,琉璃瓦頂,高約3丈,寬敞堂皇,宏偉壯觀。整座寶殿木雕石琢,刻工精美。殿中供奉釋迦牟尼等三佛,兩邊是十八羅漢,是名家重塑金身。
老雲峰寺距新雲峰寺約有千米,始建於唐天寶元年(742年),初名“回峰寺”。天寶六年(747年)改名“雲峰禪院”,後由唐玄宗加封為魏武帝廟,元以後屢遭兵燹,現存四合院式廟宇,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崑山主持重建的。
瀘州方山旅遊區
方山雲峰方丈升座慶典——盧洪攝

黑臉觀音

雲峰寺里有全國唯一的“黑臉觀音”,每年觀音生日,都有人拜祭求子。

千手千眼觀音

中峰寺擁有4000隻手和眼的“千手千眼觀音”雕像,雕像是根據佛經里“千手觀音”而雕刻,高12米,寬8米,採用緬甸進口楠木雕刻而成,其中蓮花底座為水泥澆鑄,高1.6米。
千手觀音雙臂合十,佛面生動安詳,佛手的姿態柔軟纖長。雕像每面有1000隻手和1000隻眼,四面就共有4000隻手。雕像中每1000隻手中有大手48隻,分別執兵器、珠寶、花果等法器;手勢自上而下,像團扇一樣排列,線條流暢,姿勢有伸有曲,有正面的也有側面的,閃著金光,顯示著觀音的無上法力。

仙峰石

中峰寺外有仙峰石。相傳八仙之一的韓湘子當年雲遊至方山,被這裡99座秀麗的山峰景色陶醉,於是便在此吹簫自娛。

光武祠

老雲峰寺里有光武祠,是紀念光武帝劉秀的一個祠堂。

薄刀嶺

方山的最高點薄刀嶺,海拔649米,整座山猶如刀削斧劈,狀如菜刀,稱為“薄刀嶺”。薄刀嶺是觀雲海和看日出的最佳地點。

文化活動

歷史典故

傳說當年光武帝巡遊到方山,不信方山是方形的、有99座山峰,硬要與隨行官員和當地賢老去點數,結果一一數點後,不多不少,正好99座。光武帝死要面子,於是站到山頂上高聲說:“朕乃金口玉牙,已經說了這座山是圓形的,你們卻偏要 說是方形的,其實還有一座山峰,眾愛卿都未看見,這是百座山峰中最高的一座。”眾人心領神會,齊聲頌答:“萬歲所言甚是,那最高的一座正是皇上。原來99座山峰,山是方的;而今100座山峰,山是圓的。”光武帝於是龍顏大悅,哈哈大笑。
劉光第(1859年—1898年),字裴村,四川省富順縣人。清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清光緒十一年(1886年),他到瀘州方山等地遊覽,寫下《瀘州登忠山感賦》七律二首。第一首:到眼江沱回合才.登高懷抱轉難開:秋無燕雀嬉堂幕,夜有蛟龍泣風台。南海艱危前局在,西山平遠古愁來。武侯遺恨知多少?且向高樓問老回、詩後自注說:“(忠)山有武侯祠、呂祖閣。”第二首:仙子無情出世宜,吾朝多感且吟詩。海天霹靂沉舟後,夕陽牛羊下坂時:山氣在眉宜小坐,江流揮手障東之。城頭煙樹昏鴉滿,清聽空寥鶴響遲。憂民愛國之情,溢於言表。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劉光第母親去世,守制期間,他在瀘州教書,提倡實學。

方山廟會

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是雲峰寺傳統廟會日,香客雲集。

登高活動

2024年1月1日上午,江陽區將在景區舉行“登高迎新展未來 健康向上新時代——2024江陽區迎新登高健身活動”。

所獲榮譽

2021年3月,方山入選瀘州市江陽區六條精品旅遊線路
2024年3月,瀘州方山旅遊區入選2024年踏青賞花季4條精品旅遊線路。

旅遊信息

景區門票

15元/人

交通路線

公交376路直達方山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