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

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

益生勵志協會前身是2007年10月註冊成立的“狗拿耗子”公益助學組織,經過多年的山區孤兒、留守兒童幫扶公益實踐,於2014年5月5日在瀘州市民政局註冊成立“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協會秉承青年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宗旨,關注青少年發展問題,確定核心使命為:提高青少年素養。

協會相信每個青少年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協會為困境青少年及普通青少年提供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中缺乏的生命教育、民族教育、自然教育、法治教育,為青少年發展作支撐、補充,促進青少年個體素養發展、提升,推動社會進步、發展。協會目前項目主要有:困境青少年一對一扶助;守護天使(留守女童)夏令營;納愛少年司法社工項目;行走的家具廢棄衣物再生項目。

協會經過10年發展,獲得各類基金會、政府部門等肯定和支持,會長熊蘭春獲得瀘州市慈善總會與民政局頒發的“感動瀘州市十大慈善人物獎”。“守護天使”項目獲得瀘州市項目最佳化品牌獎; “行走的家具”項目獲得全國第五屆公益慈善大賽銀獎、福特汽車環保獎最佳項目獎;“守護天使時光機”項目獲第七屆四川省青年志願者優秀項目比賽金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
一、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簡介,二、協會價值與目標,三、發展歷史,四、志願者與服務,五、守護天使系列項目,六、“行走的家具”舊衣再生項目,七、其他,

一、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簡介

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前身是由瀘州市團委主管2007年10月註冊成立的“狗拿耗子”公益助學組織。經過7年的公益實踐後,經瀘州市民政局批准,於2014年5月5日註冊成立為"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主管單位為共青團瀘州市委,性質為社會團體。協會近十年來一直關注未成年人素養培養,實施相關項目26個,深入山區學校、社區開展活動240餘次,獲得各類基金會、政府部門、公益同仁的肯定和支持。

二、協會價值與目標

益生勵志專注青少年素養培養公益項目。
從2007年成立的狗拿耗子公益助學組織到2014年成立益生勵志協會,團隊始終關注青少年發展,並逐漸從關注困難青少年個體發展(如山區困難學生助學和慰問)到關注青少年普遍素養能力提高(如留守女童生理教育和侵害預防),希望將個人素養提高和侵害預防放到青少年社會問題之前,通過公益項目促進更多的青少年得到普遍發展。
協會認為慈善不是簡單的仗義疏財,更不是對弱者的憐憫和施捨。慈善應該是幫助有向上、向善之心的人群擺脫環境約束而提供的啟蒙和助力。秉承這一觀念,本協會在選擇投入項目的時候會特別注重受助者是否已盡其所能,或受資助項目是否有利於特別惠及有向上向善之心的個體。
慈善需要全方位引入商業化管理,在慈善行為的各個環節中,合理地套用專業化的商業、金融管理模式將有利於提高慈善行為本身的效率。這包括對投入項目的甄選、評估、投入過程的監控、投入項目的跟蹤管理;也包括協會本身管理的透明化,籌款模式的多元化和善款管理的風險控制等。
倡導非犧牲的公益原則,慈善事業整體的可持續性和有效性有賴於健康的、快樂的參與者。

三、發展歷史

(一)狗拿耗子公益助學組織
創始人熊雯在河南汝州經商期間通過隔壁店女孩介紹認識了一個孤兒,“在2007年10月20日這天,我決定把自己店裡的東西義賣後幫助這個孤兒,後發現另外兩個孩子和這個孤兒有相同的經歷,自己能力有限,想發動更多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決定在這天成立‘狗拿耗子公益QQ群。
狗拿耗子公益群初衷:“狗拿耗子提倡人們用閒余時間,捐獻閒余物品,做些閒餘事情,不提倡人們放棄家庭,放棄事業做公益,所以,希望大家將公益當成是有意義的閒事來管。”
無意間熊雯了解家鄉敘永非常貧困,比想像中的還要窮,2008年底熊雯便回到家鄉,進山走訪,從幫助青少年為主開始公益行動。
(二)益生勵志協會
2014年正式成立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作為四川省瀘州市四個社會團體之一,其吸納了全國各地240餘名志願者,項目得到慈善總會、仁德基金會、騰訊公益、支付寶公益、鳳凰網、阿里巴巴公益等支持,得到共青團瀘州市委、瀘州市婦聯、瀘州市檢察院等單位認可。團隊精品項目參與已第五屆中國公益慈善大賽、第九屆“中國青年豐田環境保護資助行動”、第七屆四川省青年志願者優秀項目比賽等。

四、志願者與服務

1.熊雯,益生勵志協會會長,2007年至今專職從事青少年公益事業,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見證了公益事業的十年發展,統籌協會全部事務,善於創新公益思維,調動資源、分配任務。
2.宋小宇,益生勵志協會理事,專業從事文案起草,擅長愛滋病防治公益項目,項目曾受比爾蓋茨基金會青睞。
3.夏遇,益生勵志協會志願者,輔助開展項目策劃、項目書撰寫、宣傳推廣等。
益生勵志團隊擅長以新銳的視角發現、解決青少年相關社會問題,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五、守護天使系列項目

“守護天使時光機”獲2016年四川省青年志願者項目大賽金獎
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
1.留守女童面臨的教育問題
(1) 缺乏生命教育。青少年缺乏對生命的感恩和敬畏之心沒有感受到生命中應有的快樂,也無法承受被社會拋棄和漠視的悲哀。
(2)缺乏民族教育。青少年在信息化時代沉迷於網路社交和遊戲,缺乏傳統民族教育,容易被《古惑仔》等暴力影片影響,容易效仿相互傷害。
(3)缺乏自然教育。沒有引導孩子熱愛家鄉,孩子對家鄉認同感低,逐漸養成自卑、自私的負面人格。
(4)缺乏法治教育。法律是道德的底線,是基本的社會規則,青少年的家庭、學校、社會教育中,缺乏有效的法治教育,導致青少年在犯罪後才後悔莫及。
(5)現有青年志願服務模式不夠成熟、高效。志願服務覆蓋面窄,支教志願服務成本過高,缺乏課程研究、集中培訓、硬體設施,教育引導不體系、效果差。
2.打造一台“時光機”解決留守教育問題
留守兒童自殺、青少年校園傷害、性侵害、家庭暴力等事件屢屢發生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每一個新聞事件都不是特例,都代表著在社會發展中未被重視或處理好的青少年問題。解決農民工子女被害和施害等社會問題,我們希望讓時光倒流,讓保護髮生在悲劇之前。
通過打造一輛“守護天使時光機”(車),在車上配備宣傳道具、音響、展板、角色扮演服裝、照片印表機、簡易造紙裝備等,針對在學校、社區,實行流動青年志願者服務站,根據農民工子女需要,經過心理學、法學、民俗等專家志願者課程研發生命教育、民族教育、自然教育、法治教育四大青少年素養課程,每周發動10名志願者,運用“守護天使時光機”,深入基層開展農民工子女陪伴活動。

六、“行走的家具”舊衣再生項目

“行走的家具”二次廢棄衣物再生公益項目獲全國第五屆公益慈善項目大賽銀獎
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
1.舊衣捐贈困局
(1)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循環利用實踐不足,對普通人來說還是一個理論課題。該項目的產品具有可複製推廣實用性,可讓普通人感受環保科技的好處。
(2)舊衣回收 公益項目存在矛盾,60%為廢衣不能直接捐贈,40%可捐贈的舊衣,但實踐中受助者並不認可。該項目可將廢衣再生為實用產品,能使公益對象得到實惠。
(3)廢紡產品成本高、設計普通,導致滯銷問題。該項目運用環保+公益+創意提高附加值,可由公益市場領航突圍普通市場。
2.創意產品推動舊衣回收
“行走的家具”二次廢棄衣物再生項目主要是利用舊衣捐贈後廢棄的60%的衣物進行深加工,製成儲存衣物後可作沙發的環保袋,幫助困難家庭解決儲物空間和坐臥家具缺乏的問題。
該項目通過公益、環保、商業的跨界互動,創新時尚、環保、公益類廢舊紡織品再生產品,提高廢紡產品的附加值,解決廢紡產品銷售難題,推動環保走下公益廣告熒幕變成人人都能買得起的實用產品,推動全社會感受、認可、踐行環保公益事業。
3.產品實踐
瀘州市益生勵志協會
“行走的家具”有大中小三款收納袋,上圖為小款收納袋,可作雨衣、購物袋、枕頭等。大款可組合為沙發,中款可組合為沙發靠墊。均為廢舊紡織品製作成的防水無紡布收納袋,根據地方特色印製民族、時尚、公益等不同風格的花色,是一款時尚的環保公益商品。

七、其他


此外還包括:公益小天使(瀘州)項目、水潦彝族山區助學項目、守護天使夏令營、守護天使花蕾行動、捐建圖書室行動、圓夢校服行動、生存獵人行動、舌尖上的故鄉、趣野課堂、暖冬行、防艾行動、益童成長、益童陪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