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第四十高級中學

瀋陽市第四十高級中學

瀋陽市第四十高級中學建於1957年。1986年曾改為獨立高中,後又恢復為兩級中學;1993年成為首批市級重點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第四十高級中學
  • 創辦時間:1957年
  • 所屬地區瀋陽市皇姑區黃山路10號
  • 類別:市級重點中學
辦學規模,師資力量,辦學理念,辦學成果,社會活動,

辦學規模

學校現位於瀋陽市皇姑區黃山路10號,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現有教學樓三棟,普通教室40個,標準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兩個,現代化的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各2個,電子備課室與綜合教室各1個。校內各班及部分辦公室安裝了計算機網路和閉路電視系統,用於教育教學。學校還有完善的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和可容納200名學生的閱覽室。

師資力量

瀋陽市第四十中學學校有一個開拓、創新、民主、求實、團結的領導集體,校領導用愛崗敬業、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的人格魁力和果敢、負責、內行的工作作風帶領全體師教職工走向21世紀。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師事業心強,年齡、知識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t65人(高級教師35人),其中有多名市、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教師學歷達標為100%。學校現有36個教學班,學生總數1975人,其中高中802人,國中1173人。

辦學理念

在辦學中,堅持以"三個面向"為指導,以素質教育為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指導思想是:統一管理抓規範、隊伍建設抓素質、常規管理抓實效、素質教育抓轉軌、教育質量抓提高。
學校堅持"兩全":推進素質教育,學生有特長,爭創一流質量。堅持培訓:強化隊伍建設,教師有特點,爭創一流隊伍。"堅持法治:完善規章制度,學要有特色,爭創一流管理。在德育工作中,開展"六個教育",即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艱苦樸素和勞動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適應新世紀意識教育;加強“五個建設”。即德育隊伍建設、德育環境建設、德育基地建設、德育示範樣板建設、德育教科研建設;堅持“五項原則”,即時代性原則、整體化原則、自我教育與外在教育相結合原則、社會實踐原則、養成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結合原則;採取"四種模式":即以無私、善良、文明、守紀、充滿愛心為載體的學會做人的自醒模式,以善於耐受挫折、善於交往、協作自學、自立爭做小主人,學會生存的自治模式,以體驗成功、志向遠大、學有特長、富於創造為特點的自我實現模式,活動滲透、藝術薰陶、"榜樣激勵等外因催化模式。
德育工作以"內抓質量、外樹形象"的工作目標和"面向全體、發展個性、發揮特長,全面成才的育人目標為指導,建立了軍事訓練基地、德育教育活動基地、小作家基地、腦功能開發與數學思維訓練基地,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在教學中,突出"一個地位",即教學的中心地位;處理好"五個關係",即教學流程中各個環節的關係、教與學的關係、多數與少數的關係、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關係、教學方法租教學手段的關係;建立"一個機制",即素質教育課堂模式和教學質量評估機制。在學校一切工作都要向高標準看齊,力爭取得最好成績、最佳效果、最高效益的原則下,建校42年來,為國家和上一級學校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國中部教育教學效果連續多年在皇姑區處前列。高中部幾年來高考升學率位列瀋陽市級重點中學前列。目前,全校教職工實現了人才觀、教育觀、質量觀的轉變,正在向"建一流隊伍、爭一流水平、創一流業績"的旨標奮進。汗水澆灌著鮮花、辛勤孕育著碩果。

辦學成果

在近幾年的全國省、市、區各學科競賽中,學校共有28人次獲國家級獎勵,45人次獲省級獎勵,32人次獲市級獎勵,67人次獲區級獎勵。在教師的各項教學競賽中,共有19人次獲省級獎勵,23人次獲市級獎次獲區級獎勵。學校連續多年被評為沈防位、市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皇姑區教育系統先進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教育工作先進單位,遼寧省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學校承擔的多項國家級科研課題初見端倪,有的已經國家驗收並獲得好評。

社會活動

“生命教育”是學校的德育工作的主題,實踐體驗活動是實現生命教育的途徑和載體,對學生進行科技、國防、勞動、法制、環保、歷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培養學生認識社會、探究社會問題的基本能力,形成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協作能力、組織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體驗,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勤於實踐、勇於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能力,完善學生人格。
本次活動的內容是參觀遼寧省古生物博物館,目的是帶領學生了解地球古生物的活動和發展歷史,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學生們興致高昂、參觀認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