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瀋陽市第九十一中學)

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

瀋陽市第九十一中學一般指本詞條

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即瀋陽市第九十一中學),始建於1963年,是一所歷史悠久、校園文化底蘊深厚的現代化中學。2011年,學校完成初高中分離,成為一所獨立的初級中學。2012年9月,學校完成整體搬遷,增名為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2015年,與瀋陽市南昌中學瀋陽市第四十五中學共同組建成為瀋陽市南昌中學教育集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
  • 外文名:SHENYANG NANCHANG NEW WORLD SCHOOL
  • 簡稱:南昌新世界
  • 創辦時間:1963年
  • 辦學性質:義務教育初級中學
  • 校訓:潛心悟業 詮釋價值
  • 主要獎項: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
    遼寧省圍棋人才培訓基地
    瀋陽市對外開放視窗學校
    瀋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
  • 所屬地區: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
  • 類型:三年制初級中學
  • 屬性:公辦
  • 現任校長:張任華
  • 辦學願景: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爭創唯一
  •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 以德樹人 以質興校
地理位置,辦學條件,主要榮譽,育人理念,特色德育,社團建設,課程體系,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綜合性課程,教育信息化建設,關於瀋陽市南昌中學教育集團,

地理位置

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位於和平區南三好街5-1號,與望湖路國小新世界校區毗鄰,南臨匯景新世界花園,西臨南三好街,北傍瀋水路,東臨新世界會展中心,環境清靜幽雅。
南昌新世界學校

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32個教學班,學生1600餘人,教職工170餘人,其中副高級教師77人,中級教師51人,研究生學歷26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學校現占地面積21017平方米。主樓為仿歐式建築,共5層。除教學樓外,還擁有8800平米的戶外運動場地、1400平米的室內體育館和2700平米的食堂,命名為“惜谷廳”,寓意深刻。學校配有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錄播教室、多媒體教室、音樂、形體、美術、書法、陶藝、航模、機器人等專用教室,“班班通”已實現全覆蓋。
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
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
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倡導學生自主多維發展,堅持踐行優質、高效、低成本的“全面科學”綠色教學質量觀,近10年來中考平均分、省重點升學率、三校率一直位列瀋陽市內五區公辦國中前十位。

主要榮譽

2016年和平區“雙十雙百”工程“十大辦學特色” 學校
2016年“和平區校園情景劇”展演優秀組織獎
2016年瀋陽市和平區第五屆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優秀組織學校
2017年和平區“致力童心杯”中小學生棋類比賽國中組
2017年遼寧省紫陶藝術教育基地校
2017年第二屆瀋陽市中小學生機器人競賽優秀組織單位
2017年全國中國小骨幹校長、骨幹教師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專項培訓基地學校
2017和平區中國小教學質量學生體質進步獎
2017和平區中國小教學質量優秀單位
2018年和平區中國小棋類比賽 國中組團體第二名
2018年和平區先進單位
2018年和平區中小學生羽毛球賽 國中組團體第一名
2018全國中小學生圍棋團體錦標賽團體第一名
2018全國中小學生圍棋團體錦標賽總決賽 道德風尚獎
2018全國中小學生圍棋團體錦標賽總決賽 優秀組織獎
2018年全國圍棋錦標賽(少年兒童)知名中學組 季軍
2018年和平區“標兵單位”
2018年度瀋陽市平安校園
2018年中國小教學質量優秀單位
2018年和平區中國小棋類比賽國中組團體第二名
2018年和平區第十屆中小學生才藝大賽優秀組織獎
2019年和平區中國小棋類比賽國中組團體第一名(無獎牌)
2019年和平區中國小綜合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優秀組織獎
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
猜你關注
廣告
猜你關注
廣告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譽V保障計畫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說
詞條目錄
  1. 百科名片
  2. 地理位置
  3. 辦學條件
  4. 主要榮譽
  5. 育人理念
  6. 特色德育
  7. 社團建設
  8. 課程體系
  9. 基礎性課程
  10. 拓展性課程
  11. 綜合性課程
  12. 教育信息化建設
  13. 關於瀋陽市南昌中學教育集團

輕觸這裡

關閉目錄

參考資料詳情
    關閉
    2019年瀋陽市和平區第八屆青少年機器人創客大賽 優秀組織單位
    2019年遼寧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優質特色校
    2019年遼寧省最美校園
    2019年和平區中學教學質量優質獎

    育人理念

    學校提出“自主發展”的育人理念,通過建構以“自主”為價值取向的學校文化,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和諧發展。學校努力建構“自主發展”的環境、師資、課程、德育和評價方式。

    特色德育

    從2013年起,學校確立了“六七八”的德育目標,即培養六種習慣、提升七項能力、形成八大品質。基於以上德育目標,學校首先從班級自主管理著眼點入手,強化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劃分為五大項內容:即班級理念、制度建設、團隊形成、班級布置和個性活動。

    社團建設

    學校秉承“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質興校”的育人理念,以“彰顯個性、自主發展”為辦學特色,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和諧、共同發展。開拓全員社團活動,倡導全面素質教育。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力支持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屢創佳績。
    近年來,所獲部分獎項如下:
    2018年遼寧省十百千萬圍棋比賽團體第一名
    2018年陶藝社團作品獲瀋陽市中小學生藝術作品展一等獎
    2018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遼寧賽區初賽普及組一等獎
    2018年“蛇口杯”全國中小學生圍棋錦標賽遼寧賽區第一名
    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圍棋項目遼寧選拔賽女子組第一名
    第十三屆全運會民眾比賽圍棋女子業餘組前八名
    遼寧省第十八屆中國小電腦製作大賽國中組二等獎
    第十四屆遼寧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國中創意組二等獎
    第十五屆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動大賽機器人迷宮越野比賽一等獎
    第二屆中國青少年雕塑大展陶藝社團作品《升旗儀式中敬禮的藏族男孩》榮獲國中組“最佳造型獎”,作品被“大同中國雕塑博物館”永久收藏,獲頒收藏證書。

    課程體系

    學校將校本課程建設與學科結合、與學生髮展需求相結合、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形成了“1234”自主發展多維課程體系,突顯一個核心,兩種策略,三大類別、四項技能。聚焦“語言與人文、信息與科技、生活與健康、藝術與審美”等四方面,加強對學生重要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
    作為瀋陽市首批新教育實驗校和首批“書香校園”,率先開設了閱讀課,積極探索以課堂為主體,課外校外為兩翼的大閱讀教育模式,形成鮮明的自主閱讀特色。學校採取推薦經典書目、制定讀書計畫、指導閱讀方法等多種方式引導閱讀,學生通過交流閱讀體會、積累優美語句等方式提高寫作水平、培養感悟能力。

    基礎性課程

    即國家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各門基礎性課程。如:語文、數學、英語等。通過探索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理順自主探究課堂教學流程,培養學自主學習能力,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現均衡輕負優質。

    拓展性課程

    主要指學校的社團課程。該套課程是以學科特色為主,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延展學習領域,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在閱讀課上,學校採取推薦經典書目、制定讀書計畫、指導閱讀方法等多種方式引導閱讀,使學生通過交流閱讀體會、積累優美語句等方式提高寫作水平、培養感悟能力。科技、體育、藝術類的拓展性課程使學生在優勢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為學生的特長發展和未來的職業規劃提供了空間和可能。

    綜合性課程

    共分為學科拓展、儀式表演、主題活動和實踐體驗等四類,各類別均側重學生的自主體驗式學習模式。
    1. 學科拓展類
    主要是基於學科教育的各式各類競賽活動,如作文大賽、英語百詞競賽、演講比賽等。
    2. 儀式表演類
    側重於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各種儀式,感知並受益。從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到各種大型儀式的籌備,都由學生親力親為,親身感知,從而讓孩子們更加熱愛學校,珍惜自己每一次的成長機會。
    3. 主題活動類
    隔周一次的主題班會是學校最突出、最頻繁的一項主題活動類課程。我校從2014年起,開始進行體驗式班會的模式探索,即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實現通感,繼而受到更深刻的啟發,從內心主動改變自己;除此以外,母親節的“相伴氣球寶貝一天”的大型體驗活動,也讓所有的孩子感受到了母親的辛苦與不易。
    4. 實踐體驗類
    學校致力於開發各種社會資源、創設滿足學生自主發展所需的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在體驗中成長。每年兩次的社會公益日活動、讀書節的愛心捐贈活動、清掃瀋陽活動、暢遊瀋水灣活動等,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觸社會,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始終堅持七八年級共同參加軍訓活動,學生通過學習軍人的品質、體驗部隊艱苦生活,增強了愛國意識和自我認識,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建設

    為了營造更加適合學生“自主發展”的校園信息技術“軟環境”,學校一直致力於數位化校園的各項建設,現已經達到二星級數字校園標準。
    校園網核心交換機達到萬兆,骨幹網完全由光纖連線,速度達千兆,完全支持IPv6協定。網路防火牆和上網行為控制系統,都能達到《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無線網路實現了校園全覆蓋,並通過設備Mac地址認證上網,使無線網路的管理更加有效和安全。學校所有教室均設定多媒體觸控一體機、實物展台、液晶投影、互動式電子白板、電腦及主控設備。校園安全系統實現了與校園網的融合。學校還建有計算機教室2個、錄播教室1個。學生機達到7:1,師機比達到1:1,學習智慧型終端90台。
    2017年9月,學校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骨幹校長和骨幹教師通培訓基地校”,每年承辦兩次大型教育信息化培訓。

    關於瀋陽市南昌中學教育集團

    2017年5月,瀋陽市和平區以原有學區為基礎,依託優質名校、結合地域實際,將和平區內義務教育涵蓋的32所中國小(22所國小、10所國中)組建成為11個教育集團:其中國小教育集團7個,國中教育集團3個,中國小民族教育集團1個。
    瀋陽市南昌中學教育集團包括:瀋陽市南昌中學(瀋陽市第二十三中學)、瀋陽市南昌中學長白島校區、瀋陽市南昌新世界學校(即瀋陽市第九十一中學)和瀋陽市第四十五中學(掛“瀋陽市南昌中學教育集團滿融分校”校牌)。集團長學校是瀋陽市南昌中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