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建國學院

濱海建國學院

濱海建國學院成立於1941年,是由抗大一分校中共濱海區黨委共同創辦的一所幹部學校。

1941年山東五地委和濱海區聯合辦事處按照抗大一分校的建制在濱海區建立了幹部學校濱海中學。5月13日 師範部在莒南縣洙邊鎮開學。1945年8月,中共濱海區黨委和行署作出決定,將學校更名為濱海建國學院。1947年2月,濱海建國學院與山大附中合併,改稱濱海公學。1949年學校更名為濱海鄉村師範,1950年改名為臨沂師範學校,1958年再更名為臨沂大學,再後來學校又幾多演變,成為臨沂師範學院臨沂大學

濱海建國學院在動盪不安的戰爭環境中,不僅長期堅持了教學工作,而且在戰爭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戰鬥任務,為黨為革命培養和輸送了成千上萬名幹部,為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濱海建國學院
  • 時間 :1941年
  • 地方:山東
  • 類型:學院
學院介紹,歷史背景,教學成就,老校長記憶,

學院介紹

濱海建國學院(1945.8-1950.2)。1945年8月,濱海中學改名為濱海建國學院,原濱海中學的教職工大部分到建國學院工作。1947年春,山東省教育處(廳)把直接管轄的山東大學附中改名為濱海師範並下放到濱海地區。濱海地委、行署決定將濱海師範與濱海建國學院合併,成立“濱海公學”。由於解放戰爭形勢的需要,1948年1月,學校奉命停辦,教職員全部轉入華東大學學習,學生全部分配了工作。同年10月,濱海地委、行署決定在濱海地區恢復濱海中學,恢復後的濱海中學改名為濱海鄉村師範學校,1950年2月,濱海鄉村師範學校奉令從莒南遷至臨沂城南關靛市街,改稱臨沂師範學校。濱海建國學院以及後來的濱海公學、濱海鄉村師範學校的師生員工們在動盪不安的戰爭環境中,依靠黨的領導和堅強有力的政治思想教育,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密切聯繫民眾,艱苦奮鬥,不僅長期堅持了教學工作,而且在戰爭中出色地完成了各項戰鬥任務,為黨為革命培養和輸送了成千上萬名幹部,為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49年學校更名為濱海鄉村師範,1950年改名為臨沂師範學校,1958年再更名為臨沂大學,再後來學校又幾多演變。

歷史背景

山東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在沂蒙山區,這裡是山東黨政軍的機關所在地。當時魯中南地區有三塊毗連的根據地:魯中區魯南區濱海區
1940年根據地各項建設運動廣泛開展,創辦培養幹部的學校既是根據地文化建設的需要,也是軍政建設的需要。
1941年春,山東五地委和濱海區各縣聯合辦事處作出決定,按照抗大一分校的建制在濱海區建立一所幹部學校——濱海中學。5月13日 師範部在莒南縣朱邊鎮開學。學校雖然名叫濱海中學,實質上於今天的意義上的中學不完全相同,最初設有師範部和中學部,後來中學部一度停辦,因此,濱海中學 也經常被稱作濱海師範,這是一所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幹部學校。學員有的是在職幹部,有的是革命青年,有的是農村少年,年齡大者三四十,小者十六七,文化程 度從國小到中學各不相同,學制從短期培訓到長期在校學習也不一樣。
1944年夏,正擔任省文協秘書長職務的劉導生接到調令,來到這所學校接任原校長高燮宸的職務,同時兼任學校黨支部書記。
之後,學校領導體制被調整:首先在隸屬關 繫上作出調整,由原來的歸濱海專署文教科領導,變為歸濱海區黨委和行署領導;其次,對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也作了調整,劉導生來之前學校內部管理實行董事會管理制 度,即董事會下設有校長、教導主任、總務主任等職,董事會成員多是當地開明士紳,這也是這所學校區別於當時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的地方,目的是為了爭取更 多的愛國青年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加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劉導生就任校長之後,取消了董事會制度,直接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主持校務委員會,決定學校的一切重大 問題。學校領導部門有:校長辦公室,配備秘書和軍事參謀各一人,下設通訊班、收發室、文印室、衛生所等;組織科有一名科長和一名秘書;教育課有一名科長和 教育幹事、圖書幹事各一人;總務科有科長一名,下設生產委員會,其辦事機構是生產股、供給股、財糧股。當時學校有師範部和中學部兩個專業,各有兩個大隊。 後來根據需要又增加了一些專業。
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各根據地一方面組織迎接抗戰勝利,一方面準備可能發生的內戰,同時在準備建設新中國。因此,抗戰、反內戰和建國成為當時的中心工作。正是基於這樣的形勢,也是為了吸收敵占區和國統區的熱血青年參加革命和建國,8月,中共濱海區黨委和行署作出決定,將學校更名為濱海建國學院。從客觀上看,濱海中學更名也是學校發展的需要,因為這從來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學,或者說,本來她就是一所高校。

教學成就

據1945年7月的統計,學校的專業開設和在校生情況是:戰爭宣傳隊有學員100餘人(後轉入軍分區政治部);衛生隊有學員100餘人(後轉入軍分區醫院和專署平民醫院);行政隊63人,學員多是1937-1944年參加革命的人員,年齡從20-40不等,入學前一般是正副區長和縣裡的科長、科員;群工隊63人,年齡也在20-45之間,入學前一般是各界救國會會長、職工運動委員等;教育隊(即原師範部)76人,年齡在20-45之間,這部分人原文化程度相對較高,入學前相當一部分是完全國小領導幹部,區文教助理,也有在職教師或中學生;普通隊(包括原中學部及敵占區來的愛國學生)116人,年齡從十幾歲到二十多歲不等,多為學生、《大眾日報》工作人員和黨政機關後勤工作人員;藝術隊有學員50人。學校更名為濱海建國學院之後,根據革命需要,學校又增設電話隊和會計隊兩個隊。
作 為一所游擊學校,學校沒有固定校址。在戰爭環境中,除少數警戒槍枝外,學校沒有多少武裝,因此,沒有戰鬥力。隨著敵情的不斷變化,學校得經常轉移,有時十 幾天一轉移,有時一天兩轉移。學校每轉移到一個新地點,各隊、各單位,就根據指定的地點,一般每一家或兩三家住一個最小建制單位一班或組,這樣便於開展活 動。學校生活在民眾中,師生一到住所,首先向房東進行慰問,然後向老百姓借鋪草,打地鋪安排住宿。黎明早起,替房東掃院子,擔水,取柴;農忙時則先幫助農 戶乾一定的農活後再組織場院等空地上課。
戰 爭年代,由於敵人的封鎖破壞,學校的物質條件是很差的。按上級規定,學校的教員供應全是細糧,夏發單衣,冬發棉衣。實際上,當時根本沒有細糧供應,大家只 能和學生一樣地吃糝子煎餅和地瓜乾,能吃上小米和高粱就很不錯了。為了不麻煩民眾,學校生產股組織自己生產,儘可能改善學生生活。如,學生領來高粱,就把 它碾成米,煮著吃,大家戲稱它為“珍珠飯”。
學 校沒有固定教材,教師要自己編寫,必要的印刷品是在《大眾日報》印製的。無論是接受短期培訓的學員還是長期在校學習的學員,接受的課程主要是馬列主義教 育、戰爭形勢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文化教育、以及專業教育等。學生上課採取大課制,每課二小時,中間休息十來分鐘。沒有固定的課堂,一般是露天上課。夏天 多在農家場院,大樹底下和河灘空地,冬天一般在向陽的牆邊、空房。上課時,教師掛塊黑板,學員支個馬扎或者就地打坐,拿出筆記,認真聽講和記錄。
在 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視學以致用,理論聯繫實際。工礦專業的學生,曾參加過日照海岸擋潮壩工程的修建,並學會了駕船捕撈等技術。他們還實地勘察發現不少有價 值的礦苗,研究了很多礦石的成分、性質和實用價值,特別對高嶺土的性質和燒制工藝,做了較詳細的試驗和探討。會計專業和合作專業,經常參加和自己學科密切 相關的實際工作,為了幫助農村變工隊計算較複雜的變工帳,他們創製出較實用的變工帳計算公式。師範班學生的實習時間,一般占整個學習實踐的三分之一,在實 習中,他們把面向俄國的政治理論、教育理論,密切運用到教學實踐,創造出優異的成績,受到當地民眾的好評。轟動一時的“莊戶學”,就是師範部學員張建華在 根據地創造的一套學習和生產密切結合的教學方式,被廣泛推廣,後來張建華回到濱海建國學院當了老師。

老校長記憶

劉導生是1944年同我的夫人高勵結婚的,當時,她還在八路軍一一五師文工團,婚後就來到我們學校當了一名教師。當時的生活艱苦,她懷孕期間,妊娠反應強烈時,就吃點學校自己種植的蘿蔔維持。在條件好的情況下,每月能吃上一兩次面飯,包 餃子或者煮麵條。所謂餃子,也不過是青菜,很難見到肉。那時,蔬菜也極端缺乏。大鍋菜,一般是熬菜湯,一組只能分到一小盆,不夠吃,就往裡加鹽。有時缺 菜,就乾脆炒鹽吃。生活必需品也是極端匱乏,如,在衣服被褥方面,只是重點補充,做到衣能蔽體,鞋能護腳就行。有時領下幾件衣服,不夠分配,就優先照顧原 籍為外省區的同志,當地的,儘量向家裡要點。發的衣服常常是有褲無褂,有棉無單,至於蓋的,“布被十年”是常事,入夏之後,每人一件蓑衣,一頂葦笠,就是 上等衣著了。我的條件還算不錯,代步工具是一頭毛驢,我完全是老百姓打扮,剛從國統區來的學生看到校長不騎馬而是騎驢,感覺很好笑。
後來劉導生離開了學校,但學校發展的歷史我是知道一些的。如,1947年2月,濱海建國學院與山大附中合併,改稱濱海公學。此時又增加了地乾,工礦,合作等學科專業,並同時附設中學部和師範部。規模空前。
當時濱海建國學院各部門負責人是:
教導主任周抗;組織科有曹在均,龐煥,高勵;行政科有趙凱;教育科有李奎元,陳士賓; 總務科有馬亞魯;圖書館負責人是劉衛;普通科隊長王恆在,指導員王衛,盧兼三;群工隊隊長李希平;政治教導員楊滌生;師範科主任主紀先;師範一隊隊長郭 抵,指導員龐煥;師範二隊隊長李實甫,指導員倪康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