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院

濮院

濮院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滬、杭、蘇中間節點位置,區內有320國道、申嘉湖高速公路、嘉湖公路、嘉桐公路、京杭大運河等交通要道。全鎮總面積60平方公里,轄5個居民社區、13個行政村,總人口20萬人,其中新濮院約15萬人。濮院氣候溫和,水網密布,土地肥沃,被譽為“魚米之鄉、百花盛地”,曾以“日出萬匹綢”成為“嘉禾一巨鎮”。改革開放以來,因毛針織產業發展壯大而獲得“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中國羊毛衫名鎮”、“中國市場名鎮”、“中國毛衫第一市”、“中國大型品牌市場”、“全國百佳產業集群”等榮譽稱號。2015年6月,浙江省37個小鎮列入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2016年10月,獲批成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2018年5月,濮院榮登中國最美特色小鎮50強榜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濮院
  • 外文名稱:Puyuan
  • 別名:御兒、檇李墟、梅涇、濮川、濮水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浙江省嘉興市桐鄉
  • 下轄地區:5個居民社區、13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73
  • 郵政區碼:314502
  • 地理位置: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
  • 面積:60平方公里
  • 人口:20萬人
  • 方言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桐鄉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翔雲觀、語兒橋、南宋銀杏、濮侍郎宅
  • 火車站:桐鄉高鐵站
  • 車牌代碼:浙F
  • 名人:濮鳳、濮鑒、黃智權、王立、陳娟紅
  • 歷史事件:聚桂文會
  • 活動盛會:中國·濮院國際毛針織服裝博覽會,濮院時尚周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歷史文化,濮院名人,

歷史沿革

濮院鎮位於桐鄉市東部,濮院鎮古地名為李墟,又稱御兒。秦朝始建的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宋朝建炎以前系一草市,習稱“幽湖”、“梅涇”、“濮川”。宋高宗南渡,著作郎濮鳳以附馬都尉駕臨安(今杭州),後遷居幽湖,遂為濮氏世居地。其六世孫濮斗南援宋理宗有功升任吏部侍郎,詔賜其第濮院,鎮因此得名。元朝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濮鑒出資構屋開街,建四大牙行,收積機產,“召民貿易”,“遠方商賈旋至”,無羈泊之苦,故又名永樂市。
自宋以來,濮院絲綢業發展形成江南大鎮,鎮民讀書之風日盛,文化發達,宋元明清四朝共有進士26人,舉人86人。民國16年《濮院志》載:“宋為人物之邦,至今士多興於學,外廛者亦類,皆鴻生碩彥”。

經濟發展

2008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4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40.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11836元。濮院鎮在浙江省鄉(鎮)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中名列第31位,在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水平千強鎮中,位列第90位。濮院鎮是全國重點鎮、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全國環境優美小城鎮、浙江省文明鎮、浙江省衛生鎮、浙江省體育強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江省科普示範鎮等。
空中濮院高效整合毛衫產業及其衍生資源,協同互聯、資源共享,提高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和綜合商務能力,是未來毛衫產業新空間。
2015年6月,浙江省37個小鎮列入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濮院作為“桐鄉毛衫時尚小鎮”成功入選,成為全省10個設區市的37個小鎮之一。
2015年7月,濮院舊鎮改建房屋徵收總結會暨工程建設推進會在濮院正式召開,意味著濮院的舊鎮改建項目從房屋徵收階段轉入全面建設階段,立足把濮院打造成為中國經典的時尚特色小鎮!
2016年10月,中國特色小(城)鎮建設經驗交流會在杭州召開,住建部公布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浙江共有8個鎮入選,濮院鎮占的一席,成為嘉興市唯一入選小鎮。繼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後,濮院再次升級為“國字頭"特色小鎮。
鳥瞰濮院鳥瞰濮院

歷史文化

豐富文化
濮院歷來重視修志,明清以來有15種之多。據濮院志書記載,歷代各家著述有185人380種之多,為鎮民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 清末民初,各種戲曲如京戲、越劇、皮影戲、木偶戲和評話彈詞來濮演出,戲曲表演一般在翔雲觀廟台進行,同時鎮上出現多家書場。上世紀20年代,濮院開始放映無聲電影。40年代,鎮上有了專供演戲的劇場。
濮院明清時辦有義塾、義學、翔雲書院及提倡女子求學的女學社。民國時有敬業、端本(女校)兩所完全國小,13所初級國小以及機織傳習所、機業初等學校等職業學校。1947年濮院旅滬紳商發起創辦私立梅涇初級中學。建國後改建為桐鄉縣第三中學。
濮氏好客,各方學者名流,紛紛來鎮寓居。元至正十年(1350)的春天濮彥仁父子組織“聚桂文會”,東南名士500人以文赴會,由楊維楨閱卷,評其優劣,錄選優秀文卷30稿,出一專集。後世有“自吳毅以下,文皆傳世”之說。明清寓居鎮之附近的鮑恂貝瓊、程柳莊等結社濮川;清初舉辦太平文會;嘉慶間岳鴻振、陳世昌等組織冷楓詩社。明初寄寓濮院的名儒宋濂所作《濮川八景》詩,引發了眾多名流唱和,推動了鎮上的詩詞創作。呂坤的《鴛鴦湖棹歌》斟酌舊聞,寓以諷喻,與朱彝尊的《鴛鴦湖棹歌》媲美並傳。清代沈濤的《幽湖百詠》,頌讚了鎮境的歷史、人文、市井、物產、名勝古蹟。乾隆年間,沈堯咨、陳光裕合編《濮川詩鈔》,蒐集29位詩人作品計35卷,其中不乏膾炙人口之作。清代雍正、乾隆以後,書畫金石、考古收藏等藝術創作與鑑賞之風,亦在鎮上開始盛行。沈履端、徐唏、張弘牧等人,或書畫,或金石雕刻,或收藏鑑賞,均有很深造詣。濮院清代畫家董,行修學博,善畫花卉翎毛。其仿宋本草蟲長卷真跡,經吳昌碩題字,尤為珍品(現存桐鄉縣博物館)。名士沈梓寫下了大量的太平天國史料,其高祖沈東畲作《東畲雜記》,祖父沈韋汀以《幽湖百泳》附之,為濮院留下了寶貴的文史資料。
濮院方言
當地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當地人稱本地吳語為桐鄉閒話或土話。直至近幾十年桐鄉話都可直接與上海、蘇州等地吳語區進行無障礙溝通,與寧波紹興杭州湖州無錫等吳語區亦能大部分互通。現在嘉興地區(含桐鄉)吳語形勢危急,幾乎處於消亡的邊緣,其境況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
濮院歲時風俗
濮院自古風俗淳厚,崇禮重恥。一年之中,有諸多節日,各具旨意。每屆除夕,合家團聚,喜辭舊歲;元旦降臨,爆竹喧天,歡度新春。或者選擇良辰,燒香祀祖,祭天拜地、祈求賜予福澤,俾使商賈獲利、五穀豐登;或則同宗共族,鄰里好友,相互往來,為婚嫁吉祥作慶賀等,相沿成習。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子夜零點開始放爆竹,以迎新年。早晨吃甜湯糰,以取團團圓圓、甜甜蜜蜜之意。也有吃長壽麵,意在長壽。初二開始,親友之間互相走訪拜年。
元宵農曆正月十五又稱燈節,古時稱上元節。IHD,-}有迎龍燈、賽龍舟等習俗,還有吃湯圓的習俗。新年到元宵為止。
二月二 農曆二月初二民間有吃撐腰蘿蔔撐腰糕(年糕)之習。兒童競放風箏,里人集資演戲酬神(土地神)以取樂。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婦女采野菜花插頭上,有人夏不頭暈之說。清康熙庚子辛丑間(1720-1721),三月三日有佑聖會,屆時糜費千金、艤舟萬計,男女鹹集,娛樂一時。
清明 4月5日清明節前一日稱清明夜,吃螺獅,將空殼拋在瓦上,名日挑青。清明日吃清明糰子,互送親友。清明前後十天,家家祭祖上墳。
立夏 5月6日立夏日,居家老小均吃麻球。據說可避蚊蟲叮咬。還有燒野米飯,用磚頭、瓦片在露天(最好是在樹下,對準鳥窩)搭成灶。以白米加竹筍、新蠶豆、肉等做成。傳說食後可不疰夏。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吃棕子,吃雄黃豆。門前懸菖蒲、艾葉。用雄黃在兒童額上寫“王”字,穿五毒衣,以驅邪。
六月十九 農曆六月十九日相傳為觀音成道日。里人有進香、買魚蝦放生的習俗。
七月七乞巧 相傳農曆七月初七夜有牛朗織女鵲橋相會之說。此夜可以從“天河”觀看牛朗織女星相移近,里人以為一樂。舊時也有少女學針線乞巧。在七夕傍晚,將預先做好的一隻小繡花鞋,放在茅坑(廁所)邊,口中念念有詞:“坑缸娘娘獨腳仙,教我姑娘好針線。”也有以瓜果懸於庭前,是夜如有蜘蛛繞之謂之“得巧”。還有將風仙花淘成汁,染指甲,據說七月七染,會“染牢”。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中元節,舊時從十二至十六祭死者亡魂。
七月三十農曆七月三十日傳說是地藏王菩薩誕生。這天傍晚家家戶戶插香燭於地,謂插蠟燭;以木屑拌油放在瓦上點燃,名日走路香;用磚疊成塔狀點香其上,稱燈塔;用紙燈放入水面,隨其漂流叫放水燈。現少數人在當日仍插燭於地。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月亮圓,人稱中秋佳節。是日吃月餅、南瓜、南瓜籽。半夜看月華,舊時東嶽廟有賞月會。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民間喜吃赤豆糯米飯,文人喜賞菊飲酒吟詩。
冬至 12月12日冬至節前一日稱冬至夜,以酒菜、紙錠祭亡靈。冬至日有吃什麼補什麼之說。
臘月二十三送灶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夜。開始掃屋塵、備年貨;燒赤豆糯米飯祀灶君,用紅紙做的紙轎送灶神;以冬青柏枝繞在麻梗上叫“節節高”;用麥牙糖塗在灶君的“嘴上”,讓灶神上天為人間說好話。
除夕 農曆十二月最後一,俗稱年三十。以雞、魚、肉、年糕祀神,稱請年土地。加熱團聚吃年夜飯。是夜通宵達旦謂守歲。飯後長輩給晚輩小孩壓歲錢。此夜任憑果殼丟滿地不掃。
傳統習俗
南宋以來,濮院鎮民間多以蠶桑和織綢絹為生,勤於機杼,故留有關於蠶桑的習慣風俗。
正月祀田柴 用長竹一株,將稻柴四面扎縛,豎于田間或空地,又用蘆葦蓋棚,在棚中祀田祖、蠶花諸神,由巫者唱歌,夜間爆竹、花筒齊放,過後舉火送神,以預祝來年田蠶好收成。同時也藉此為樂。
養蠶 這是和絲綢發展密切相關的。臘月十二蠶生日,舊時蠶娘娘(春蠶農婦)常用米粉作繭圓祀灶,叫蠶圓戲。有歌日:“黃金白金鴿卵圓,小鍋炊火湯沸然,今年生日粉蠶大,來歲山頭十萬顆。”現在灶已不祀,但養蠶期間的一些話語諱忌很講究。比如筍不叫筍,叫了蠶要“損”,吃薑不叫姜,叫了蠶要“僵”。忌說“茶”字,因“茶”與“蛇”同音(濮院土話)。
濮綢
濮院是中國?濮綢的故里。自宋代濮氏遷居本地後,農桑和絲織業不斷發展,所產濮綢白淨、細滑、柔韌耐洗,系綢中上品,為歷代皇室官宦普遍採用,在國內享有盛譽,海外也名聞遐爾,繁榮綿延七百餘年。南宋淳熙(公元1174—1189)年間,“輕 素錦,日工月盛,濮院之名,遂達天下”(《 濮川志略》卷一)。
到了明萬曆年間,改土機為紗綢,製造絕工,濮綢之名更著遠近。濮院絲綢業規模不斷擴大,演進為“日出萬綢”的絲織業專業市鎮;及至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1662——1795),絲綢產銷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以濮院為核心的蠶桑絲織區域商品經濟中心。《浙江通志》記載:“嘉錦之名頗著而實不稱,惟濮院生產之紡綢,練絲熟淨,組織 工,是以一鎮之內坐賈持衡,行商糜至,終歲貿易不下數十萬金”,史稱“工商巨鎮”。當時的濮院鎮萬家煙火,民多以織絹綢為生,所產濮綢品種繁多,綢有花綢,絹有花絹、官絹、籮筐絹、素絹、帳絹、畫絹,綾有花、素、錦,羅有三梭、五梭、花羅、素羅、,紗有花紗、腳踏紗、縐紗等。清朝後期又摹仿湖縐,盛產濮縐。
濮綢行銷全國,尤以“大富貴”、“小富貴”等花樣的濮綢,更受北方人的喜愛競購。
濮院傳統小吃-酥羊大面
“酥羊大面”為濮院鎮傳統飲食,冬春之季各家飯菜館均有出售。羊肉選用當年生的“花窠羊”(取其肉質嫩,膻氣少,山羊最佳,湖羊較次),宰殺褪毛後(不剝皮),洗淨斬成小塊,每塊四市兩左右,疊人大鍋內,每鍋盛八十塊左右,佐料,適量醬油、白糖、紹酒、老薑和紅棗(也有放幾個蘿蔔的),急火燒滾後改用文火,一般燜過半夜,於次日凌晨便皮酥肉爛,香氣四溢。麵條用鎮上制面作坊當天搖制的細水面(粗細似線香),人滾開水大鍋里一煮即行撈出(俗稱健面),放入盛有羊肉原湯的大碗內,覆上酥羊大肉(喜肥喜瘦可自挑)一塊,並隨意撒上一些蔥、蒜或辣椒末,就可食用。羊肉酥香肥嫩,香味濃郁,麵條軟潤而富有彈性,湯汁稠厚,油光粼粼,色香味俱佳。

濮院名人

濮院名人濮院人傑地靈,曾出過不少有名的人士,如世界模特陳娟紅,江西省省長黃智權,聯合國環境局副局長朱永官,浙江省名師朱永春等,濮院的祖先也有十分了不起的人物。
黃智權
江西省省長黃智權現為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陳娟紅
世界模特陳娟紅1992年,榮獲92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國選拔賽冠軍;代表中國赴美國洛衫機參加92世界超級模特大賽榮獲世界超級模特稱號;1993年,作為中國形象代表隨中國政府代表團赴義大利訪問;1995年,作為中國形象代言人隨中國政府代表團赴非洲訪問;1997年,在中國國際服裝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最佳模特;1998年,創辦北京概念久芭模特公司,首次開創股份制模特企業;
1999年,組織首屆中國男模特大賽,奠定了中國男模在時尚領域的地位;帶領中國男模特胡東參加99世界男摸特大賽,胡東榮獲世界最佳男模特稱號,彌補了中國男模特在國際同行業的空白;與世界著名化妝品品牌美寶蓮合作舉辦99世界精英模特大賽中國選拔賽;首次利用國際時尚品牌和外資舉辦中國的模特大賽;帶領中國模特赴法國尼斯參加99世界精英模特大賽,中國模特榮獲最佳表演創意獎;
2000年,創辦北京凱萊希模特培訓學校
濮院打造“中國毛衫之都時裝名城”
王立
濮院作家王立,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桐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散見於:《台港文學選刊》、《作品與爭鳴》、《青年作家》、《文學報》等報刊。若干作品收入《中國隨筆年度佳作2014》等文學選本。已出版:
《邂逅-曾經的悅讀》
《蝴蝶夢-重述與追尋梁祝經典愛情》
濮院
《最後一個道士-王立短篇小說集》
濮院
《人文濮院 》(與陳瀅合作)
濮院
《我的江南我的愛》等多部隨筆、小說著作。
濮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