濬縣大石佛

濬縣大石佛

大石佛開鑿於十六國後趙石勒時期,高22.29米,距今近1700年,有“八丈石佛七丈樓”之美譽,被專家稱為“全國最早,北方最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濬縣大石佛
  • 開鑿於:十六國後趙石勒時期
  • :22.29米
  • 距今:近1700年
摘要,地理位置,時代風格,歷史考證,結論,文化見證,有關大石佛傳說,

摘要

濬縣大佛開鑿於十六國後趙石勒時期,高22.29米,距今近1700年,有“八丈石佛七丈樓”之美譽,被專家稱為“全國最早,北方最大”。《大伾與浮丘》一書作者任思義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談談濬縣大石佛的創鑿年代》的論文,通過對濬縣大佛的座落位置、地理環境,現存狀貌、時代風格,文獻資料記載、歷史考證三方面的分析來考證大佛的建造年代。

地理位置

大石佛座落在濬縣城東南二里許的大伾山東崖,面向偏東南,目注黃河故瀆。  大石佛,古稱大佛岩,俗稱鎮河將軍,倚山鑿就,高與崖齊,實測22.29米,巍然坐於七丈高的大佛樓內。“八丈佛爺七丈樓”,遐邇傳奇。大佛樓,原為北魏時期的七層高閣,隋、唐、後周均有重修。元末,毀於兵燹。現今的大佛樓為明代正統十年所建。
大佛樓前即天寧寺。天寧寺,後周以前名大伾山寺,建於北魏太和年間,坐西向東。現存有山門遺址,遺址前有“七十二磴”,是大伾山寺的登山石階。原來的大佛閣便是大伾山寺的最後一座佛殿。
1963年文物普查時,曾在“七十二磴”兩旁的地下發現一對石獸,據專家鑑定,它是北魏早期的遺物。石獸的發現,不僅揭出了天寧寺的始建年代,也為大石佛的生年提供了旁證資料。

時代風格

大石佛是一軀善跏趺坐式的大彌勒佛像。其現存形象是:頭部螺發,面方頰圓,略呈梯形。額間有“白毫相”,目平視,唇緊閉,表情莊嚴。兩肩齊挺,脖頸較長,有三道肉紋。左手扶膝,手心向下;右手曲肱前舉,手心向外,示“無畏印”。身穿五彩方格袈裟,雙領直垂。坐四周方墩,足踏仰蓮。五趾平齊,腳面平直,線條粗略。大石佛的外身泥皮彩繪已大部脫落,露出石刻的原貌。按其雕刻的紋路,屬於直平階梯式刀法,但在轉彎處有突起的圓棱。從大石佛的整軀造型輪廓來看,呈△形,似是比例失調,表現出早期造大像的不成熟性。
從大石佛自身所提供的時代特徵來看,很不一致,有早期,也有晚期。△形體、方墩座、平挺肩、長脖頸、平板腳等,應屬北魏早期甚至更早一些的特徵。特別是腳踩仰蓮,在全國造大像的歷史上還是獨此一例。而雙襟直垂服飾,則是北魏太和服飾改革以後的形象;螺發及脖上的三道肉紋,更是隋唐晚期的形象。這種混雜的自身形象特徵,使人一時難以作出結論。經研究,認為那些晚期形象為後人改造所致(詳見後文)。特別是元代末年,紅巾軍至浚,將庇護大石佛的七層高閣,投以無情烈火,大石佛的部分軀體必致燒壞而崩裂脫落。後人無法補綴,故而才加以改造並糊以泥皮彩繪,大石佛的原始形象便失真了。但是大石佛整軀輪廊是無法改變的,如△形體、方墩座,故而還保留著一些原始特徵。
1985年全國部分專家蒞浚考查大石佛。參加的人員有,北京大學考古系副教授馬世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丁明夷、文化部文化事業管理局步連升、敦煌石刻藝術研究所樊錦詩(女)、洛陽龍門保管所所長溫玉成、河南石刻藝術館周到以及濬縣文管會部分同志。大家經過實地觀察,查閱文獻,共同討論,最後把大石佛的下限劃到北齊,一致否定了“為唐代作品”。

歷史考證

有關記載創鑿大石佛年代問題的資料有以下幾種,今加以歷史考證如下:
(一)明代末年濬縣知縣張肯堂所纂的《濬縣志》(以下簡稱《張志》載:
石勒佛圖澄之言,鑱崖石為佛像,高尋丈,以鎮黃河。拓跋魏覆以重閣。元末,毀於兵。這個記載有因有果,可惜沒有引出證據。黎陽後趙的重要都邑,在歷史條件已經成熟的情況下,開鑿大石佛是完全可能的。
建平四年(公元333年),石勒死於襄國。在石勒死去的十年之前,後趙對外基本沒有戰爭,與各“酋藩”相安無事,佛圖澄又一向用事,在這短暫的較為安定的環境中,為開鑿大石佛創造了成熟的歷史條件。所以《張志》所記“石勒佛圖澄之言,鑱崖石為佛像……”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是相符的。
佛圖澄發展佛教,一方面憑藉石勒的政治威力,一方面又打著“救苦救難”的招牌來博得廣大民眾的信仰。312年至少332年,後趙境內不斷發生瘟疫、蝗蟲、冰雹等自然災害,澄每當聽到這些災情之後,便祝咒、誦經,為百姓禳禍祈福。這些史實,頻見於《後趙錄》,無需舉例。
當時黃河流經大伾山東。黃河,歷史上稱為害河,在豫北地區為害尤甚。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決宿胥口(在今濬縣西南約25公里),絕於西山,經大伾山東,東北去”。秦漢以來,黃河在黎陽一帶屢決屢潰。長期以來,百姓苦於水患,無力抗拒。把解除水患寄托在天、神身上。佛圖澄抓住了這個地方特點和民眾心理,如驅除蝗災那樣,在大伾山開鑿大石佛“以鎮黃河”,必定取得“萬眾歡呼”。故《張志》所記“鑱崖石為佛像”是為了“以鎮黃河”就是這個來歷。
開鑿大石佛“以鎮黃河”,必是露天鑿成,當時並未建有寺院。現今的天寧寺——始稱大伾山寺,為北魏太和年間(公元476—480年)所建,當時建寺的坐向顯然是服從於大石佛的坐向的。因為佛寺的坐向都是坐北向南,而大伾山寺獨是坐西向東。現存的山門遺址、“七十二蹬”便是有力證據。拓跋魏所建的重閣,必是大伾山寺的最後佛殿。實際上石獸的發現,就肯定了大伾山寺的斷代;肯定了大伾山寺,也就無由否定拓跋魏所建的重閣了;肯定了“重閣”,也就說明了大石佛在建閣以前就存在的事實。
至於建閣時的社會背景,無需詳查。北魏的統治者大都信佛,興佛建寺成風。孝明帝時胡太后伊闕建石窟寺歷時二十四年。正光以後,建的佛寺達3萬餘所。當時的黎陽亦必望風趨附。按照現存的大伾山寺遺址的布局來看,寺院規模並不宏大,或者不為朝廷舉辦而地方“投資”,這也是不見於史冊記載的原因。
(二)明代嘉靖三十八年《重修天寧寺三殿碑》載:該碑撰者為邑鄉進士孟思,既是本縣人,又是進士,對於大石佛的歷史淵源就可能知道的比較詳確:?……蓋有天地,即有此山。至夏,大禹名,《書》曰:導河‘至於大伾’。周之末,以子貢名,(山)東南麓,賜冢在焉。光武(帝),築青壇(於)其巔,漢以青壇名。唐以大佛名,時,或鑿彌勒之像……。畿南千里而遙,山唯大伾,建寺其上,以天寧名。山有佛,千二百餘年,其興廢几几。
前一段,從其連用的幾個“名”字來看,是在於說明大伾山的名稱更替和含義。“唐以大佛名”,即唐時大伾山又名“大佛山”。惟“時,或鑿彌勒之像”一句,令人疑為大石佛為唐人所鑿。但第二段明白指出:“山有佛,千二百餘年”。按這個記數上推即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上推一千二百五十年(設為1559-1250=309)正是後趙石勒時期,而不是唐時,這就說明了“時,或鑿彌勒之像”一語,意為:唐時或者有人“改鑿”了大石佛,或者說有人曾作雕鑿加工。因為在同一塊碑上,撰者絕不會前後自相矛盾。再說大伾山上就只有這一個大彌勒佛像,肯定指的不是第二個大佛像。
孟思寫碑必然有他的史料根據。張肯堂晚孟思71年。孟思只記下一個數字。而張肯堂記的有因有果。可見《張志》不是依據孟思的數據而以訛傳訛,他必是另有依據。
(三)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天寧寺《準敕不停廢記碑》記載:
以茲山之足為佛足矣,以茲山之頂為佛頂焉。寺內(即指今天寧寺)有缺落碑銘,載相續年月,儼三十二相,亦四五百年,首簇連珠,肩偎合璧。
上述的大意是:高與山齊的大石佛,據寺內的缺落碑銘記載。它的三十二妙相的“相續”年月也有四、五百年了。它的髮型是連珠式,服飾是肩偎合璧。只可惜“四、五百年”這個數據很不具體。習慣上認為“四、五百年”應當是接近五百年,如按四百八十年推,(959-480=479)正當時北魏太和年間,這也正與建大伾山寺的時間相接近,與《張志》的拓跋魏覆以重閣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相續”一詞。“相續”佛家語,因果興廢連續不絕之意。按《張志》所記是鑿於後趙,這是“興”時。後趙亡,歸冉魏,冉魏歸於前燕,前燕歸於苻秦。黎陽歸苻秦所有,歷十餘年。苻堅(秦王)曾下詔搜寺檢僧,這時大石佛必被冷遇。這應是“廢”時。至拓跋魏,佛事又興。所以這裡所說的“相續”年月,應是指的“相續興起”的北魏,而不是創鑿的後趙。這裡可以看出嘉靖碑所記的“幾經興廢”正與後周碑所記的“相續”年月相互吻合。
再者,後周碑所記大石佛的服飾,是“肩偎合璧”,髮型是“連珠發”,而今大石佛的服飾是雙領直垂,髮型是螺旋髮式,這正說明大石佛的形象已非昔貌,定是有人改造過了。而嘉靖碑所說的“唐時或鑿彌勒之像”一語,無疑是唐人曾修過大石佛的,所以,大石佛現存的自身形象混雜,就是這個原因。而後周碑便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結論

歸納上述文獻記載:後周碑“秦後著鞭而不動”。證明大石佛在前秦之前就已存在。與《張志》的“石勒佛圖澄之言,鑱崖石為佛像”相一致,又與嘉靖三十八年碑的“千二百年余”時間相同;後周碑記的“傍臨迥漢,顯超岸於當時”,也就是《張志》所記的“以鎮黃河”,嘉靖碑所記的“其興廢几几”,與後周碑所記的“相續”年月相互印證。查閱史冊,其歷史背景與後世的文獻所記並無相違之處,這就足可以肯定大石佛確為後趙時所鑿了。至於大石佛的自身形象混雜問題,後周碑已明言,大石佛本是“首簇連珠,肩偎合璧”,已有力地說明大石佛已非昔貌。
大石佛座談會上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為什麼大石佛的時代特徵是“兩頭(頭和足)早,中間晚,輪廓早,細部晚”?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證明大石佛不是一氣呵成,而是先鑿了一個輪廊,而後世又接續完成。也就是說大石佛經歷了幾個朝代才竣工的。步連升先生說:“開鑿偌大的石佛像是十幾年的時間可能完成的。”此言有理。設大佛為後趙所鑿,在後趙期間,不可能全部完工,因為後趙較為安定的局面是在石勒死去之前的十年左右。石勒死,子弘繼位。不到一年,石虎殺弘自立。石虎性情殘暴,窮兵贖武,在位十三年,發動大小戰爭數百次(參閱《後趙錄》),弄得國內幾無可征之兵。當時黎陽是後趙的軍事重地,兵馬頻至,戰爭不休,百姓自顧不暇,哪裡還有餘力去鑿大石佛呢!公元350年冉閔屠石氏,建立冉魏,一切反石氏所為,亦必不興佛事。353年,慕容氏滅冉魏,建立前燕370年,苻秦滅前燕。不久,黎陽又歸東晉所有。短短18年中,黎陽的歸屬輾轉五次,誰還有暇去顧及大佛的事。所以,大石佛即便是後趙所鑿,亦必是有始無終。同時這也是不見於史冊記載的重要原因。至北魏,佛事大興,早已停廢的大佛像,才又得到復興。所以大石佛繼續鑿成,可能就是這樣的歷史原因。
綜上所述,大石佛是鑿於後趙,至前秦或遭破壞,拓跋魏覆以重閣(或作雕鑿),“唐時或鑿彌勒之像”(加工細部),元末毀於兵燹,明時又塑以外身泥皮彩繪。大石佛的命運應是如此,其自身形象之所以混雜,就是這個原因。
歷史的客觀現實,應是永遠存在的。已經湮沒的真象,並不是已經毀滅。我認為張肯堂纂《濬縣志》,不會毫無證據便杜撰臆測,現在證據失查,也不能予以否定。況且“後趙說”又非《張志》一家之言。大石佛歷史悠久,幾經滄桑,歷史證據失查,不足為奇,我們必須根據現有資料,查閱史冊,反覆求證,才能得出結論,不可懸置高閣以遺後人。本人不自量力,心高意大,不顧貽笑大方,放膽探索,據理推斷,文中免不掉有少根無據,荒誕謬論之處,但作為一塊引玉之磚拋向讀者,還是有意義的

文化見證

濬縣是與鄭州市一起,於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批准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河南省七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家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伾山景區是省政府1987年首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它與城區聯為一體,交通便利,吃住方便。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如今已經成為一處假日旅遊,觀光覽勝的好去處。先後接待了德國、法國、美國、加拿大、荷蘭、日本、韓國及港澳台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人,年客流量達200餘萬人次。2002年通過國際ISO9001和ISO14001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003年7月被國家旅遊局公布為AAAA級旅遊景區,2004年4月被公布為河南省首批文明風景旅遊區,2005年在人民日報社市場信息中心等130多家行會、網站的民意調查中,當選為“中國風景名勝區顧客最喜愛品牌”。大伾山風景區是一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 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禹貢》篇中,歷代稱為“禹貢名濬縣大佛山”。
現有大石佛等國保級文物1處10項,省保級文物8處,歷代摩崖題刻460餘處,漢唐古柏400餘株。如果您到大伾山風景區旅遊觀光,其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會使您回味無窮,留戀忘返,優美的山頂風光又會使您如入仙境,飄飄欲仙。歷史上,有劉秀、李世民等十幾位帝王將相登臨大伾山,一旦您踏入山門,您就會感受到充盈于山山石石之間的王者之氣。在草叢石徑中,說不定,一不留神就會踩上某一位皇帝當年留下的足跡。大伾山又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吸引了無數歷史名人或登臨高歌,或賦詩摩崖。千百年來,劉楨、王維、范成大、王陽明等二十多位著名詩人墨客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名人大家的到來,極大的提高了大伾山的文化品位,並為其賦予了永久的魅力。景區內現有佛道建築9處,亭台樓閣、寺廟宮觀遍布。北魏的天寧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樓而聞名遐邇。大石佛高22.29米, 已1600餘年, 中國最早, 北方最大,素有“南看樂山大佛,北看伾山大佛”之稱,是河南旅遊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藝術、歷史政治等早已引起專家學者的驚嘆。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浮丘山上的唐代石刻瑰寶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藝術的精典之作。道教聖地碧霞宮始建於明代,規模宏大,構造精美,萬仙閣用懸塑、圓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記載的神仙人物3千餘位,成為集中國官方與民間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藝術殿堂。一處處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蹟和一幅幅歷史畫卷,再現了宗教文化在中原的傳播。

有關大石佛傳說

元朝末年,皇帝昏庸,官府橫徵暴斂,又加上天災,民不聊生。怕老百姓造反,皇帝把大批本族心腹封為韃官,分派到各戶監督漢民,每10戶一名韃官,在所管轄的漢民家中輪流吃飯。百姓們常常食不果腹,還要供韃官吃香的喝辣的。稍有不周,就被定為“蔑視當朝”、“虐待朝廷命官”的罪名,輕則毒打坐牢,重則發配充軍。誰家有年輕貌美的女子,也要被韃官霸占。漢族百姓受盡韃官凌辱,人人慾殺之,但又不敢輕舉妄動,怕一旦事情泄露,遭滅頂之災。
後來,劉伯溫雲遊各地,暗訪民情。覺察到漢民早有謀反之心,就是缺人組織。他就用黃表紙寫了許多小紙條,揉成紙團,外面裹上一層黃蠟,分撒到各地的江河湖泊,藉此廣為流傳開來。字條上寫著:
元寇霸我漢人天,兄弟姐妹受摧殘。
一聲號角雪仇恨,中秋月夜殺韃官。
人們看了暗中互相傳遞,說這是天書,天要滅元。大家暗中準備,八月十五那天,月亮一升起來,便一齊動手,亂棍將韃官打死了一半,各地農民起義軍也趁勢舉起了大旗。
當時濬縣境內,有百餘名韃官被打得焦頭爛額,倉皇逃跑。他們慌不擇路,跑上了大伾山,陸續聚集在大伾山東坡,藏在石佛後邊的天然石洞內。鄉民們高喊著“殺韃官”追了上來。喧鬧聲驚動了老佛爺,用法力將韃官藏身的石洞門擋住。幾百年過去了,那些洞口再沒有打開過。人們都說,作惡多端的韃官連同他們的靈魂都永遠被鎖進了石洞。此後,百韃洞也再沒打開過。
這雖然只是民間傳說,卻也反映了佛法里的因果報應,即中國百姓傳統觀念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美好心愿,大石佛儼然成了百姓心中的守護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