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光明街國小

濟南市光明街國小

濟南市光明街國小是一所市區普通國小,位於槐蔭區西光明街16號,1965年8月建校。占地面積3879平方米,生均8.3平方米,建築面積3700平方米,生均7.9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濟南市光明街國小
  • 所屬地區:濟南市
  • 學校類型:國小
  • 學生:465名
基本介紹,辦學設施,勤工儉學投入,考試成績,主要榮譽,集體榮譽,名學生,學校新聞,教學園地,

基本介紹

現有12個教學班,465名學生。學校定編41人,其中小教高級老師23人,一級教師5人,教員6人,教師學歷全部達標,專業合格率100%,其中,大本學歷4人,大專學歷26人,(正攻讀大本的7人),2003年,年輕教師全部達大專以上水平。
濟南市光明街國小是全國首所孔子文化主題國小。

辦學設施

學校現有:圖書室1個,33平方米;閱覽室2個,105平方米;體育器械室30平方米;音樂舞蹈室90平方米;微機室60平方米;教具儀器室40平方米;實驗室60平方米;音美器材室25平方米;電教儀器室;多媒體教室等。 理科儀器1925件(數學328件;自然儀器1597件)價值20127.5元。
音樂器械:628件價值:17316元
美術器械:230件價值5321元
體育器械:1191件價值:28659.5元
電教儀器:600件價值:254817.30元
圖書:7600本生均15冊
理科儀器達省一類標準,音、體、美器材達省二類標準。

勤工儉學投入

維修:14151.30元購置支出:20501.90元
專用設備購置:3975元維修操場:38000元
總計:76628.20。 減免學雜費:1000元左右60人次

考試成績

語算優秀率65%,合格率100%,畢業合格率:100%
體育達標率:97.6%,視力低下率:3%
無重大事故、無輟學

主要榮譽

槐蔭區文明單位、十佳文明單位、青少年工作視窗學校、市小紅花徵文先進集體金獎學校、市綠色學校、區優秀大隊、區德育規範化學校、區數學競賽六年級團體二等獎、區工會先進單位、尊老敬老先進單位、區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市小籃球比賽第五名、區女子軟排球比賽第一名等。
老師的各科教學論文、優質課評比、徵文比賽約20人次在省市區獲獎。學生在書法、美術、珠心算、徵文、奧數競賽等約100多人次在全國省市區獲獎。

集體榮譽

集體榮譽
獲獎內容
獲獎
時間
等次
級別
主要
教師
★區數學競賽六年級團體獎
2002、3
二等
區級
蘇傳亮
★區幼稚園檔案評比
01、12
二等
區級
★區幼稚園大繩比賽
01、12
三等
區級
★市小學生籃球比賽
2002、5
第四名
市級
安宇
★區作文競賽先進集體
2002、6
第五名
區級
史俊
2002----2003第一學期
濟南市小學生現場作文
比賽先進集體
2002、9
市級
史俊
濟南市古詩文實驗教學
先進集體
2002、12
市級
史俊
★區軟式排球比賽
2002、9
區級
於瑾
區工會工作先進單位
2003、1
區級
李守娥
區“紅旗大隊”
2003、1
區級
徐子春
市綠色學校
2002、12
市級
徐子春
區交通安全示範學校
2002、12
區級
徐子春
幼稚園網頁製作
2003、5
一等獎
區級
宋愛琴

名學生

名學生
張 婧:現讀于山東大學新聞系
朱 群:現讀山東理工大學金融系
湯曉丹:現讀于山東大學工商管理系
馬志超:考入浙江大學
王曉明:考入浙江大學計算機系
董國禎:考入山東省中醫藥大學,留學日本
李春梅:考入中國海洋大學
張 嫻:以優異成績考取省實驗中學
於 宙:以優異成績考取省實驗中學
劉元斌:以優異成績考取省實驗中學
趙玉穎:以優異成績考取省實驗中學
張 琳:以優異成績考取省實驗中學
張 揚:以優異成績考取省實驗中學
張廣海:以優異成績考取濟南外國語學校
趙 鵬:在二十中獲得數學比賽一等獎
龐甜天:考入省藝術學院舞蹈系
趙真真:考入省藝術學院舞蹈系
邵琛琛:考入省藝術學院舞蹈系
馬翠翠:考入省藝術學院舞蹈系
李 娜:考入省藝術學院舞蹈系
蘇澤堯:考入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學系

學校新聞

國小教師應具備“五心”
2007-06-1116:49:52.0孫洪提供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全面展開,“新課標”的理念也逐漸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踐行之。但真正要讓我們的課堂變得鮮活起來,充滿鮮明的人文性、實踐性和科學性;真正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還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從自身做起,加強學習,加強修養,才能跟上時代步伐,永遠立於不敗之地。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下面淺談我的看法。
持之以恆的“愛心”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霍懋珍老前輩有一句名言——“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剖析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一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多么的重要。這種“愛”,首先源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愛;沒有對教育事業的愛,他將不會釋放出對學生“愛”的能量。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只有當你擁有了一顆對教育事業忠貞不渝的愛心,你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把你對事業的“愛”化作一絲絲情,融入到與學生相處的每時每刻,融入到你的教育教學全過程之中。學生思想品德的好壞,學習成績的優劣,體質健康狀況怎樣,生活是否有困難……這一些些都是老師應該給予關注的內容。這種“愛”不可能只是大庭廣眾之下的慷慨陳詞,也不可能只是一時一事;它需要求真務實,需要持之以恆;倘若只是曇花一現,那又怎談得上是真正的“愛心”呢?
與時俱進的“童心”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這是黨對我們各級各類領導幹部提出的要求,仿佛與我們國小教師關係不大。但仔細想來,作為一名國小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也必須要求自己與時俱進,並且要保持一顆“童心”。當今學生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們認為哪些“酷”,哪些“炫”;哪些是時尚,哪些是土佬冒……這一些些,我們教師必須清楚地了解。這樣,便於我們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便於與學生真誠的溝通,自然也便於我們進行班級管理,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和諧向上的班集體。當然,在擁有一顆“童心”的同時,我們還得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夠僅僅為討學生歡欣而忽視對學生不良言行的引導;不能夠一味地強調和諧而失去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應有的威信,成為學生心中很庸俗的引導者。只有這樣,這顆與時俱進的“童心”,才會對學生產生無窮大的吸引力,進而泛發出強大的學習動力。
恪盡職守的“責任心”
“責任心”源於愛心。有多深的愛心就決定了你有多大的責任心。曾記得:在大連市有這樣一位公車司機,在駕駛雙層巴士的行駛途中,因心臟病突發而殉職。但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裡,做了最偉大而又最平凡的三件事:一是把車緩緩停靠在路邊,用最後的力氣提起手動車閘;二是把車門打開,請乘客安全地下車;三是將發動機熄火,確保車輛與乘客的安全。這是多么動人的故事,這是何等偉大的“責任心”。沒有對乘客生命安全的“責任心”,他哪能完成他生命中最後的三件事呢?同樣,我們每一個國小教師,肩負著培養祖國未來建設者的重任,我們怎能不以那位公車司機為榜樣呢?所以,我們也應該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恪盡職守,把自己的工作與學生的成長和祖國的未來建設聯繫起來,扎紮實實地開展工作,盡心盡力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鋪平道路。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重任。
誨人不倦的“耐心”
“耐”者“忍”也,是我們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時,對我們意志品質的考驗。由於教育對象的個體差異,導致學生髮展的不平衡。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時,必須做到誨人不倦,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接受個別輔導的學生中,他們大部分是差生。有的或許是完全尚未入門;有的或許是沒把學習放在心上;有的或許是家庭環境等因素造成;面對這千差萬別的情況,我們或進行和顏悅色的講解;或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或進行心理障礙的疏通……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差生那幼小的心靈。而完成這一切,都要求教師要有較好的個人修養,要有誨人不倦的耐心。否則,對差生的輔導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活到老學到老
當今時代是一個充滿競爭與挑戰的時代。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是當今時代的特點。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中,雖然物質的聲音甚囂塵上,書中的清涼世界仿佛只在想像中顯現。但,作為教師,既然選擇了這種職業,就應該有清貧樂教,甘於奉獻的精神;就應該拋開物慾的誘惑,潛心書海,從書中去尋找無窮的樂趣,去陶冶自己的情操,去淨化自己的靈魂。如果你抱著固有知識,守著自以為是的教育教學觀念,採用著老掉牙的教育教學方法,你的課堂又怎么會成為學生喜歡的課堂呢?你的教學效率又怎么會很高呢?因此,作為國小教師,必須要摒棄“教點國小算什麼,我這點知識已經足夠”的想法,靜下心來,去廣泛閱讀與教育教學有關的書籍;去分析當今學生的心理特徵;去掌握現代教育教學設備的操作程式;去探尋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力求用簡單實用的方法,輕鬆愉快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國小教師,只有真正具有上述“五心”,我們的課堂才會受學生的青睞,我們才會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我們的教育教學園地才會開出鮮艷的花兒,結出豐碩的果,我們的那方天空才會更加靚麗迷人。

教學園地

提起數學,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相信許多人會說,枯燥,難學,沒什麼意思。毫不客氣的說,許多人不喜歡數學。但生活中偏偏離不開數學。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在平時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喜歡數學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要讓學生喜歡數學,感受數學的魅力
首先,要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性。教師要善於將複雜的、難於理解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可以接受的知識或呈現形式。如雞兔同籠問題,一般情況下是運用假設法進行解答,但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假設法根本理解不了,拔苗助長,只會挫傷孩子的學習信心。針對低年級孩子的特點,可以讓學生通過畫圖來進行解答。如:雞兔同籠,共10個頭,36隻腳,問:雞有幾隻?兔有幾隻?就可以先讓學生畫10個圓代表10個頭,每個頭上畫2隻腳,就有了20隻腳,還少16隻腳,一個頭上再添2隻腳,8個頭添夠16隻腳,所以兔子有8隻,雞有2隻。通過畫圖,學生形象地掌握了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方法,而且學的趣味盎然。其次,要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會到幸福感和成就感,這是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催化劑和發動機。只有體會到成功的滋味,學生才會渴望再一次的成功,並為此付出艱辛的努力,如果再努力,得到的都是失敗,誰都會失去信心和鬥志的。
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1、教師要培養學生有層次有條理的思考問題。
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我們都可以把它分成若干層次,按照由簡及繁、由易到難、各個擊破的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我們的辦事效率。如人教版數學第五冊數學廣角經常會出現這樣一類題目:5分、5角、1元、5元硬幣各一枚,可以組成多少種不同的幣值?這類題目如果單純的去湊,很容易出錯,而且很麻煩。我們不妨可以這樣想:整個過程可以分成這樣4個層次:取1枚、取2枚、取3枚、取4枚。取1枚有4種方法,取2枚可以採用連線的方式:
通過連線可以很直觀地發現有6種方法,取3枚也就是去掉1枚,也是4種方法,取4枚有1種方法,所以總共有4+6+4+1=15種方法。經過這樣的處理,整個解題的過程變得清晰,條理分明,既不容易出錯,學生也容易掌握。
2、教師要養成學生想不明白,動手試一試的習慣。
現代社會是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的社會,知識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人們必須終身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任何知識都了解,遇到不知道的怎么辦?我們應該給學生這樣一種意識:動手試一試,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在動手的基礎上大膽猜測,仔細驗證,把數學學習變成一種不斷探索發現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體會數學的魅力和數學帶給我們的樂趣。如前一段時間,學生遇到了這樣一道題目,把一根繩子對摺三次,從中間剪斷,把這根繩子分成了()段,長的有()段,短的又()段,剛拿到題目,學生有些無從著手,我鼓勵學生用紙條代替繩子試一試,學生通過嘗試發現,把一根繩子對摺一次從中間剪開,分成了三段,2根短的,一根長的。把繩子對摺2次,從中間剪斷,分成了5段,2段短的,3段長的,有的學生通過思考發現:對摺一次就是把繩子平均分成2份,對摺2次就是平均分成4份,剪成的段數總比分的份數多一個,而且,短的段數總是2段。有了這樣的發現,即使這道題目再複雜一些學生也能應付自如。
總之,我們必須從現在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讓學生對數學充滿熱情,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大課堂,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數學學習的大教材,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數學的魅力和樂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