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中藥)

澤瀉(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澤瀉,中藥名。為澤瀉科植物澤瀉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的乾燥塊莖。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採挖,洗淨,乾燥,除去鬚根和粗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澤瀉
  • 別稱:水澤、如意花、車苦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澤瀉目
  • :澤瀉科
  • :澤瀉屬
  • :澤瀉
  • 分布區域:福建、四川等地
  • 採收時間: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採挖
  • 用 量:6~10g
  • 毒 性:無毒
  • 貯 藏:置乾燥處,防蛀
入藥部位,性 味,歸 經,功 效,主 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 忌,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產 地,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塊莖。

性 味

味甘、淡,性寒。

歸 經

歸腎、膀胱經。

功 效

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

主 治

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血症。

相關配伍

1、《金匱要略》:澤瀉、白朮。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眩冒者;亦治水瀉小便短少者。
2、《傷寒論》:與茯苓、豬苓、桂枝等配用,如五苓散可治療水濕停蓄之小便不利,水腫。
3、《丹溪心法》:與厚朴、蒼朮、陳皮等配伍,如胃苓湯可治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

6~10g。

禁 忌

腎虛滑精、無濕熱者禁服。

炮製方法

1、澤瀉:除去雜質,稍浸,潤透,切厚片,乾燥。
2、鹽澤瀉:取澤瀉片,照鹽水炙法炒乾。

生理特性

本品呈類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175px,直徑2~150px。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橫向環狀淺溝紋和多數細小突起的鬚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狀芽痕。質堅實,斷面黃白色,粉性,有多數細孔。氣微,味微苦。

產 地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新疆、雲南等地,主產於福建、四川。

相關論述

1、《本草衍義》:其供尤長於行水。
2、《本草匯言》:利水之主藥。利水,人皆知之矣;丹溪又謂能利膀胱、包絡之火,膀胱包絡有火,病癃閉結脹者,火瀉則水行,行水則火降矣,水火二義,並行不悖。
3、《本草通玄》:相火妄動而遺泄者,得澤瀉清之而精自藏氣虛下陷而精滑者,得澤瀉降之而精愈滑矣。
4、《藥品化義》:除濕熱,通淋濁,分消痞滿,透三焦蓄熱停水,此為利水第一良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