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石滬

澎湖石滬

澎湖石滬位於澎湖縣七美鄉東湖村頂隙北面海崖下,因此又稱“頂隙滬”,已有700多年的悠久歷史,澎湖雙心石滬是澎湖目前保存最完整和最美麗的石滬。

基本介紹

原理及分布,沿革,

原理及分布

利用玄武岩及珊瑚礁在潮間帶築成的捕魚石牆,也是一種海中陷阱,特殊景觀的休閒漁業也為這美麗的島嶼,紀錄下永恆的浪漫傳說。石滬是人類為生活寄託於大海,以智慧型設計出一種有效益、有功能用於誘魚捕魚的陷阱。其原理為利用潮汐漲退、海水起落,在潮間帶海蝕平台上,堆砌兩道長弧形石堤,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流動進入石滬中覓食;退潮後,石堤已高于海面,魚群只能回遊至捲曲處被阻困於滬內,漁民藉此捕捉漁獲。全世界其它地區的石滬約不到620口,在澳洲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芬蘭等都有文獻記載。亞洲之日本琉球群島、中國台灣、泰國等太平洋諸島都有石滬的分布。澎湖縣現有592口以上的石滬,吉貝村占了92座,其數量、面積與密度為全球之冠,且有保存最完整、功能尚存的石滬群。

沿革

世界上石滬的發展早在新石器時代之前,根據可考的最初文獻記載澎湖石滬至少有近300年的歷史,於1695年(康熙三十五年)台灣府志中就有明示。早在沒有手劃操槳、風帆、動力船只能出海捕魚時代,沿海漁民大多在潮間帶靠著漁撈活動來從事海耕。一開始是徒手抓魚,後來才利用陸地海灘上的蔓生植物的藤莖枝條織成網來捕魚。在潮間帶活動一段歲月後,可能發現岩石海蝕平台上,魚蝦受困於天然火山口、壺穴、潮池等窪地可輕而易舉捕獲。由於這種經驗,就地取材利用附近的珊瑚礁或玄武岩的岩塊,築堤填造石滬捕魚。在澎湖沿岸有玄武岩、珊瑚礁石灰岩礁石(咾咕石)與灘岩等材料,可資利用。澎湖群島地勢南高北低,但潮間帶的發育、海蝕平台之坡度、離岸的水深等,由南至北沉降地形起伏變化愈不明顯。就天然環境條件而言,北優於南,因而造就北海目斗嶼-吉貝嶼-險礁嶼一帶海域多石滬聚集。但澎湖南海島嶼,除望安、七美外,大都屬岩石海崖、礫灘,而且離岸海水沉降迅速均不利石滬之建造。澎湖秋冬時東北季風風強海浪大,此時雖不利出海捕魚,但海浪愈猛,魚群愈容易被驅趕入滬內,常有所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