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洲工夫茶

潮洲工夫茶

潮洲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國古老的茶文化之一,據考,在唐朝時期茶文化已經十分完善,沿海一帶人們都十分喜歡飲茶,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做為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為茶在許多方面有著養生的作用更因為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潮洲工夫茶
  • 地理標誌:廣東潮汕地區
功夫茶介紹,功夫茶茶藝,潮汕功夫茶,簡介,茶葉、鳳凰單叢,茶具,沖泡程式,歷史與特色,泡茶流程,

功夫茶介紹

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功夫茶起源於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及福建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潮洲工夫茶潮洲工夫茶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用喬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鳳凰茶產自潮州鳳凰山區,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沖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爐子,是紅泯小炭爐,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鍋為細白泥所制,鍋爐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單把長近三寸,沖罐如紅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壺,茶杯小如核桃,乃瓷製品,其壁極薄。

功夫茶茶藝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沖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待水開即沖入沖罐中之後蓋沫。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里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沖入蝦須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以沖罐巡迴穿梭於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潮汕功夫茶

簡介

潮汕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獨特的飲茶習慣。“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桌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為最佳。放茶葉要把壺裡塞滿,並用手指壓實,據說壓得越實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剛燒沸的水馬上灌進壺裡,開頭一兩次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斟茶時,幾個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滿了這杯再斟那杯,而要輪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是用舌頭舔著慢慢地品,一邊品著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茶池形狀如鼓,瓷製,由一個作為“鼓面”的盤子和一個類似“鼓身”的圓罐組成。盤子上有小眼四個,為漏水所用。而圓罐則用於容納由盤子漏下的廢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沖罐(茶壺),並非買來就用,而要先以茶水“養壺”。一把小壺,須先以“洗茶”(即泡茶時的第一道茶)之水頻頻倒入其中,養上三月有餘,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潮汕功夫茶是潮汕飲食民俗最具特色的一種。張華雲先生曾作《潮汕功夫茶歌》一首云:
閩粵地相接,姻亞不斷絕。五娘適陳三,荔枝為作伐。閩茶顯粵東,溪茗鐵觀音,嫩芽化齏粉,條索窈窕褐。一斤四十泡,三杯無餘缺。潮人無貴賤,嗜茶輒成癖。和、愛、精、潔、思,茶道無與敵。水、火、器、烹、飲,茶氣極精闢。薄鍋沸清泉,泥爐熾欖核。罐推孟臣小, 杯取若深潔。西湖處女泉,桑浦龍泉液。四指動飛輪,滌器淨且熱。柔條圍細末, 首衝去浮沫。關羽巡城流,韓信點兵滴。罐乾茶雲熟,飲盡不見屑。一衝號為皮,流香四座溢。二三沖為肉,芬芳留齒頰。四沖已雲極,清風生兩腋。腦海騁奇思,胃腸清宿食。匪獨療乾渴,夏興冬不息。不可一日無,百邪俱辟易。潮人多遠遊,四海留蹤跡。偶逢故鄉人,同作他鄉客。共品三兩杯,互通鄉訊息。鄉思起芒鱸,鄉情如膠漆。因知功夫茶,最具凝聚力。昔人開其端,歷代有增益。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澤。

茶葉、鳳凰單叢

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喝茶了。《詩經》中已提到採茶。兩漢之後,飲茶風大盛,但高潮還在唐朝,那時已經有“茶會”、“茶宴”。陸羽著《茶經》,集中了喝茶的理論,開一代喝茶之風,自己也成為茶神。《潮嘉風月記》中說:“功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及瓷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先將泉水貯罐,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沖之,蓋定後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可見,到了清代,潮汕功夫茶已十分普遍,且程式已經同現代功夫茶程式十分相似了。“投閩茶於壺內沖之”,指的是福建產的鐵觀音。其實,潮州的鳳凰山也產名茶,稱為“鳳凰單叢”,可惜文中一字未提。據《潮州府志》載:“粵素不產茶,所給皆閩產。近饒平之百花山、鳳凰山多有植之者。百花山又名待詔山,故稱待詔茶,品亦不惡。大埔則大麻、陰那等山皆產茶,亦尚可飲。其餘土茶皆苦而不香。”由此可見,鳳凰茶至遲在清代已開始在潮州種植了。
在潮汕所產的茶葉中,鳳凰茶素以其氣味清香、耐沖耐泡,並獨具各種自然花香味而聞名於世。這首先與鳳凰山的自然地理條件有密切關係。鳳凰山位於潮州東北面,地處饒平、豐順、大埔三縣之結合部,屬北回歸線近側。這裡常年雲霧繚繞,群山起伏,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個,其中有粵東第一高峰鳳凰烏髻和第二高峰烏崬頂,而名茶多產於高峰雲霧之上。其次,鳳凰茶有一種獨具一格的製作方法。該處制茶,分“萎凋━━發酵━━殺青━━揉捻━━烘焙”五個程式進行,每道程式都有嚴格的操作方法。
鳳凰茶的品種、香型頗多,品質亦因季節而異,其中以“鳳凰單叢”為最佳品。“鳳凰單叢”指那些經過多年品試、被鑑定為有各種不同自然花香的優質茶樹,在製作過程分別進行單株採摘、單株初制、單株烘乾的特級名茶。它的製作特別講究,一定要在春季晴朗而涼爽的日子裡於午後1━4時這段時間採摘,且採摘後一定要分株堆放在陰涼處,然後才初制加工。如果在雨天、晨霧或午蔭的天氣採摘,就製作不出單叢茶的香韻來。在鳳凰單叢中,尤以鳳凰山烏崬頂單叢茶的品質最優,向來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絕”之稱。沖泡時在幾步之外便能聞其香味,飲之回味無窮。

茶具

飲茶之風,全國皆有,何以潮汕功夫茶能脫穎而出?關鍵就在於“功夫”二字。功夫茶最講究的是:“茶具”與“沖法”。“功夫茶”的茶具,需要成套,計十來種:
茶壺,潮州方言叫做“沖罐”,也有叫“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罐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罐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桿、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的、大如蜜柑的、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栗子形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因其端正渾厚的緣故。壺的色澤也很多,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還有一種壺身銀砂閃爍、朱粒累累,俗謂之柚皮砂者,最為珍貴。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此外,還講究“三山齊”,即壺嘴、壺口和壺把要在一條平線上,這是品評茶壺好壞的最重要標準。檢驗辦法是茶壺去蓋後覆置在桌子上,如果壺滴嘴、壺口、壺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上品。
茶杯,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則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算是杯中佳品。
茶洗,形大如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以浸沖罐;另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經泡過的茶。
茶杯、茶盤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但不管什麼式樣,重要的是寬、平、淺、白。盤面寬,以便客人多時,可以多放幾個杯;盤底平,不會使茶杯不穩搖晃;邊淺色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茶墊,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各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因為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裡面還要墊上一層“墊氈”。“墊氈“的作用是為了保護茶壺,它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小剪成的,之所以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是為了保證不生異味。功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裡積水。
水瓶與水缽是用來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屬上乘之品。水缽用來貯水以備烹茶之用,大小約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兩條金魚在缽底,當人們舀水時,攪動了水,這金魚好像也隨著遊動似的,十分有趣。但是這東西現在已經少見了,一般多是素瓷青花,放置在茶床上,蓋上朱紅的木蓋,舀水時才鄭重其事地揭蓋舀水。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十分好看,形式各異。特點都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除此之外,還要“砂銚”,以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為“茶鍋”,是用砂泥製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就會掀動,發出一陣陣悅耳的聲響。
不過,現在的人對功夫茶具已經沒有那么考究了。再不像過去一定要用優質木炭或者欖核炭和泥爐來燒水。

沖泡程式

工夫茶之沖法,有一套十分繁瑣的程式。按過程,是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釃茶等。
治器包括:生火、掏火、煽爐、潔器、候水、淋杯六個動作。“候水”、“淋杯”就是等砂銚中的水颼颼作響一陣子之後,聲音突然變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然後,開始納茶:打開茶葉,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將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壺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茶色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需適量,每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就足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且好茶葉多是嫩芽卷,如果用開水泡過之後舒展開來,就變得很大,連水也沖不進去。但太少則泡不出味道來。
《茶說》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沸;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這個時候,正好提銚沖茶。揭開茶壺蓋,將滾湯沿壺口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否則謂之衝破“茶膽”,使茶味苦澀。沖時提壺要高。謂“高沖低釃”。高沖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而茶素中的單寧則來不及揮發,這茶就沒什麼苦澀了。沖水一定要滿,使茶葉浮起,然後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好壺蓋,再以開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迫使茶香迅速揮發;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分全乾,即是茶熱;三是衝去壺外茶沫。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目的是使杯子也熱,不要讓熱騰騰的茶沖在冷冰凍的杯子上,影響香味。
釃茶有四字訣:低、快、勻、盡。釃茶切不可高,高慢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不尊敬;“快”,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保持熱度;“勻”,是保持各個茶盅均勻承茶,這叫做“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不可釃了一杯才釃另一杯,只有這樣,才能使幾杯茶的顏色均勻,以示對座中客人一樣尊重;“盡”就是不要讓余水留在壺中。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才不會苦澀。
茶衝出來後,一般是沖茶者自己不先喝,請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如果盤中有三個盅,那么先拿哪一盅也大有講究。一般是順手勢先拿旁邊一盅,最後的人才拿中間一盅。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在兩旁茶盅未有人端走之前,就先拿了中間一盅,不但會被認為對主人的不敬,也是對在座其他人的不尊重。同時,你喝了一盅之後,一般還要讓在座的人每人喝過一盅,才喝第二輪。如果喝茶的過程,來了尊貴的客人,就得撤換茶葉重新沖茶
工夫茶顧名思義,一是花時間,二是講究本領。它歷史悠久,據說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變來的。宋代,中國上層社會“鬥茶”之風盛行,誰家買得好茶,就要請客。賓客中有好茶或帶來媲美,或請來暗鬥。這種風氣逐步演變到茶農、茶商的試茶評茶。由於日日品茶,喝得太多也難受,就大杯改小杯而成為很濃的小杯茶,這就是工夫茶的雛形。潮汕是魚米之鄉,人們喜歡飲濃茶,“小杯茶”也由茶商傳入潮汕。日久天長,漸漸在茶具、茶葉和沖泡技術上越來越講究,形成了獨特的“潮汕工夫茶”。
中國人是以善能喝茶著名的。從文獻上的記載,至少已有四千年的歷史了。古書《爾雅》上就寫過“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詩經》的《七月》篇,也提到採茶。兩漢之後,飲茶之風大盛,但更普遍的還是在唐朝。那時已經有“茶會”、“茶宴”,陸羽著《茶經》,更是集中了喝茶的理論,從此大開喝茶之風,陸羽由是受後世尊為“茶神”。《潮嘉風月記》就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從這裡看來,喝工夫茶大約是唐代以後的事。儘管近代的《辭海》載有“工夫茶”這一條專門名辭的注釋,英文的“Tea”字也還是從汕頭、廈門話的“茶”字譯音過去的。但有關工夫茶的詳細記載卻是很少,甚至連《潮州府志》也沒有記載,這卻不能不是件憾事。
就現在所能考證到的,潮州地方在元朝以前雖然已經是“稻再熟而蠶五收”,可是似乎還沒有種茶。《永樂大典》之五千三百四十三卷,是現在我們能看到最早的《潮州志》,在它“課稅”一項內曾引用了《三陽圖志》(三陽即是海陽——今之潮安、潮陽、揭陽)。《三陽志》及《三陽圖志》 於今已不可復見,但幾經浩劫之後僅存很少的《永樂大典》中卻剛好有一部《潮州志》在,而其中又多引用《三陽志》等的原文,彌足珍貴。從原文看來,《三陽志》是元朝時有關這三縣的地方志。中說到:“茶課自大禹別九州之產以作貢,而未聞貢茶,下逮漢、魏、晉、梁皆不及此,至李唐時如趙贊滂、王樓、王涯之徒始創茶之制,宋朝又有榷務交引三分三稅之法,而茶之賦始繁矣。產茶之地,出稅固宜。無茶之地,何緣納稅?潮之為郡,無採茶之戶,無販茶之商,其課鈔,每責於辦鹽主首而 代納焉。有司萬一知此,能不思所以革其弊乎?…… ”這證明在元時,潮州地方還沒有種茶的。沒 有種茶倒不要緊,因為潮州“工夫茶”所用的茶葉並不產自潮州。可是“無販茶之商”,這倒就麻煩了,如果《三陽志》所記屬實,恐怕元朝時潮州還沒有“工夫茶”這一享受呢。
這就不能不說是一件奇事了,到清代以後,潮州人之好茶,潮州“工夫茶”之有名,潮州人做茶葉生意之多,已經是盡人皆知了,清代的《潮嘉風月記》就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及瓷盤各一,唯懷之數則視客之多寡,先將泉水貯罐,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沖之,蓋定後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
“投閩茶於壺內沖之”,到現在也是如此。工夫茶用的是鐵觀音,這是全國僅在福建才有的名茶。自然,現在潮州地方是產茶的,潮安鳳凰山(過去屬饒平)的“單叢奇種”簡名日“鳳凰茶”,就是馳名海內外,在今天國產的特級茶葉中首屈一指,但可惜產量不多,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因此它的價格也是國產茶葉中最高貴的。
二、工夫茶沖法
工夫茶之沖法,有一套十分繁瑣的程式。按過程,是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釃茶等。
治器包括:生火、掏火、煽爐、潔器、候水、淋杯六個動作。“候水”、“淋杯”就是等砂銚中的水颼颼作響一陣子之後,聲音突然變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然後,開始納茶:打開茶葉,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將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末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因為細末是最濃的,多了茶味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壺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茶色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需適量,每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就足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且好茶葉多是嫩芽卷,如果用開水泡過之後舒展開來,就變得很大,連水也沖不進去。但太少則泡不出味道來。
《茶說》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一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沸;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這個時候,正好提銚沖茶。揭開茶壺蓋,將滾湯沿壺口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否則謂之衝破“茶膽”,使茶味苦澀。沖時提壺要高。謂“高沖低釃”。高沖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揮發,而茶素中的單寧則來不及揮發,這茶就沒什麼苦澀了。沖水一定要滿,使茶葉浮起,然後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好壺蓋,再以開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迫使茶香迅速揮發;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分全乾,即是茶熱;三是衝去壺外茶沫。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目的是使杯子也熱,不要讓熱騰騰的茶沖在冷冰凍的杯子上,影響香味。
釃茶有四字訣:低、快、勻、盡。釃茶切不可高,高慢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不尊敬;“快”,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保持熱度;“勻”,是保持各個茶盅均勻承茶,這叫做“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不可釃了一杯才釃另一杯,只有這樣,才能使幾杯茶的顏色均勻,以示對座中客人一樣尊重;“盡”就是不要讓余水留在壺中。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才不會苦澀。
茶衝出來後,一般是沖茶者自己不先喝,請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如果盤中有三個盅,那么先拿哪一盅也大有講究。一般是順手勢先拿旁邊一盅,最後的人才拿中間一盅。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在兩旁茶盅未有人端走之前,就先拿了中間一盅,不但會被認為對主人的不敬,也是對在座其他人的不尊重。同時,你喝了一盅之後,一般還要讓在座的人每人喝過一盅,才喝第二輪。如果喝茶的過程,來了尊貴的客人,就得撤換茶葉重新沖茶。
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喝茶了。《詩經》中已提到採茶。兩漢之後,飲茶風大盛,但高潮還在唐朝,那時已經有“茶會”、“茶宴”。陸羽著《茶經》,集中了喝茶的理論,開一代喝茶之風,自己也成為茶神。《潮嘉風月記》中說:“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及瓷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先將泉水貯罐,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沖之,蓋定後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可見,到了清代,潮汕工夫茶已十分普遍,且程式已經同現代工夫茶程式十分相似了。“投閩茶於壺內沖之”,指的是福建產的鐵觀音。其實,潮州的鳳凰山也產名茶,稱為“鳳凰單叢”,可惜文中一字未提。據《潮州府志》載:“粵素不產茶,所給皆閩產。近饒平之百花山、鳳凰山多有植之者。百花山又名待詔山,故稱待詔茶,品亦不惡。大埔則大麻、陰那等山皆產茶,亦尚可飲。其餘土茶皆苦而不香。”由此可見,鳳凰茶至遲在清代已開始在潮州種植了。
在潮汕所產的茶葉中,鳳凰茶素以其氣味清香、耐沖耐泡,並獨具各種自然花香味而聞名於世。這首先與鳳凰山的自然地理條件有密切關係。鳳凰山位於潮州東北面,地處饒平、豐順、大埔三縣之結合部,屬北回歸線近側。這裡常年雲霧繚繞,群山起伏,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多個,其中有粵東第一高峰鳳凰烏髻和第二高峰烏崬頂,而名茶多產於高峰雲霧之上。其次,鳳凰茶有一種獨具一格的製作方法。該處制茶,分“萎凋━━發酵━━殺青━━揉捻━━烘焙”五個程式進行,每道程式都有嚴格的操作方法。
三、洗茶與茶洗
茶洗,是潮州工夫茶具的一個組成部分。茶洗之由名,必須從古人的洗茶習慣講起。
唐宋兩代,茶葉多加工成茶餅。蔡襄《茶錄》謂:“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所以在炙茶之前,要把茶餅放在器皿中“以沸湯潰之”,使膏油融化,便以颳去,然後再烘乾,碾末備用。這就是最早的洗茶,不過當時還用不著專門的工具。
明代以後,散茶形茶逐步取代了茶餅,真正意義上的洗茶程式才開始形成,明人顧元慶的《茶譜》論“煎茶四要”,其中就含有‘洗茶”。馮可賓《芥茶箋》和文震亨《長物志》中說得更詳細:烹茶之前,“先用上品泉水滌烹器,務鮮務潔,次以熱水滌茶葉。”洗時用竹筷夾住茶葉,“反覆滌盪,其塵土黃葉老梗使淨”,然後放蓋碗中,用開水沖瀹,“少傾開視,色青香烈”,為滿足洗茶需要,專用工具茶洗於是應運而生,據《陽羨茗壺系》所載,其時茶洗的形制,正是分上下層,上層是中間開有小孔的扁盤。顯而易見,潮州的茶洗,正是承廷古人洗茶遺風的正宗工具。
茶洗雖然保存下來,但明入那一套用筷夾茶,再用水淋滌的洗滌法,在工夫茶技藝中,卻已被“高沖、刮沫”所代替。
其實,首次沖水入茶後即篩出的過程,其實質正是洗茶。不過,對這種“頭過淋杯”的操作法,茶客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見解。老一輩的茶客認為“頭過茶”色濃香烈,棄之可惜。理由是:現代制茶工藝先進,茶葉純淨;且頭沖茶湯中含有大量生物鹼、維生素、礦物質,不宜傾去。新一代的茶客則以為:茶葉總會帶上一些雜質,還是洗去為宜;洗茶過程短暫,茶葉有效成份尚未泡出,即有也微乎其微;工夫茶講究個“燙”字,按傳統沖泡法,缸雖熱而茶冷,沖水後會吸去熱量,使水溫達不到要求。因此頭沖水洗茶,能起預熱茶葉的作用,再次沖泡時,茶的色香味更能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
兩種見解各執一詞,無須去強分軒輊,令人感到饒有興味的是,茶洗,至今猶赫然陳供在潮人的几案上,古代茶聖們九泉有知,亦當掀髯微笑了!
四、茶具
飲茶之風,全國皆有,何以潮汕工夫茶能脫穎而出?關鍵就在於“工夫”二字。工夫茶最講究的是“茶具”與“沖法”。“工夫茶”的茶具,需要成套,計十來種:
茶壺,潮州方言叫做“沖罐”;也有叫“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罐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罐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桿、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的、大如蜜柑的,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栗子形等。一般多用鼓形的,因其端正渾厚的緣故。壺的色澤也很多,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還有一種壺身銀砂閃爍、朱粒累累,俗謂之柚皮砂者,最為珍貴。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此外,還講究“三山齊”,即壺嘴、壺口和壺把要在一條幹線上,這是品評茶壺好壞的最重要標準。檢驗辦法是茶壺去蓋後覆置在桌子上,如果壺滴嘴、壺口、壺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上品。
茶杯,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則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
“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算是杯中佳品。
茶洗,形大如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工夫茶必備三個,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沖罐;另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經泡過的茶。
茶杯、茶盤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但不管什麼式樣,重要的是寬、平、淺、白。盤面寬,以便客人多時,可以多放幾個杯;盤底平,不會使茶杯不穩而搖晃;邊淺色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茶墊,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也有各種各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因為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裡面還要墊上一層“墊氈”。“墊氈’’的作用是為了保護茶壺,它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小剪成的,之所以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是為了保證不生異味。工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裡積水。
水瓶與水缽是用來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屬上乘之品。水缽用來貯水以備烹茶之用,大小約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兩條金魚在缽底,當人們舀水時,攪動了水,這金魚好像也隨著遊動似的,十分有趣。但是這東西現在已經少見了,一般多是素瓷青花,放置在茶床上,蓋上朱紅的木蓋,舀水時才鄭重其事地揭蓋舀水。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十分好看,形式各異。特點都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除此之外,還要“砂銚”;以潮安楓溪做的最
著名,俗稱為“茶鍋”,是用砂泥製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就會掀動,發出一陣陣悅耳的聲響。
不過,現在的人對工夫茶具已經沒有那么考究了。再不像過去一定要用優質木炭或者欖核炭和泥爐來燒水。
五、工夫茶趣聞二則
一、開水沖空罐
某君有一祖傳幾代的孟臣罐。罐內茶渣甚厚。罐中心只乘下一個指頭大的空隙。每次下茶,只需幾十片茶葉便成佳飲,餘味無窮。鄰人多喜前往品味。他特意在茶罐外壁鑲了一層厚錫,以起保護作用。
寒署易節,某君經濟拮据,甚至無錢買茶下罐,就乾脆用開水沖空罐,其老牌茶味猶在。撫心自慰,不也樂乎!
二、好茶——噲燒
據傳,從前,有一開茶店者,為了招引顧客,特意在櫃檯上設一套工夫茶具,經常泡茶,旨在讓顧客先品嘗而後購貨。
有一次,數九天,寒氣逼人,有一路人,文士模樣,衣衫單薄,寒顫顫的。他踱到櫃面前,端起一杯茶一飲而盡。賣茶的加冠又再加冠。路人一連引了數杯。賣茶的喜形於色,以為是闊氣的主顧。問:“先生,此茶如何?”答:“好!好茶。”又問:“先生,好在哪裡?”又答:“噲燒!
六、“工夫茶”典故之寒夜客來茶當酒
在潮州很多工夫茶具,象茶船(盤)、茶壺、茶杯中,除了會畫或刻著山水、花鳥等畫,一般還會寫上“寒夜客來茶當酒” 這句話。
相傳很久以前,鄉下的窮秀才冬夜裡來了位在京城做官的同窗好友。四壁瀟然的窮秀才雖然沒酒菜可請這遠方的好友,但為了能衝出最好的工夫茶,讓這位遠道而來的好友好好品嘗,窮秀才不惜冒著冬夜裡冷凜的寒風,光著腳徒步幾里路,來到韓江邊打著冬天裡清澈的韓江水,回家沖工夫茶款待這位好友。
他們品茶當歌,京城的好友被窮秀才的真誠感動了!天亮時急著趕路的好友給他留下了“寒夜客來茶當酒” 的絕句。“寒夜客來茶當酒”的絕句世代相傳下來。“寒夜客來茶當酒” 說明了潮州人好客和對客人的真誠,也說明了潮州人自古以來對工夫茶的講究。
七、沖功夫茶的八個過程
茶葉,茶具,水,火之後就是沖工了。如果烹茶沒有工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工夫茶。所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沖茶之法。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工夫。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鐘,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魚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第二: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未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工夫就完成了。所以要這樣做,因為細未是最濃的,多了茶葉容易發苦,同時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別粗細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勻,茶味逐漸發揮。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裡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面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沖不進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沒有味道。納茶是沖工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變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們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三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第四: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沖一角,然後再沖各角,可同樣忌直衝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沖低灑”是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由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沖,目的在於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也。
第五: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第六: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第七:燙杯
潮州土語說是“燒盅熱罐”,乃是沖功夫茶中的工夫要點。有一位吃茶專家,此老走遍東西南北,到處總結喝茶的經驗,在他喝了工夫茶後說,工夫茶的特點就是一個“熱”字。從煮湯到沖共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昧矣。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中,復置爐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藝術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有一位外國朋友,也是一位茶迷,久聞工夫茶之名,不遠萬里,千方百計,到了中國一定要喝一次工夫共枯他看到洗茶杯的動作時,不禁讚嘆再三,說是比雜技團的工夫還要高明呢。確實,不會洗耳恭聽杯的人,一碰到杯便會給燙得要命,不打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說到“姿態美妙”了。杯洗完了,把杯中,盤中之水傾倒到茶洗里去,這時,茶壺的外面的水份也剛剛好被蒸發完了,正是茶熟之時。老手於此,絲毫不差,便可灑茶敬客了。
第八:灑茶
幾經數度工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沖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檔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委重要的。“盡”就是汪要讓余水留在壺中。第一衝留一點,二三沖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可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苛墊上,使壺裡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歷史與特色

潮汕功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於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則盛行於宋朝,貴族茶就是源於潮汕功夫茶,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品茶早已成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會有功夫茶的影子!潮汕人愛飲工夫茶,可以說是達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古人說的天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卻把古人列為末位的茶,破格地晉升為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飲工夫茶。他們不怕俗話說的“早晨空腹茶,劫賊入人家”,而持之以恆,處之泰然。另外,潮汕人把茶葉叫”茶米”, 一種解釋就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與米不可分.茶這猶米,故曰"茶米"。這個說法雖然有點勉強,可是卻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頗為有趣。由此可見潮汕人對茶的情有獨鐘。
潮汕地方特色濃厚。獨特的韻味地方戲曲——潮劇的古樸典雅的潮汕音樂,成為鄉情鄉誼的重要載體,牽動著海內外潮人的情思;以清淡巧雅馳名於世的潮州小食香飄四海,令人回味無窮;而功夫茶卻最負盛名,蜚聲四海,被尊稱為“中國茶道”。潮藉大文學家秦牧稱 “潮汕功夫茶,堪稱中國茶道代表”。
潮汕功夫茶整體上有:精、潔、和、思四個特點。精:指的是茶具的精美;潔:指的是茶葉、茶具的潔淨;和:和愛本一家,家人一起品茶聊天更能體現家人的和睦,培養感情;思:品茶可以提神,消解疲勞,啟發人的思維。
潮汕功夫茶自然不同日本的茶道,潮汕功夫茶一開始就是一種民間習俗,平民百姓就可享用的,而日本開始時茶純粹是一種奢侈品,只有大人物才能品嘗得到,後來才慢慢地世俗化,是一種文化下移.日本的茶是在中國唐朝時由遣唐使傳去的,直到十六世紀才盛行,雖然晚於潮汕功夫茶,但日本茶道卻無獨辟蹊蹺,具有日本濃厚的民族特色,由唐風茶禮變為倭風茶湯,日本茶道里包含了日本宗教、哲學、倫理、美學,這也是這個學生可怕之處.
蔣子龍在日本時當過日本的“今日庵”的座上客,他寫了《形式的魅力》一書,在此書中,他建議潮汕功夫茶能在理倫上總結一番,滲透進宗教、哲學等地些理倫,得出一套完整的潮汕茶道,彌補潮汕茶道理倫上存在的缺陷。
朋友,在潮汕喝上功夫茶絕非是一件難事。你若到潮汕為客,可要記住一定要品嘗一下潮汕這一美食,才不枉你到潮汕一趟呵!這幾年在潮汕還開了不少茶館呢!未進茶館,走到門口你就能聞到一種古樸古香的味道,撲面而來的是一種曲典雅的風味。
喝茶可以補虛扶正、益氣潤肺、提神益志、養顏回春。這絕不是“黃婆賣瓜,自賣自誇”,也不是因為“月是故鄉明”。
1660年,英國人的茶葉廣告上就有“這刺激品,能驅疲倦,除惡夢,使肢體輕健,精神飽滿,尤能克服睡眠,好學者可以徹夜攻讀不倦。身體肥胖或食肉過多者,飲茶尤宜。”但這個廣告上還漏掉了一個最重要的好處,就是喝茶能夠長壽。唐宣宗時,有一個僧人活到了130歲。唐宣宗曾前往拜訪,問僧人服什麼藥得以如此長壽。僧人回答說:“從來不知藥味,只是偏好喝茶。”唐宣宗遂令隨行大臣賜給僧人名茶50斤。
品茶不僅是品茶,還可以用茶的文化底蘊為自己添一抹神韻,用茶的清香之氣沖淡生活的煩惱,鬆弛繃緊的神經,充實自己的情感。蘇轍有詩:“閩中茶品天下事,傾身事茶不知勞。”這可見茶的功效。對酒當歌,對茶恣情。
因此,朋友相聚,知己相逢,不妨一同品茶。當然,還要品味融入茶中的文化、風俗,果真如此,品茶才算有了情調。朋友,品一品潮汕功夫茶說不定你還能品味出另一番味道,品味出自己對於茶道的見解,提出來,把你寶貴的意見奉獻給潮汕,也好讓潮汕的茶道更完美。

泡茶流程

一、鑑賞香茗:用茶則從茶藏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鑑賞。
二、孟臣淋霖:沸水澆壺身,目的在於為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差的順序是先細再粗後梗。
四、懸壺高沖: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為止。
五、春風拂面: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
六、熏洗仙顏:迅速例出壺中之水,是為洗茶,目的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擁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觀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沖法再次向壺裡注滿沸水。
九、遊山玩水:執壺沿茶船運轉一圈,滴淨壺底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
十、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的關羽,目的是使杯中的茶濃度一致,且低斟為不使香氣過多散失。
十一、韓信點兵:巡城至茶湯將盡時,將壺中所余茶水斟於每一杯中,這些是全壺茶湯中的精華,應一點一滴平均分注,因此稱韓信點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賓、或以老幼為序。
十三、品茗審韻:先聞香、後品茗,品茗時,以拇指與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稱“三龍護鼎”。品飲分三口進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方動心”,茶湯香醇甘爽,回味無窮。
十四、高沖低篩:沖泡第二泡茶,重複九、十、十一步。
十五、若琛復浴: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斟妙香:重複九、十、十一步。
十七、再識醇韻:重複十三步。
十八、三斟流霞:沖泡第三泡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