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重陽節

潮汕重陽節

重陽又稱重九,潮汕重陽節是廣東潮汕傳統民俗及民間祭祀的重要節日。這天在潮汕,有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因為它的節期就在農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為陽數,故又稱之為“重陽”。潮汕民間,只直接稱它做“九月九”。重陽節習俗。潮俗在重陽節祭祖的都是家境比較清貧者,他們無力在每個祖先的忌辰都祭拜,便在這一天做個總的祭拜,求得祖宗諒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汕重陽節
  • 別稱:重九
  • 節日時間:農曆九月初九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節日起源:祭祀
  • 節日活動:登高、插菊、佩茱萸
歷史傳說,傳承與發展,潮人唱重陽,習俗,祭祖,食九皇齋,登高,放風箏,重陽糕,菊花餐,其它信息,

歷史傳說

作為一個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在漢代,重陽登高、插菊、佩茱萸的風俗已經流行。喜歡接近大自然的晉代人,更把這一天當成放鬆自己身心的好日子,不讓它靜悄悄溜過。孟嘉龍山落帽,陶潛東籬採菊——這些風流倜儻、讓後來的騷人累客羨慕不已的重陽故事,都在晉代演出。唐代,人們將重陽登高視為一種有益於衛生保健的活動。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他的醫學名著《千金方》里就說:
重陽之日,必以餚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
因而,重陽郊野遊宴之風更盛,登高、賞菊花、佩茱萸的風俗,屢屢見於詩人吟唱。到唐德宗貞元元年(785),有詔令把重陽正式定為節日。
在潮汕,至遲到南宋初年,就有重陽登高宴集的風俗。潮陽東山方廣洞側,有一處紀游的摩崖石刻,文曰:
泉南楊壽翁,福唐梁允成,玉牒趙安民,天台王商老,溫陵吳信行、王文中,莆田劉仲宣,紹興戊午重陽,同集於高明亭。新泉題。
摩崖處為高明亭舊址。這裡石崖嵯峨,眺望山下,林野蒼茫,遠接溟海,正是登高的絕好去處。
明代本地重陽登高的風氣仍很熱烈。文人們在這一天登高宴遊,賦詩言志,作品被選入順治《潮州府志》的,就有六首。這幾首詩,繪出了一幅明代文人重陽節日風俗圖。節日活動仍不外乎登高,“重陽不負登高興” (鄭良璧《九日東山新廟落成》),“躡屏登臨逸興生”(郭廷序《九日登韓山》);飲酒,“且攜杯酒對流川”(同上鄭詩),“遍插茱萸酩酊歸”(陳天資《九日游普陀岩》);插菊,“只應共盡登,臨興,醉插菊花弄舞衣”(賀一弘《九日壁墩和杜》)。
清代潮汕的重陽:節日風俗,各縣誌書的記載也基本相同。其中澄海、普寧兩縣誌,講述較為詳細。《澄海縣誌》載:
九日為“重陽節”。登高燕飲,簪菊泛萸,猶古人遺俗也。諺云:“九月重九,登高飲酒。”是月竟放風箏。
普寧縣誌》則說:
重陽登高,各選勝地眺賞。文人墨客或攜酒入山寺遊玩為樂,小兒鹹於高處競放風箏。
與前代的重陽節日習俗相比,“登高燕飲、簪菊泛萸”等舊俗之外,清代又有“競放風箏”的新時尚。

傳承與發展

農曆九月初九,俗稱“重九”,由於九是陽數,所以又稱“重陽”。重陽自古被視作佳節,現今是我國的老人節。唐朝詩人王維名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佳節”,指的就是此日。古人對此佳節的紀念活動頗為隆重,最突出的是邀朋聚友登高賞景、吟詩唱和、佩插茱萸、觀菊飲酒等。
九月金秋,天高氣爽,菊黃楓紅,風光如畫。古代潮人在此重陽節日,登高吟詩唱和,蔚然成風。“楓風滿袖覺身輕,躡履登臨逸興生。夾路野花迎客笑,隔林幽鳥對人鳴。……百歲重陽逢有幾,浩歌歸去月華明。”(明嘉靖進士郭廷序《九日登韓山》)他們登臨韓山玩至“月華明”,才唱著“浩歌歸去”,是多么的賞心樂事“……眼中秋色驚將老,世上年華愧無多。安得菊錢堪買酒,每從霜節一高歌。”(明正德饒平人陳廷對《九日金山紀興》)每當此佳節,詩友們既“驚將老”,“年華愧無多”,又縱情飲酒、高歌,樂觀處世,顯示積極的人生態度。
晚清時官拜江蘇、福建巡撫的丁日昌,在其《重九》詩中寫到重陽節“是真弔古懷人節,誰稱登高作賦才。”抒寫登高賦詩唱和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憑弔古人。潮人的不少重陽詩作就是“弔古懷人”的,如明嘉靖兵部尚書翁萬達在《九日柬王雪樵總戎》中寫道:“他鄉九日獨登台,幸有王弘送酒來。潦倒甘同陶令放,蕭條不學杜陵哀……”清康熙進士翁廷資詩:“……登高落帽舊風流……況有開樽百尺樓。末出陶潛原愛酒,從來宋玉自悲秋……”康熙舉人、海陽縣山村人陳學典的《九日感懷》後兩句是:“不關秋思悲搖落,斷腸西風宋玉哀”……這最後指的是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含冤遭放逐,其弟子宋玉悲憤哀怨地於重九前後作《九辨》一文為師鳴不平。
農曆九月的潮汕,秋風乍起,天氣轉涼,風和日軟,是競放風箏的好季節。這種風俗,一直保留了下來;到本世紀30年代,還很盛行。不過,時間並不拘於重陽節了。《潮安年節風俗談》描寫說:
放風箏,孩子們頂好玩的。用竹作骨,糊以薄紙,制為物型,種類頗多,像魚、蝦、蜈蚣、蚨蝶、大桶、飛機、日、斗、人、獸等。系了堅韌的繩 線,放於空中,飄然凌霄,陶情適意……重陽,放風箏的更多。潮城韓江鳳 凰台的沙灘,九月十五日竟放風箏,鄉村的小孩子,尤其興高采烈啦!

潮人唱重陽

潮人於此日登臨韓山、金山瞻仰韓愈、馬發等文宗武魁的也為數不少,清末潮城貢生楊少山的《九日登高韓山謁昌黎伯廟有感》寫到韓愈是“降誕人傳北斗尊,我亦思公欣一謁……”楊少山也不忘前哲孟嘉,說他“風流吾與孟嘉異,破帽多情卻戀頭……”
潮人唱重陽的內容更多的是對寶貴友情的讚頌和對功業的追求。清海陽太學生林大川詩:“鄰翁初熟菊花酒,醉我重陽九日春……古令多少興亡事,盡付花前酒滿斟”。清海陽楊立高的“重陽佳日好,作客在孤舟……遙憶閨中友,何時共唱酬”,以及明代進士郭之奇的“此日高懷末陟高,千秋大業應圖大”,正是表現了他們的這種志趣和情操。

習俗

祭祖

重陽節習俗。潮俗在重陽節祭祖的都是家境比較清貧者,他們無力在每個祖先的忌辰都祭拜,便在這一天做個總的祭拜,求得祖宗諒解。

食九皇齋

潮汕重陽節保持中國傳統的風俗,如高人雅士登高游賞,飲酒賦詩,老百姓翻曬衣物書籍、椅櫃頗有古意。潮安、澄海且有一處結緣風習,即炸油麻丸分送親友。丸與緣同音(粵語讀音),意在結緣。另舊時潮州戲班自初一日起至初九晚上要食齋,稱食九皇齋。自初一日起全班人員穿白衫褲,天天焚香敬奉,初九晚上,全體敬拜(連同玄武山佛祖和戲神田元帥一起拜)。民間也有拜九皇者。但在泰國潮籍華僑裔食九皇齋卻很隆重,自初一至初九或初十,普遍有食九皇齋,祀拜皇神之俗。他們所祀的九皇神,與中國神書上所說的北斗辰宿不同,也與潮汕本土民間傳說的人皇九個頭,有九個兄弟,分管九州的九皇神不同。他們拜的九皇神,傳說原是九個賊,後被觀音大士收服,改邪為正,大慈大悲,做了許多善事,成為佛門的大弟子,而受人們的崇拜,構成了有異於本土的潮汕華僑民俗的一部分。
潮汕重陽節

登高

澄海縣誌》說:“九月九日,是重陽節,登高飲酒,簪菊花,插茱 萸,仍遵照古人遺留下習俗,諺語說:‘九月重九,登高飲酒。’”這天 稱為重陽節,是因為《易經》將九定為陽數,而九相重,稱為“重九”。 又因為日、月俱為“九”數,兩陽相重,又稱為“重陽”。
重陽登高習俗,從西漢時期就已經流行。有關登高緣因,人們社撰了 這樣一個傳說。《續齊諧記》曰:東漢時汝南桓景,隨方士費長房學道術, 遊學多年。一天,費長房告誡桓景說:“九月九日這一天,你家有大災。 你可速回家,讓家人皆準備一隻裝有茱萸的絳色袋子,繫於臂上,登高飲 菊花酒,便可消災免禍。桓景聽罷,匆忙回家,遵從師傅所囑,令全家登 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豬、羊、牛均已暴死。費長房聞訊說: 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禍。這傳說雖屬無稽之談,但反映了古人迫切期望 消災避禍、健康長壽的美好願望。
隨著歲月流逝,重陽登高習俗中的迷信觀念日益淡漠,而登高習俗被 賦上新氣息。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雲淡山青,金桂飄香。 當此之時,邀請三四親朋好友,欣然結伴出遊,登高環望,極目天舒。那 漫山紅葉,金黃果實,各種風光盡收眼底,頓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放風箏

清乾隆《揭陽縣誌》云:“重陽,俗不登高,士大夫好事者或為之。是日,兒童多放紙鳶(即放風箏)。”九月風信好,兒童多放風箏。有童謠說:“九月九,風禽線斷滿天走。”
潮俗又說:“九月九,風箏仔,滿街走。”說的是潮汕人在這一天的 一項特殊習俗:放風箏。潮汕地區春夏多雨,冬天太冷,秋天最宜室外活 動。金秋季節,秋風送爽,藍天下飄著一隻只造形別致的風箏,使人覺得 生活充滿生機,全然沒有北方秋天的蕭瑟景象。
潮汕地區的風箏不似濰坊風箏有名,但放風箏之俗較為普遍。 風箏多是小號的,削竹篾為架,糊上各種質量的白紙,再在自紙上畫上各 種圖案。常見的有鯧魚、章魚、蝴蝶、蜻蜒等動物造型。

重陽糕

重陽吃“重陽糕”。重陽糕就是用粉面蒸糕,輔料有棗、粟或肉。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高,象座小寶塔,上面還做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的意思。

菊花餐

重陽節古稱菊花節。古人有:“九月重陽都下賞菊”、“九月九日飲菊酒,人共黃花醉重陽”及“九月黃花插滿頭”等詩句。下載 (45.99 KB)
菊花養生餐菊花養生餐
2009-10-26 10:53
古往今來,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陽有賞菊、餐菊、飲菊、插菊等風俗。古醫籍《神農本草經》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讚美菊花為“延壽客”,其功可知矣。

其它信息

仙翁廟圓夢
在澄海縣境北端與饒平縣交界處,有一座海拔500多公尺的蓮花山,五峰高聳,形如蓮花。山巔有一座仙翁廟,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這裡時興“圓夢”民俗。相傳這座廟裡的仙翁能示人以夢,預卜人之休咎。重陽節正適逢仙翁誕辰,據說這一天“圓夢”最靈驗。重九前之一夕,各地善男信女都備帶香燭供品,登蓮花山卜夢圓願。
登山圓夢的人須心正意誠,才能得好夢兆。從農曆九月初一日起便要戒葷用素,止房事淨身;九月初八日登山前必用井心水伴石榴花枝淨體,穿新衣服。登山祭拜仙翁後,當晚需露宿於仙翁廟外的大石塊或山坡地上,入睡受仙翁示夢,晨起拜謝仙翁而回。
夢兆是人們原始信仰之一種,被當作是事物發生前或結果的預報。但潮汕人對夢兆的看法很獨特,往往像猜謎一樣,把夢中顯示的情景當作謎面,預報的結果要像謎底一樣另作一番別解。例如夢見在路上拾到金銀財寶等東西都被當作壞事;相反在夢中踩到一大堆糞便就認為能獲得財利。由於這種心態的支配,這些善男信女到仙翁廟圓夢,不管夢見什麼,都會往好處去猜想。不靈驗則歸咎於心未正意未誠所致,因而使這一民俗久傳不衰。
澄海人歷來把“海底撈針”的民間故事傳為仙翁廟圓夢的佳話。相傳清康熙辛卯年(1711年),澄邑蘇灣都秀才陳春英將赴鄉試,誠恐懷才不遇,於重陽節日往仙翁廟圓夢,夢中仙翁示語曰:“此科得中,正如海底撈針。”春英一覺醒來,反覆斟酌,大失所望,鬱鬱不樂,想改變主意不去赴試了。科期將近,秀才們都認為春英才學過人,錯失良機太為可惜,遂邀他同往,春英只得勉強成行。
赴省城應試,行裝不免要收拾一番。賢淑的妻子為他縫補衣衫時,叫春英取來插在門扇上的針。這根針恰好插在門聯“韓潮”“蘇海”的“海”字上,他驀地悟解了仙翁示語,高興得跳起來說:“佳兆、佳兆!” 這一年,陳春英果然中了解元。自此重陽節登蓮花山圓夢的人更不勝數計。
重陽節(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重陽又稱“踏秋”與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