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烏龍茶

潮汕烏龍茶

在閩南及廣東的潮州、汕頭一帶,幾乎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鐘情於用小杯細啜烏龍。烏龍茶既是茶類的品名,又是茶樹的種名。啜茶用的小杯,稱之若琛甌,只有半個桌球大。用如此小杯啜茶,實是漢民族品茶藝術的展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汕烏龍茶
  • 類型:茶
  • 分類:烏龍茶
  • 流行地區:潮汕
  • 選擇:甘冽的山泉水
  • 條件:沸水現沖
介紹,文化,泡法,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灑茶,功效,相關信息,

介紹

啜烏龍茶很有講究,與之配套的茶具,諸如風爐、燒水壺、茶壺、茶杯,謂之"烹茶四寶"。泡茶用水應選擇甘冽的山泉水,而且必須做到沸水現沖。經溫壺、置茶、沖泡、斟茶入杯,便可品飲,啜茶的方式更為奇特,先要舉杯將茶湯送入鼻端聞香,只覺濃香透鼻。接著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舉杯傾茶湯入口,含湯在口中迥旋品味,頓覺口有餘甘。一旦茶湯入肚,口中"嘖!嘖"回味,又覺鼻口生香,咽喉生津,"兩腋生風",回味無窮。這種飲茶方式,其目的並不在於解渴,主要是在於鑑賞烏龍茶的香氣和滋味,重在物質和精神的享受。所以,凡"有朋自遠方來",對啜烏龍茶,都"不亦樂乎"!

文化

文化從喝水到飲茶是一次飛躍,表明了生存方式的進步;從飲茶到飲茶享受又是一次飛躍,表明了文化生活的介入。紫砂茶壺的出現和流行正迎合了這個趨勢。
在這個過程中,歷代文人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三個方面:
文人的賞玩中國士大夫把飲茶視為雅事,茶葉、水、茶具都非常講究,唐人陸羽《茶經》中對各種茶盞的評判,為文人對茶具的追求提供了依據。蘇東坡嗜茶成癖,“磚爐石銚行相隨”,將這些沉重之物隨身攜帶,簡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東坡居士到宜興一帶看見古樸無華的紫砂,自然愛不釋手,相傳親自設
計了提梁壺。以後從元代高士孫道明到明代金沙寺老僧,從明代大儒陳眉公清代畫家陳鴻壽,無不嗜茗飲而更喜砂壺。文人的喜好追求,對紫砂的風行起了推波助瀾作用。文人的指導明清的詩人、畫家有不少直接指導藝人創作砂壺。相傳時大彬善制大壺,聽了王時敏、王鑑的意見,製作小壺,更易把玩。清末大收藏家吳大邀名師黃玉麟到家中做壺並提出想法,提高了黃玉麟砂壺的品位。清代金石家兼畫家陳鴻壽(曼生)對砂壺製作的指導更具體,設計了曼生十八式,並親自題詠,使楊彭年的壺藝到了新的境界。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這些優秀作品,都記錄了文人在壺藝製作中的指導作用。
文人的製作文人直接參與砂壺製作歷代都有。明代末年嘉興人項石損為名書家,雖不是陶業中人,但親自動手制壺,所制砂壺形質樸而雅,出手不凡,非普通藝人可及。近現代畫家、書家金石家在砂壺上題詠繪畫後再由藝人刻制的很普遍,有不少文人則是自己鐫刻,因藝術修養深厚,自然韻味十足,文人氣息濃厚。
紫砂壺的胎泥、造型、鐫刻、印鑑和傳統文化、審美意識、傳統生活方式幾乎是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其文化價值也正是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吸收各種文化養分積累而成的。

泡法

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爐,潔器,候水,淋杯等六個動作。好比打太極拳中的“太極起勢”,是一個預備階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說,這“候水”,“淋杯”都是初試功夫
。大約起火後十幾分鐘,砂銚中就有聲颼颼作響,當它的聲音突然將小時,那就是眼水將成了,應立即將砂銚提起,淋罐淋杯,再將砂銚置爐上。這時就是第二件事開始了。
茶文化茶文化

納茶

打開茶葉,把它倒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分別粗細,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處,再將細未放在中層,又再將粗葉放在上面,納茶的功夫就完成了。納茶,每一泡茶,大約以茶壺為準,放有七成茶葉在裡面就很夠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濃,味帶苦澀,面且好茶葉多是嫩芽緊卷,一泡以開水之後,舒展開來,變得很大,納茶太多,連水也沖不進去了。

候湯

蘇東坡煎茶詩云:“蟹眼已過魚眼生”,這就是指用這們沸度的水沖茶最好了。《茶說》云:“湯者茶之司命,見其沸如魚目,微微有聲,是為三沸。銚緣涌如連珠,是為二沸。騰波鼓浪,是為三沸。一沸太稚,謂之嬰兒沸;三沸太老,謂之百壽湯;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觀茶論》也說:“凡用湯以魚目蟹眼連鋒進躍為度。”

沖茶

當水二沸,就可以提銚沖茶了。火爐與茶壺的放置處大約剛好走七步。提銚後走了七步,揭開茶壺蓋,將滾湯環壺口,緣壺邊沖入,切忌直衝壺心(如用蓋甌,沖一角,然後再沖各角,可同樣忌直衝壺心)。提銚宜高,所謂“高沖低灑”是也。高沖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揮發,由茶精迅速揮發,單寧則來不及溶解,所以茶葉才不會有澀滯。至於走七步再沖,目的在於滾水稍涼一點,以免破壞維他命C。

刮沫

沖水一定要滿,茶壺是否“三山齊”,水平面如何,這時要見功效了,好茶壺水滿後茶沫浮起,決不溢出(沖水過多,溢出壺面是另一回事),提壺蓋,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然後蓋定。

淋罐

蓋好壺蓋,再以滾水淋於壺上。謂之淋罐。淋罐有個作用:一是使熱氣內外夾攻,逼使茶香精迅速揮發,追加熱氣;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乾,即是茶熟;三是衝去壺外茶沫。

燙杯

潮州土語說是“燒盅熱罐”,乃是沖功夫茶中的功夫要點。從煮湯到沖共飲茶都離不開這一個字,這可謂得其三昧矣。燙杯,在淋罐之後,用開水淋杯,淋杯時要注意,開水要直衝杯心。燙杯完了,添冷水於砂銚中,復置爐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藝術形態的動作,老手者可以同時兩手洗兩個杯,動作迅速,聲調鏗鏘,姿態美妙。

灑茶

幾經數度功夫,最後一手就是灑茶。灑茶也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就是前面說過的,“高沖低斟”的“低”。灑茶切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是灑茶時必須像車輪轉動一樣,杯杯輪流灑勻,檔可灑了一杯才灑一杯,因為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勻”字是委重要的。“盡”就是汪要讓余水留在壺中。第一衝留一點,二三沖切切不可。灑完以後,還可把茶壺倒過來,覆放在苛墊上,使壺裡之水份完全滴出,這是因為只要沒有水在,單寧就不能溶解,茶就不會苦澀。

功效

潮汕烏龍茶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壓抗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發表在《肥胖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經常喝烏龍茶的人,身體質量指數和脂肪含有率都比少喝的人低。而且,女人減肥的效果比男人顯著。 這是因為烏龍茶同紅茶及綠茶相比,除了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以外,還能夠加速身體的產熱量增加,促進脂肪燃燒,尤其是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
茶文化茶文化
減肥
用潮汕烏龍茶減肥,三餐前後都要喝一杯。最好喝熱茶,不加糖。而且,不要飯後馬上喝,隔1小時左右比較恰當。喝茶也要適應個人體質,如果喝茶後感到不舒服,像胃痛或睡不著覺,最好還是適可而止。泡茶時,水溫要控制在80℃—90℃左右;泡好的茶要在30—60分鐘內喝掉,否則茶里的營養成分會被氧化。
美容
潮汕烏龍茶對血清中性脂肪及膽固醇有降低作用;延緩衰老的臨床實驗又提示,烏龍茶能提高SOD酶活性。由此可推知,烏龍茶大概對皮膚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作為健康性皮膚的指標,可舉出以下幾種,如皮膚濕潤、有彈性、張力,血行良好等等。脂肪代謝、活性氧去除作用對皮膚健康會產生何種影響。
活化自律神經 減輕壓力
潮汕烏龍茶能提升自律神經、副交感神經的活動,能預防因壓力過大造成的暴飲暴食、以及因為想抑制焦躁而拚命吃東西的窘境,並有助減肥。
提高能量代謝
日本對水、綠茶烏龍茶進行提升基礎代謝功能的測試,結果發現水並無特殊功效,綠茶則1小時能提高4卡的代謝,而烏龍茶最多,能提高9卡的代謝呦! 且潮汕烏龍茶的功效可延續5個小時,所以1杯300c.c.烏龍茶就能消耗40卡的熱量(相當於快走15分鐘、上下樓梯10分鐘)。

相關信息

茶房四寶
若琛甌——四個小杯子——供飲茶之用
孟臣罐——紫砂茶壺——供泡茶之用
玉書碨——專供燒水之用
潮汕風爐——作生火加熱之用
潮汕爐--廣東潮州、汕頭出產的陶磁風爐或白鐵皮風爐;玉書碨--扁形薄磁的開水壺,容水量約250毫升;孟臣罐--江西宜興產的用紫砂製成的小茶壺,容水量約50毫升;若琛甌--江西景德鎮產的白色小瓷杯,一套四隻,每隻容水量約5毫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