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漁業區

潮汕漁業區地理範圍包括饒平南澳澄海潮陽惠來陸豐海豐。與廣惠漁業區、高雷漁業區、欽廉漁業區、瓊崖漁業區相比,潮汕漁業區較為重要,汕頭不僅為重要商港,亦是廣東省之中心港。潮汕漁業區在漁民、漁船數量上、水產品的產量上遠超其他四個漁業區。潮汕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漁業資源,盛產馬鮫、烏賊、海參、花魚、金頭魚、紅魚、昆布、鰻魚、鯊魚、柴魚等多種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汕漁業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南沿海
潮汕地區因受韓江、榕江、練江、龍江、鰲江、濠江、螺河、黃江、黃岡河、獅石湖水等入海江河影響,沿海水質肥沃,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豐富,成為多種經濟魚、蝦、貝、藻類群集、產卵、孵化和索餌的優良場所,是粵東漁場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漁鹽綜合生產基地。海岸線全長325.3公里,蜿蜒曲折,港灣頗多,主要有拓林灣,大埕灣和海門灣等,天然漁港主要有拓林、汕頭、南澳、達濠、南港、海門、靖海、神泉等,沿海擁有南澳、南澎等大小島嶼79個,島岸線長195.6公里。粵東漁場是潮汕的傳統漁場。
據統計,1936年“潮汕漁業區以漁業為主業者有57500人。以漁業為副業者有3000人”。而從事海洋或從事內河湖漁業人數“有6000人。兼從事海洋河湖漁業者共24500人”。當時的雜誌報導“1936年,潮汕漁業區的漁場總產量達423675擔,包括南澳、饒平、澄海、潮陽、惠來、陸豐、海豐等七縣,創造的價值達8440500元,而廣海漁業區的總產量只有106000擔,創造價值2062000元”。由以上兩項數據可以看出,潮汕漁業區漁獲物數量遠超當時的廣海漁業區,可見潮汕漁業區的生產規模在廣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