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假說

金斯1916年提出的關於太陽系形成的一種學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汐假說
  • 外文名:tidalhypothesis
  • 定義:關於太陽系形成的一種學說
  • 提出時間:1916年
理論概述,評價,

理論概述

金斯,J.H. 於1916年提出的關於太陽系形成的一種學說。
他認為,大約20億年前,有一顆巨大的恆星接近太陽.由於引潮力的作用,太陽表面產生潮汐隆起,一部分物質脫離太陽,形成一個雪茄形的長條物繞轉太陽.以後,長條物分裂成幾個巨大氣塊,並逐漸凝聚、集結而成各個行星.
新近的一個例子是,1994年7月撞擊木星(人類有史以來首次預測太陽系的重大碰撞事件)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由21顆分離的彗核組成.它就是被木星的引潮力“拉扯”成連串珍珠的.

評價

潮汐假說是一種災變說,這種說法曾流行一時,但後來證明它在科學上不能成立。
同時,它在哲學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有人認為,金斯的學說把太陽系的起源建立在一種極小几率的偶然事件上,因而屬於偶因論的範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