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橋(四川成都萬里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萬里橋即今是成都歷史上著名的古橋。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此設宴送費禕出使東吳,費禕嘆曰:“萬里之行,始於此橋。”該橋由此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萬里橋
  • 地理位置:成都市南門大橋
  • 占地面積:長85米,寬15米
  • 著名景點:萬里橋
概述,來歷,詩歌詠嘆,歷史變遷,地圖信息,

概述

萬里橋即今成都市南門大橋(俗稱老南門大橋),是成都歷史上著名的古橋。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此設宴送費禕出使東吳,費禕嘆曰:“萬里之行,始於此橋。”該橋由此而得名。它既是古代成都水陸交通的一個重要起點站,又是一大名勝古蹟,歷史志籍記載頗多,文人吟唱也不絕於書上。

來歷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三一載:“萬里橋架大江水,在(成都)縣南八里。蜀使費禕聘吳,諸葛亮祖(餞行)之。禕嘆曰‘萬里之路始於此橋!’因以為名。”
此橋傳說最早為李冰所建,當時李冰為對應天上的七星,在府南河上修了七座橋,此橋為七星之首,叫做“長星橋”。長星橋又叫篤泉橋,因橋南有畜水大湖,名篤泉。1988年維修此橋時,曾經在水下發現了秦漢時期的磚砌文物,及成排的木樁孔網。到三國時,長星橋已成為成都南門十分繁華的水陸碼頭和交通要口。只不過,因諸葛亮送費禕出使吳國的《三國演義》故事的介入,將此橋作為故事演繹的背景,有人物有對話,有情有景,“萬里橋”又比“長星橋”叫得響亮,就這樣叫開了。原來橋側還有關羽的衣冠墓,可以想像,那時候蜀國文臣武將出入此橋的不少,此橋為三國時期得名並成名,應該是確鑿無疑的。
萬里橋,從秦朝建橋,一直到清代,其間的歷朝歷代,始終未停止過修復。康熙年間,新任四川巡撫叫張德地,帶領官員捐款,修復了萬里橋,在橋邊立“萬里橋”石碑,掛“武侯餞費禕處”的匾額。到光緒年間,再次修復萬里橋。可惜,由於城市化的步伐飛速,這座千年古橋於1995年被拆。新橋為單孔水泥,橋面寬闊了許多,來往交通無疑好了許多,舊橋卻已經只能在舊照片之中尋覓了。橋南岸新建一座現代化的海洋巨輪式樣的建築,叫“萬里號飯店”,倒也應了張籍的那句詩:“萬里橋邊多酒家。”

詩歌詠嘆

萬里橋的名聲,也和歷代文人短詩長賦無盡的詠嘆有關。杜甫有:“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杜甫《狂夫》詩有“萬里橋西一草堂”。唐張籍《成都曲》有對當年附近市容的描繪:“錦江近百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遊人愛向誰家宿?”劉禹錫有:“憑寄狂夫書一紙,家住成都萬里橋。”薛濤有:“萬里橋頭獨越吟,知憑文字寫愁心。”陸游好像寫得最多,也最細緻真切,有:“成都城南萬里橋,蘆根苹末風蕭蕭。映花輾草鈿車小,駐坡驀澗青驄驕。入門翠徑絕窈窕,臨水飛觀何岧嶢。”還有:“雕鞍送客雙流驛,銀燭看花萬里橋。”還有:“萬里橋邊帶夕陽,隔江漁市似清湘。”他在離別成都東歸時寫的最後一首詩,還是關於萬里橋的:“萬里橋邊白版扉,三年高臥謝塵。半窗竹影棋僧去,滿棹苹風釣伴歸。”在陸游的詩里,可以看到宋代萬里橋橋上橋邊的風景人物,有花有竹,有車有馬,有船有帆,有翠徑有銀燭,還有熱鬧的魚市……猶如一幅清明上河圖。

歷史變遷

據史籍資料記載,萬里橋在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進行過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葺。當時為七孔石砌拱橋,長85米,寬15米。新中國成立後,改建為水泥路面石平橋,保持了七洞拱橋的橋墩。1988年4月維修萬里橋時,水下發現秦漢時期的砌磚和基石,基石上還可見成排的木樁孔洞,這是當時建橋的技術和形式,證明萬里橋確實始建於秦漢時期,早期應為木石混合結構平橋。
20世紀90年代,為了適應現代交通發展和防洪的需要,對清朝時期所建的橋墩進行了完全拆除,並移植到青羊橫街望仙橋處仿建,保留了五洞石拱橋的形式。在萬里橋原址新修了鋼筋混凝土的現代橋樑,橋面加寬了一倍多。南橋頭北側新建起一座船形大樓,象即將起航的遠航巨輪,成為萬里橋的標誌性建築。

地圖信息

地址:成都市武侯區武侯祠大街231號附1號錦里內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