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膚劑

潤膚劑是有助於保持皮膚柔軟、柔韌,平滑外觀的化妝品組分。潤膚劑的功能是可保留在皮膚表面,在角質層內起潤滑作用。通常填充皮膚表面的空間,代替在角質層內損失的脂質,減少鱗片狀皮膚,改善皮膚外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潤膚劑
  • 外文名:Emollient
  • 別名:皮膚潤滑劑
基本信息,歷史發展,分類,功能,主要成分,挑選技巧,

基本信息

潤膚劑為皮膚表面提供潤滑和保護作用,將擦傷降至最低和使皮膚柔軟、平滑和美觀。浴用產品中,潤膚劑被描述為再賦脂劑,它指的是改善皮膚上層脂質含量的物質,預防過度皮膚脫脂和乾燥。

歷史發展

潤膚劑(主要是脂類和蠟類等)的使用與人類文明發展密切相關,首先作為食物,淡後推廣至其他食物防腐,如用蜂蠟密封酒罐、中醫的蠟丸,潤膚劑用作塗抹身體膏體顏料基質,使皮膚油潤。有記錄的首個油脂化妝品配方來自1618年倫敦藥典,將白蜂蠟,苦杏仁油和玫瑰浸液製成冷霜。羊毛脂肪、抹香鯨油是古代除蜂蠟外經常用於皮膚化妝品的油脂。
把各種油脂套用到皮膚上的習俗幾乎保持了2000年,這是由於人們相信油脂作為對環境的阻擋層對皮膚外觀、健康和功能是有益的。油脂在頭髮產品的套用是基於它有能力把頭髮固定在應有的地方並使頭髮呈現光澤。
在現代,原來發展潤膚劑是用於駐留型護膚品,但近年來也用於用後沖洗型產品(如香波和浴液),但在表面活性劑體系,用後沖洗,留用皮膚上的潤滑劑有限。

分類

所有潤膚劑和再賦脂劑來自天然,或化學合成的油類和脂肪類物質,可分為極性物質(酯類和甘油三酯)和非極性物質(直鏈烷烴和支鏈烷烴),它們的化學結構影響與皮膚的互相作用和感官特性,作為一類物質,潤膚劑包括脂質、油類和它們的衍生物、脂肪酸酯,羊毛脂衍生物、聚二甲基矽氧烷和有機官能團衍生物。

功能

在化妝品配方中,潤膚劑起著不同功能:
主要包括:
  1. 代替天然皮膚脂質
  2. 良好的可鋪展性和可吸留作用,為皮膚提供護理和保護
  3. 改善皮膚外貌,使皮膚平滑、有光澤
  4. 潤滑皮膚
  5. 用作活性組分的加溶劑,或不溶性組分分散劑(潤濕分散顏料)
  6. 與一些合適組分復配(在乳液中),保持皮膚水分
  7. 調節配方的稠度和外觀

主要成分

1) 脂肪/油類(甘油三酯);直鏈烷烴;蠟類,包括礦酯,礦油,椰子油,葵花油,玉米油,菜籽油,
2) 脂肪酸酯(親油性酯類潤膚劑):包括肉豆蔻酸豆酯,辛酸辛酯,油醇油酸酯,月桂酸己酯,棕櫚酸異丙酯
3) 乙氧基化甘油酯:PEG-6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PEG-60 玉米油甘油混合酯,PEG-7橄欖油酸酯
4) 脂肪醇類:月桂醇,油醇,辛基十二醇,己基癸醇
5) 其他:聚二甲基矽氧烷及其衍生物,二辛基環己烷。

挑選技巧

(1)根據產品性能要求選擇合適潤膚劑類型:一種酯的結構不僅影響潤膚劑留下的膚感,而且影響潤膚劑在皮膚上的鋪展特性。由於支鏈化有助於促其流動性,在這樣結構的潤膚劑一般具有較高的鋪展能力,隨著潤膚劑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其鋪展性下降,通常下降十分明顯。除此之外,應考慮吸留性、潤滑作用、分散作用、懸浮作用、溶解作用,與產品其他組的配伍性,對產品外觀的影響等方面進行選擇。
(2)顏料的潤濕和分散作用:潤膚脂類常用於含顏料的彩妝類化妝品,所用顏料包括無機顏料和有機色淀。在彩妝產品中,由於不足的分散作用可能引起乳液的穩定問題。利用潤膚酯類可促進顏料的有效潤濕和分散。由於產品在被塗抹後,水相幾乎蒸發,使油相成為顏料潤滑和分散的實際載體,這樣潤膚劑在O/W乳液相對顏料的潤濕能力同樣是考慮的重點。
(3) 潤膚劑的氧化穩定性:一些天然油脂類潤膚劑含有不飽和雙鍵,容易氧化,發生酸敗,其中夏威夷澳洲堅果油氧化穩定性最高,然後是霍霍巴酯、小麥胚芽油、向日葵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