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救援艦

潛艇救援艦

潛艇救援艦,是指當潛艇遇到故障或出現事故時可以對艇員提供撤離設備、對潛艇進行維修的一種軍用特殊艦種。除了救援艦常見的直升機起降平台、絞車、救生艇等設備,潛艇救援艦還通常配備有探測聲納、救生潛艇、潛水救生鐘、減壓艙壓縮空氣系統系統。在執行潛艇援救任務方面,對於在一定水深下由於故障而失去動力的潛艇,潛艇救援艦可以以深潛救援艇、救生鐘營救失事潛艇人員;可向失事潛艇提供高壓空氣,以排出潛艇的壓載水使其上浮。必要時,還能打撈失事潛艇,可以提供無人艦載機的起飛降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潛艇救援艦
  • 外文名:Submarine rescue ship
艦種簡介,艦種誕生,常用裝備,潛艇救援艦艦載機,中國潛艇救援艦,

艦種簡介

艦種誕生

潛艇救援艦最早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為了節省潛艇往返港口和戰場的時間,需要有支援艦對戰場上的潛艇進行補給,所以才有了這一艦種的誕生。而潛艇救援艦既負責補給彈藥及生活用品,也負擔著維護艦艇的任務,同時利用本身的信息通訊設備,承擔信息中繼站的作用,為潛艇提供作戰信息支持。

常用裝備

與其他軍艦相比,潛艇救援艦並非作戰艦艇,而是當潛艇遇到故障或出現事故時可以對潛艇進行維修和搶救的一種軍用特殊艦種。這種艦艇上往往配備高頻聲吶、救生潛艇、潛水救生鐘減壓艙壓縮空氣系統和氦氮氧系統。艦上還會配備長距離通訊設備和直升機起降平台,這讓它也能作為科學考察船使用。而在執行潛艇援救任務時,救援艦可以用深潛救援艇、救生鐘營救失事潛艇人員。同時,它可以向失事潛艇提供高壓空氣,以排出潛艇的壓載水使其上浮;必要時,還能打撈失事潛艇。
救生鐘救生鐘

潛艇救援艦艦載機

美國高級計畫研究局近日宣布新啟動“戰術利用偵察節點項目”,或稱之為“燕歐”項目,構想利用較小型的艦艇作為中空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的機動發射與回收平台。按照計畫,下一代無人機將能夠在小型水面戰艦上起降,從而拓展美軍無人機的作戰範圍,使之能夠觸及更加遙遠的戰場。
“燕歐”項目難度大
美國高級計畫研究局近日宣布新啟動“戰術利用偵察節點項目”,或稱之為“燕歐”項目,構想利用較小型的艦艇作為中空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的機動發射與回收平台。這種平台將用來運載非武裝間諜無人機和用於執行“打擊”任務的無人機。
“燕鷗”是對美國海軍對其一個重要無人機開發項目的補充。美國海軍希望配備有飛彈與先進間諜設備的無人機,能夠在全尺寸航母上起降,這是航空史上難度最大的動作之一。美國海軍目前正利用一架寬62.1英尺的蝠翼形X-47B無人機進行試驗,預計在今年5月首次在航母甲板上起飛X-47B無人機。
“燕鷗”項目的一個具體要求是:尚未完成設計的“燕歐”無人機必須能夠攜帶重達600磅的感測器和武器系統,從起飛艦艇開始飛行600至900英里。這使“燕歐”無人機處於美國空軍的“捕食者”與“收割者”無人機處於同一級別——美國空軍的這兩種無人機都能夠持續攜帶攝像機、飛彈以及衛星通訊設備,飛行12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
在美國高級計畫研究局的概念構想中,描繪了一架類似“捕食者”的無人機,從“伯克”級驅逐艦上起飛——這款艦艇是美國海軍的主力戰艦,較瀕海戰鬥艦重三倍,但飛行甲板相對較小。這無疑給“燕歐”無人機項目帶來諸多挑戰,其中包括開發可靠的發射與回收技術,使大型飛機得以從體積較小的艦艇上起飛;設計一款航程、續航能力、有效荷載均可比擬陸基無人機的艦載無人機;確保整個系統能夠以最小程度的艦艇改造,並確保無人機行動與維護人員需求最低;確保新型無人機可適應艦上有限的空間。美國高級計畫研究局計畫分三個階段推出“燕歐”無人機,耗時近40個月時間,推出全尺寸發射與回收驗證機。
全部軍艦變成無人機平台
“燕歐”將成為美國海軍無人機的重大飛躍。目前美國海軍能夠從驅逐艦和其他艦艇上起飛10英尺寬的“掃描鷹”無人機,能夠從瀕海戰鬥艦上起飛“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除研發X-47B原型機以及其航母艦載衍生型無人機之外,美國還在研發陸基非武裝巡邏“廣域海上監視(BAMS)”無人機,該款無人機以美國空軍的“全球鷹”無人機為研發基礎,而“全球鷹”無人機的體積與波音737相近。從理論上講,“廣域海上監視”無人機能夠藉助美國多數水面戰艦起飛——美國海軍列裝有122艘水面戰艦——但這種無人機在航程、速度和載荷方面欠佳。因此,美國缺少一種中等重量無人機:一款占用甲板空間小,並可在多種水面艦艇上起降的速度快、航程遠的武裝無人機。
據美國高級計畫研究局稱,研發可靠發射與回收技術,是“燕歐”無人機項目面臨的一個重要技術障礙。瀕海戰鬥艦和驅逐艦沒有可供無人機從長跑道上起飛所需的甲板空間,因此它們依靠藉助飛機彈射器起飛的“掃描鷹”無人機和垂直起飛的無人直升機。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國海軍4艘二戰時期的戰列艦配備有“先鋒”無人機——體積約為“掃描鷹”無人機的兩倍——這些無人機藉助捆綁式助推器發射升空。
“先鋒者”無人機藉助一道懸網著艦,“掃描鷹”無人機則藉助懸空線著艦,而“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則垂直著艦。與舊式無人機相比,高性能、固定翼無人機需要更強大的推動力,著艦難度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直升機製造商貝爾公司設計了一款小型“鷹眼”傾轉旋翼無人機——這款無人機類似同為該公司的V-22“魚鷹”式傾轉旋翼機——可像直升機一樣起飛和降落,但受益於其發動機短艙,這款無人機能夠像飛機一樣巡航飛行。不過,“鷹眼”無人機從未找到買家,最終被廢棄。“燕歐”無人機項目很可能會令“鷹眼”無人機項目復甦。
如果“燕歐”無人機獲得成功,美國高級計畫研究局將做好擴大美國海軍無人機的規模,很可能會把幾乎所有軍艦轉變成移動無人機基地。

中國潛艇救援艦

中國海軍建立以來,就把大力發展水下作戰力量當成海軍發展的重中之重。作為世界上少數裝備核潛艇的國家之一,並擁有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常規潛艇部隊。如何確保潛艇部隊的訓練安全,是中國潛艇部隊的重中之重。
中國最早建成的是大江級潛艇救援艦,其首艦1976年服役,共有3艘在役。後期建造的同型艦還配備了我國自主研製的國產新型深潛救生艇,該艇於1986年進行首次海試。這型深潛救生艇長15米,排水量35噸,最大下潛深度600米,可容納4名艇員。因艇上新裝備了電視聲成像聲納、定位聲納以及機械手,所以它還能兼顧海洋調查和海底勘探等任務。該艇還裝有水下攝像機、高頻主動聲納和一個機械手。
大江級潛艇救援艦大江級潛艇救援艦
近年來,中國進一步加大了潛艇救援的裝備發展。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報導稱,近年服役的中國926型潛艇救援艦排水量達9500噸,尾部絞車裝置能將救生艙下放至水下300米深度,並能連續作業。搭載有國產和進口的新型潛水救生艇,其中有中國從英國購買的一艘LR7救生潛艇,這種潛艇重25噸,能下潛到500米的深度,並能在水下連續工作4天。
926型潛艇救援艦劉公島號926型潛艇救援艦劉公島號
該艦建成服役後,令中國海軍的水下救援能力達到新的高度。該艦裝備的深潛救生艇就是英國著名的LR7型,它是8年前英國救援俄羅斯“庫爾斯克”失事核潛艇的LR5型深潛救援艇的最新改進型,是英國佩里·斯林斯比系統公司的拳頭產品。
這種新型潛艇救援艦不但自身在深海定位能力出眾,而且攜載的LR7型深潛救援艇可以通過動力裝置保持多個方向的定位,在海深、海水混濁、艇位不正的情況下也能夠迅速與目標對接,也就是說,在失事潛艇呈較大傾斜角度的情況下,也能迅速與其對接實施救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