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莫華

浙江金華宣平縣坦洪鄉人(今武義縣坦洪鄉上坦人)(1902——1934年)原名愷堯,學名潘訓, 筆名潘四、田言、錫田、若迦、季明等,上坦村人。著名的早期革命人士,近代詩人,湖畔詩社創辦人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莫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34
  • 性別:男
個人履歷,個人作品,

個人履歷

1915年宣平縣創辦了:“武義縣立師範講習所”今為武義二中,潘莫華、吳謙為第一批畢業生。
13歲國小畢業, 考入縣立師範講習所。畢業後在上坦、上陶國小教書。1920年考取浙江第一師範,受《新青年》等進步書刊的啟迪,參加新文化運動。
1921年10月,與同學汪靜之、柔石、魏金枝發起組織杭州第一個新文學團體“晨光社”。 1922年4月,應修人從上海來杭,與潘漠華、馮雪峰、汪靜之一起組成“湖畔詩社”,出版《湖畔》詩集,第二年又出版《春的歌集》兩集中有漠華詩作68篇。他的新詩,曾得到魯迅和朱自清的讚賞。 同時,他曾以農村題材進行創作,有九篇短篇小說,編入《雨點集》。1924年考入北京大學,攻讀文科。
1926年在學校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北伐軍,在先遣軍第三十六軍第二師政治部工作。 1927年7月,汪精衛背叛革命,他被迫離開軍隊到杭州,在中共浙江省委工作。在杭州介紹曾志達入黨,並由曾回宣平建黨。9月,漠華被捕人獄,由老師許寶駒營救出獄,隨即回宣平進行黨的活動,次年赴滬。 1929年春,宣平農民暴動失敗,一批革命同志隱蔽上海,他提前支取了已翻譯的俄國長篇小說《沙寧》的稿費,得銀元八百,全部作為家鄉同志的生活費用。 此後,他赴開封、滄州、北平等地,以教書為掩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30年3月,到上海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並代表中國自由大同盟在會上致祝詞。嗣後,與段雪笙等共產黨員到北平籌建北方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北方左聯”)。 他起草了《理論綱領》、《行動綱領》和《成立宣言》。在成立大會上,與段雪笙等一起被選為執行委員,連任三屆“北方左聯”的負責人。 1932年冬,黨派他擔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翌年元月,回響黨的號召, 赴張家口參加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任軍機關報《老百姓報》編輯。10月返津。12月,在住處河北大旅社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摧殘,仍不顧個人安危,聯合難友,三次發動絕食鬥爭。1934年12月24日受折磨死於獄中。
於1922年3月去杭州今晤詩友。他與汪靜之、應修人、馮雪峰暢遊西湖,交流詩作。4人經商議,把大家的詩稿合輯成一書,取名《湖畔》,並成立了我國新文學中最早的詩歌團體“湖畔詩社”。第二年又出版了《春的歌集》,以後又出版了第三、四集詩集。新詩的創作,得到文藝界胡風、郭法治若,郁達失,葉聖陶,失自清等老一輩作家的讚揚。
以後他又加入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只是因為繁忙的革命工作才中斷了文藝創作。左聯在其成長過程中,聲勢不斷壯大,吸收了包括社會科學家、教師、職員、學生、工人及職業革命家等社會各階層的進步人士參加。許多左聯成員不但從事文學活動,還直接參加了實際的革命活動,因此一些左翼文化工作者遭到了當局通緝、逮捕甚至殺害。1930年10月,左翼戲劇家聯盟成員、演員宗暉被國民黨殺害。時隔不久,1931年2月,左聯青年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頻、馮鏗及與左聯有密切工作聯繫的青年作家李偉森被國民黨秘密殺害於上海龍華,一同遇害的還有其他18位共產黨員。五烈士遇害,震驚全國,國際國內進步文藝界發出了強烈抗議。以魯迅為首的左聯立即用中、英、日幾國文字向全世界革命作家和進步文化界發布了對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左聯五烈士的抗議書。魯迅這樣沉痛地悼念他們:“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在今天和明天之交發生,在污衊和壓迫之中滋長,終於在最黑暗裡,用我們同志的鮮血寫了第一篇文章。”繼五烈士遇害之後。
1933年,左翼作家應修人、洪靈菲和潘莫華等也相繼遇難,彭康、李初梨、周立波等也先後被捕入獄。

個人作品

離家
我底衫袖破了
我母親坐著替我補綴
伊針針引著紗線
卻將伊底悲苦也縫了進去
我底頭髮太散亂了
姊姊說這樣出外去不太好看
也要惹人家底討厭
伊拿了頭梳來替我梳理
後來卻也將伊底悲苦梳了進去
我們離家上了旅路
走到夕陽傍山紅的時候
哥哥說我走得太遲遲了
將要走不盡預定的行程
他伸手牽頭我走
但他的的悲苦
又從他微微顫跳的手掌心傳給了我
現在就是碧草紅雲的現在啊
離家已有六百多里路
母親底悲苦從衣縫裡出來
姊姊的悲苦,從頭髮里出來
哥哥底悲苦,從手掌心裡出來
他們結成一個縝密的悲苦的網
將我整個網著在那兒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