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民(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68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精儀系,1981年冶金部自動化研究院研究生畢業,碩士。曾在冶金部長城鋼廠、武漢科技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工作,教授,碩士生導師。1992年曾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1992年10月—1995年4 月先後在深圳華為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和天津美國信譽集團任副總工程師和總工程師。現任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計算機系主任、教授、計算機套用教研室主任(兼)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新民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天津大學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出版著作,個人生活,

人物生平

長期從事微型計算機控制教學與科研工作。於1988和1989年在中央電視台主講“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以及“微型計算機與感測器技術”兩個電視講座,並受到中央電視台及廣大觀眾的好評,為國家培養了大量計算機套用專門人才

主要成就

主講過多門課程,曾獲天津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出版著作

另外,先後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多篇,出版著作12部,計600餘萬字。其中於1985年寫出的“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一書為我國第一本微型計算機控制專著,先後被很多學校選作教材,累計出版十餘萬冊,並於1987年獲冶金部優秀教材二等獎。所開發的虛擬通信/網路實驗系統是一個非常具有實用價值和市場潛力的課題,這在國內是沒有先例的。2004年2月通過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的專家鑑定,一致認為該項目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個人生活

除了教學之外,一直從事科研工作,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並具有獨立科研及領導能力,先後完成多個微型計算機控制課題,並曾擔任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863計畫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其中“空間材料加工地基實驗系統”由機械部鑑定為國際領先,並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潘教授還完成的項目有監控系統、IC卡電錶系列產品,並主持FR1151壓力變送器(天津市科委項目)和虛擬通信實驗系統(天津市教委項目)。獲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各一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