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里村

漳里村

漳里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橋鎮政府駐地西2公里處。村委會設在洪邦。有洪邦、漳洲寮、貞邊3個自然村。聚落分布在“官黃”公路兩側丘陵坡邊。截止2008年,有8個村民小組,村民3302人。

漳里村,位於南安縣官橋鎮,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1862)至宣統三年(1911)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單體建築多為三進或二進五開間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座座屋脊高翹,雕樑畫棟,門前牆磚浮雕,立體感強,窗棱鐫花刻鳥,裝飾巧妙華麗,門牆廳壁書畫點綴,別有一番情趣,篆隸行楷,各具韻味,留下較多當時名流的書畫。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採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樸。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漳里村有耕地1509畝。主種水稻、甘薯、花生甘蔗等。有企業10家,主要生產陶瓷、機械、石板材等產品。有國小1所、合作醫療所1所,且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蔡氏古民居。水泥硬化公路連線南官公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漳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泉州南安市 
  • 人口:3302人
  • 著名景點:蔡氏古民居建築群
古民居建築群,歷史沿革,蔡氏古民居,主要景點,清源山,老君岩,開元寺,東西塔,清淨寺,天后宮,聖墓,承天寺,仙公山,洛陽橋,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九日山,鳳山寺遊覽區,鄭成功紀念館,旅遊指南,地圖信息,

古民居建築群

漳里村位於福建省南安縣官橋漳里村,距泉州市區20公里,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泉州十八景之一。該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旅菲僑胞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1862)至宣統三年(1911)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房間近400間,占地40多,坐北朝南,分五行排列,東西長200多,南北寬100多米,每座民居都有二進或三進,有護厝或東、西廂房。建築多為穿斗式結構,硬山或卷棚屋頂。東面還附建書軒、梳妝閣、醉經堂。主體建築為硬山式屋頂,雕樑畫棟裝飾著精美的木雕、灰雕磚雕花崗岩和輝綠岩石雕,並有清末泉州籍狀元吳魯和陸潤庠等名人的書畫作品,整個古民居群氣派恢宏,是閩南傳統民居中的典型代表,箇中又體現中外建築藝術的交融。
漳里村漳里村
最大的一座民居地處西端,建於光緒年間,是群體中惟一東西朝向的建築,宅內廳堂牆上的裝飾,歷經百年風雨滄桑,已顯班駁了。廳堂上的擺設依然是古香古色,蔡氏的祖先們當年應該就在這兒商議家事。可是頭頂上的電扇,腳下的瓷磚,分明在提醒我們時光的流逝。在讓人感嘆流年易逝的同時,又感悟了藝術與文化的永恆。最小的一座地處東端,建於宣統年間,是群體中建造最晚的,它雖小而布局完整,裝飾精美。後有灶間庫房,中有掛落敞廳,前為花圃,為蔡氏私塾及主人聚宴消閒之處。群體中其餘12座面積適中,布局完整。東部7座成三排兩列組合,由南向北縱深,前後平行,南北95米,筆直貫穿,透視感極強。西部4座成兩排組合,群體中布局最為完整。庭南有側屋一列,俗稱“花向”,為傭僕所居,等級分明。後排靠東一座,東北角建有兩層的讀書樓,當地人稱之為“梳妝樓”,據傳這裡曾演繹過一段纏綿、曲折、哀婉的愛情故事,神秘的傳說為古老的民居增添了一番別有的韻味。
漳里村漳里村
古民居規模宏大,布局嚴整,雕飾精美,內涵豐富,為閩南地區所僅見,堪稱世界上獨一無二,被譽為一座地地道道的、五光十色的“清朝閩南建築博物館”。吸引了一批批的古建築專家和各方遊客慕名而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專程到此,給予很高的評價。迪安博士稱讚:“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的古民居建築群,它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1996年9月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漳里村因鄉址設於漳州寮,由其村名簡化而得名。元、明、清屬三十五都。民國分為洪邦、漳里兩保。1949年解放初稱漳里鄉、洪邦鄉。1956年合為漳里,1958年成立漳里大隊,1984年改稱為漳里村委會。
漳里村漳里村

蔡氏古民居

蔡氏古民居,坐落於南安市官橋鎮漳里村,乍入裡面,恍如徜徉在一座五光十色的清朝閩南建築博物館裡。這裡的每一座建築都是藝術品,這裡的每一個庭院都抒寫著一個古老而又真實的故事。有人說,它是一個“小故宮”,是一個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漳里村漳里村
清朝同治乙丑年,僑居菲律賓的富商蔡啟昌回到官橋漳里村,相中了村邊那片叫“漳州寮”的風水寶地,於是他斥資買地,大興土木,開始興建蔡氏豪宅。當時,許多建築裝修材料都是從菲律賓海運過來,加之閩南獨具魅力的雕刻藝術和裝修風格,構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建築圖畫。其後,蔡啟昌之子蔡資深繼承父業,他認為“久遠之業,商不如農”,遂在漳州寮廣購荒地,組織蔡氏族人開墾,一邊築祠堂,建宅第,由此蔡氏古民居漸成規模,其宏大規模、嚴整布局,為閩南地區所僅有,恍如一座五光十色的清朝閩南建築博物館。有專家稱,官橋的蔡氏古民居與閩西的永安土樓,為福建的兩朵民居奇葩。
漳里村漳里村
走進民居,細看之下,處處是時代的印痕,100多年的歷史濃縮在一座座的民居當中。最大的一座民居地處西端,建於光緒年間,是群體中惟一東西朝向的建築,宅內廳堂牆上的裝飾,歷經百年風雨滄桑,已顯斑駁了。廳堂上的擺設依然是古香古色,蔡氏的祖先們當年應該就在這兒商議家事。可是頭頂上的電扇,腳下的瓷磚,分明在提醒我們時光的流逝。在讓人感嘆流年易逝的同時,又感悟了藝術與文化的永恆。最小的一座地處東端,建於宣統年間,是群體中建造最晚的,它雖小而布局完整,裝飾精美。後有灶間庫房,中有掛落敞廳,前為花圃,為蔡氏私塾及主人聚宴消閒之處。
群體中其餘12座面積適中,布局完整。東部7座成三排兩列組合,由南向北縱深,前後平行,南北95米,筆直貫穿,透視感極強。西部4座成兩排組合,群體中布局最為完整。庭南有側屋一列,俗稱“花向”,為傭僕所居,等級分明。後排靠東一座,東北角建有兩層的讀書樓,當地人稱之為“梳妝樓”,據傳這裡曾演繹過一段纏綿、曲折、哀婉的愛情故事,神秘的傳說為古老的民居增添了一番別有的韻味。
漳里村漳里村
蔡氏古民居獨特的價值和影響,吸引了一批批的古建築專家和各方遊客慕名而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官員專程到此,給予很高的評價。迪安博士稱讚:“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壯觀的古民居建築群,它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
最近,南安市蔡氏古民居營造技藝被國家文化部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座規模宏偉、布局合理、技藝高超的建築群正日益吸引世人的關注。
歷經百年滄桑,保存完好的民居仍有人居住。
壯觀的蔡氏古民居建築群。
民居中精美的石雕隨處可見。
蔡氏古民居布局整齊而又合理。

主要景點

清源山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靈山、九日山三大景區組成,總面積62平方公里,距泉州市區僅2公里,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座名山和旅遊觀光勝地。清源山主峰海拔498米,氣勢雄勃,絢麗多姿,林幽壑奇,含煙凝翠,流泉飛瀑,頗為壯觀,素以36岩洞、18勝景聞名於世。現在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藏傳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岩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僧弘一大師舍利塔。景區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和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人文勝跡和秀冠東南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交相輝映,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漳里村漳里村

老君岩

老君岩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位於清源山風景名勝區主景區內,雕於宋代,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宋代石雕藝術瑰寶。
漳里村漳里村

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是福建省唯一獲得全國漢族佛教重點寺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寺。現有面積7.8萬平方米,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山門天王殿、甘露戒壇均屬海內外少有。大雄寶殿又稱百柱殿,有86根兩人合抱的大方柱,丈八金身的五方佛,裝飾於梁槽間的24尊飛天樂伎。寺中古桑蓮樹歷經千年滄桑,至今仍生機盎然,被列為世界之最。

東西塔

東西塔是中國現在最高的一對石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開元寺中兩側,東為“鎮國塔”,高48.27米;西為“仁壽塔”,高45.06米。兩塔都是仿木花崗石結構、樓閣式建築,平面八角,五層五檐。塔基都是須彌座,東塔座基束腰部部分,浮雕39幅釋迦牟尼故事;西塔座基束腰部分雕以各類花鳥蟲魚和裝飾圖案。塔心為八角實心體。塔身上每一門龕皆翼以浮雕佛像,共80尊。東西兩塔歷經風雨侵襲,地震搖撼,仍屹然挺立,表現了宋代泉州石構建築和石雕藝術的高度成就,成了泉州古城的獨特標誌和象徵。
漳里村漳里村

清淨寺

清淨寺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廟,位於泉州市區塗門街頭中段。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門樓、奉天壇和明善堂。大門樓的外觀具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大門朝南,高12.30米,基寬6.60米,門寬3.80米,用輝綠岩條石砌築,分外、中、內三層,第一層、第二層均為圓形穹頂尖拱門,第三層為磚砌圓頂。清淨寺是中國與阿拉伯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也是泉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跡。

天后宮

天后宮是中國現存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位於泉州市區天后路,素有“溫陵聖廟”之稱。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除較完善地保存雄偉的大殿、後殿等古代建築外,宮內的“閩台關係史博物館”收藏、陳列大量珍貴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媽祖信仰隨著泉州對外交往的發展、海外交通和貿易的興盛、移民熱潮的興起而遠播台港澳地區和世界各地,影響深遠。
漳里村漳里村

聖墓

聖墓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聖跡,位於東湖盡頭的靈山腳下。現存兩墓並列,墓蓋用花崗岩雕刻,墓後倚山建馬蹄形迴廊,高約3米,迴廊中的幾根石柱頗似織布的梭子,古建築專家稱之為梭形柱,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特色。墓的正中有石亭,亭的正中並列著兩座用花崗岩雕琢的長方形墓蓋,墓蓋下是伊斯蘭教聖徒三賢、四賢長眠之處。墓周圍還有一些歷代的伊斯蘭教徒的石棺墓,上刻伊斯蘭教常用的“雲月”圖案或《古蘭經》片斷。兩座聖墓已成為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史及伊斯蘭教傳播史的重要文物。

承天寺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於南俊路東側,與開元寺、祟福寺並稱為“泉州三大叢林”。這座千年古剎規模宏偉。文物眾多,殿宇曾達40多座,海內外許多名僧大多出其門庭。承天寺環境清幽,頗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鬧市難得的一片園林綠地。被稱為“城市山林”的十奇景分別是:偃松清風、方池梅影、捲簾朝日、榕徑午蔭、塔無棲禽、瑤台明月、推蓬雨夜、嘯庵竹聲、鸚歌暮雲、石如鸚鵡。

仙公山

泉州市北郊洛江仙公山(又名雙髻山)距市區35公里,南北朝齊時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以其美景“仙”名,譽滿閩中,馳名海外。山中處處有景,林、泉、巒、谷與亭台樓榭之間分布數十處景點。這些景點內涵豐富,被譽為“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的人間仙境。八閩名勝仙公山,以它特有的“是真仙靈”和“殊勝境界”迎接著中外遊客。

洛陽橋

洛陽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位於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建橋900餘年以來,先後修復17次。現橋長731.29米、寬4.5、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l座石亭、7座石塔。洛陽橋的建造,是對世界橋樑科學的一大貢獻。

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中國唯一反映古代中外海上交通歷史的專門性博物館。創建於1959年,坐落在東湖公園東側,占地3萬平方米,主體館為雙桅船形建築,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目前,“泉州港與古代海外交通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陳列館”和“泉州灣古船陳列館”三個專題館已正式對外開放。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展品是中國與亞非各國發展海外貿易及中外友誼的歷史見證,尤為珍貴。

九日山

九日山位於南安市豐州鎮,距泉州7公里。九日山高80餘米,有東西北三峰環拱,風景秀麗,曾有“三十六勝跡”,被譽為“一似桃源隱,將令過客迷”。九日山“自晉代以來,士大夫避世氛多遊方息賦詠於此,筆墨與茲山並傳”,故有“山中無石不刻字”之盛譽。現存石刻75方,其中最有價值的“祈風石刻”多達13方。九日山是研究宋代泉州海外交通的珍貴史料,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溪流演漾、峰巒映發、奧衍明秀,隱為一區”的迷人景色,成為閩南著名的旅遊風景區。

鳳山寺遊覽區

鳳山寺遊覽區位於南安市詩山境內的鳳山山麓。山上的鳳山寺,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閩南古剎。寺宇為一派典型的四進宅皇宮式殿宇,結構精巧,富麗堂皇。屋頂為釉面陶塑的飛禽走獸,龍飛風舞,燕尾型屋角飛翹,大門彩繪並附刻翩翩飛舞“飛天樂伎”,雕樑畫棟,繡花鳥於窗欄,作書畫於牆壁,具有古香古色的閩南傳統風格。鳳山寺遊覽區深藏在自然環境之中,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朝聖和對外交往等多種旅遊活動的遊覽。

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紀念館位於南安市石井鎮,碑林占地10畝。其三進宮殿式富有民族建築特色。紀念館介紹鄭成功一生的豐功偉績,陳列品200餘件,其中有珍藏300餘年的鄭成功夫妻畫像。碑林,既有碑亭詩閣,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國各地及海外200多幅題字,歌頌了鄭成功愛國主義的崇高精神。遊客站在三殿樓上遙望相距僅6海里的金門島,凝視萬頃碧波,心潮澎湃,祈盼祖國及早統一的心情油然而生。

旅遊指南

進出交通 從泉州溫泉路公交汽車乘前往水頭的車,在官橋鎮下車。官橋鎮沒有班車到漳里村,但可租當地的機車前往,若人數較多可租當地的面的或轎車前往。
漳里村漳里村
氣候與游季
南安地處南亞熱帶,依山傍海,氣候濕潤、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四季適宜前往。

地圖信息

地址:官橋鎮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