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縣海月岩

漳浦縣海月岩

漳浦縣著名奇岩海月岩位於該縣沙西鎮境內,距縣城綏安鎮約45公里,驅車可直達岩下。 海月岩具有悠久歷史,寺殿始建年代不詳,無從考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漳浦縣海月岩
  • 地理位置: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境沙西鎮境內
  • 特點:屋頂大都由一塊石頭直接蓋成
  • 又名:海月庵
基本信息,地理位置,人文歷史,景觀特色,海月岩名字由來,

基本信息

它重建於宋鹹淳年間(公元1265年至1274年),明代經再修繕,保存較好。如今,沙西鎮將海月岩列為發展旅遊業的重點,並利用其秀麗的自然風貌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計畫作進一步的開發。海月岩寺又名海月庵,供奉釋迦牟尼坐像及十八羅漢。寺殿規模雖不大,卻構築精巧,裝飾美觀,其殿頂是一整塊花崗岩大石板,據介紹長約50米、寬約20米、厚3至5米,重達數百噸。海月岩背靠金剛山,面朝東山灣,怪石嶙峋,洞穴密布,芳草淒淒,綠樹蒼蒼,是個可觀山望海賞石探洞的旅遊勝地。

地理位置

海月岩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境沙西鎮境內,距縣城綏安鎮約45公里,驅車可直達岩下。
海月岩地址

人文歷史

據《漳州府志》載:“海月岩,宋時建,辟石洞為佛台,俯瞰大海,海月初上,必照佛頂,故名。”明代四川按察副使陳錦在文章中記述:“不知岩創何代,有石刻宋鹹淳時重興……。”海月岩由來有民間傳說:“唐代有一京大官,告老還鄉,途經閩海,舟行遇風,停泊岩下,夜間忽見岩上異彩輝耀。因而舍舟登山,攜家歸隱於此。鑿山開道,開創岩寺。可見海月岩至遲在宋代即已開拓。至明初,寺廟廢圮,嘉靖年間(1522~1566年),漳浦縣興教寺性德長老曾重修海月岩。近年又修葺一新。

景觀特色

“海月岩好風景,石頭蓋屋頂”這是當地人傳頌的俗語,也形象地概述了海月岩寺廟內建築的特點,它們的屋頂大都由一塊石頭直接蓋成,真是渾然天成。
海月岩的山門別具一格,由兩塊長形石條斜立互倚構成三角形的山門,名曰:“不二門”。因四周巨石重疊,遊人上山入寺,必經此門,沒有第二條通道。山門兩側刻有楹聯:“青蓮布地開三島,巨藕通天只一門”。遊人過了山門,一眼便望見修建於天然大石洞中的海月岩寺。海月岩寺又名海月庵,供奉釋迦牟尼坐像及十八羅漢。寺殿規模雖不大,卻構築精巧,裝飾美觀,其殿頂是一整塊花崗岩大石板,據介紹長約50米、寬約20米、厚3至5米,重達數百噸。大石板下兩側,有石壁支撐,寺門石柱上有副以“海月”藏頭的聯語:“海氣凝云云氣結成羅漢相,月光映水水光返照菩提心”,生動描述海月岩的奇觀勝景。
海月岩有摩崖石刻60多處,大都為宋朝文人墨客所題,有的雄渾有力,有的清秀雋永,給人以深刻印象。過寺殿,繞岩障,鑽洞穴,登陡嶺,趣味盎然。上到涼亭,極目遠眺,一覽秀色。沙西鎮縱橫交錯的道路、星羅棋布的田園房舍、煙波浩渺的大海以及屹立於江流中著名的石礬塔,盡收眼底,構成一幅美麗動人的風景畫。
寺前有塊巨石,巍然兀立,上刻有“落伽境”3個大字,下雕觀音菩薩浮像,旁有題詩:“峰外長江不盡流,巍巍片石几春秋;自從題刻觀音石,萬古清風應祈求。”成了海月岩十景之一。民間傳說觀音下凡現身於此,經常有善男信女在此祈求平安幸福。

海月岩名字由來

海月岩路旁有一口小潭叫羊角潭,水澈清洌。由於所處位置特殊,每逢中秋之夜子時左右,明月映照潭中,月光恰巧正折射到山上岩寺寶殿中釋迦牟尼佛的胸膛上,古人稱為“月照禪心”、“月升朗佛”,其餘時間則不可見,堪謂奇觀,海月岩也因此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