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九龍江下游防洪堤

九龍江福建省第二條大河,流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11.28%。九龍江下游是福建省最大的平原,也是全省主要產糧區和經濟作物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漳州九龍江下游防洪堤
  • 九龍江:為福建省第二條大河
  • 流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
  • 占全省總面積:11.28%
簡介,歷史,

簡介

據史志記載:九龍江西溪自宋鹹平二年(999年)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的910年間,共發生較大洪水44次,其中1668、1794、1904、1908年發生的洪水,洪峰流量均在7500~10000立方米/秒;九龍江北溪歷史上最大洪水發生在民國31年(1942年),洪峰流量13000立方米/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九龍江西溪超過3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已有8次,而最大洪水發生在1960年,洪峰流量6140立方米/秒;北溪最大洪水發生在1964年,洪峰流量9400立方米/秒。 1959年6月,福建省水利電力廳擬出《九龍江流域規劃報告(草案)》,10月,省水利電力廳勘測設計院編制了漳州九龍江下游防洪堤工程的初步設計,由省水利電力廳審批建設,當年10月動工。其設計防洪標準為:正常運行:20年一遇即保證西溪(鄭店站,下同)4200立方米/秒,北溪(浦南站,下同)6260立方米/秒的洪水位低於堤頂0.8~1.0米;非常運行:50年一遇即保證西溪5690立方米/秒,北溪7430立方米/秒的洪水位低於堤頂1.0米。1961年12月建成。 1962年,省水利電力廳根據九龍江在1959~1962年連續3年發生洪災,重新編制《九龍江流域規劃報告(修正稿)》,上報水利電力部審查。同時,確定“以泄為主,以蓄為輔,泄蓄並舉”的防洪方針,以興建下游防洪堤並在船場溪興建南一水庫攔洪發電的治理方案。 漳州九龍江下游防洪堤建成後,先後於1964~1965年,對西溪左岸土堤加高培厚,並在石堤外側加做三合土鋪蓋。

歷史

1973~1974年,在西溪左岸,北溪保護漳州市區堤段進行擴建、整修,石堤加做防浪牆。1981年“9·22”洪水後,對部分堤段增建了壓載平台。並對滲漏嚴重堤段增建減壓井。1985年漳州市區2.1公里石堤,全部採用高壓定向噴漿,增建地下防滲牆,深16米。至1990年,九龍江下游防洪堤有堤段24段、堤長108.31公里(其中:土堤106.14公里,石堤2.17公里)。主要建築物有:水閘34座77孔,旱閘14座18孔,涵洞14座17孔,減壓井84口,丁壩54條。 九龍江防洪堤經幾年運行,由於河道嚴重淤積,河床抬高,防洪能力逐年下降。經實測計算,保護漳州市區的西溪左岸的康山、石堤、下洲和龍海縣的步文堤段,只能防禦(鄭店站)流量5100立方米/秒,相當於18年一遇洪水,其餘堤段只能防禦11年一遇的洪水。北溪的吳浦、內林可防禦(浦南站)流量8900立方米/秒,相當於50年一遇。 九龍江北溪下游的洪災區,主要在長泰縣龍津溪兩岸及漳州市內林片與龍海縣角尾片。計有洪災面積11萬畝,1960年,興建防洪堤63公里。其中:內林堤防標準較高,堤頂高程可防禦50年一遇洪水;角尾片江東橋以下,堤頂高程基本可防禦1960年6月9日洪水,問題是險工、隱患較多,要加以整修培厚。龍津溪下游堤防,長泰城關堤段及左岸溪東堤段達20年一遇防洪標準,泄洪能力為2320立方米/秒;官板堤段雪美堤段及鶴亭堤段達10年一遇洪水,泄洪能力為1770立方米/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