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紡織圖畫像石

漢紡織圖畫像石

此展品為漢代書畫。內容從上至下分4層來表現。第一、第三、第四層分別表現迎賓、烹飪、祭祀等內容,第二層即“紡織圖”。此圖主題突出,雕工精湛,圖像清晰,內容所反映的當時紡織生產情況的價值很大,是漢代紡織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幅。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紡織圖畫像石
  • 出土地點:泗洪縣曹莊公社
  • 館藏地點: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
  • 所屬年代:漢
  • 尺寸:高93厘米、寬61厘米
  • 出土時間1970年
  • 所屬博物館:南京博物院
  • 所屬地區:江蘇南京
展品介紹,數字博物館,相關信息,

展品介紹

內容從上至下分4層來表現。第一、第三、第四層分別表現迎賓、烹飪、祭祀等內容,第二層即“紡織圖”。此圖主題突出,雕工精湛,圖像清晰,內容所反映的當時紡織生產情況的價值很大,是漢代紡織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幅。此圖把歷史故事與紡織合二為一,構圖別具一格。畫面上共刻3人,刻的是“曾母投杼”的故事。左邊坐在織機上的婦女是曾母,中間跪著的少年是曾參,右邊站著的男子為“讒言者”。人物因性別、年齡和身份不同,其衣冠有別,表情各異,神態生動;而器具,大如織機,小如梭杼,也雕刻精細。整個畫面主次分明、結構有序、細膩精美、生動諧和,是一幅具有較高歷史、藝術價值的漢畫像石精品。
漢紡織圖畫像石

數字博物館

2013年,南京博物院與中文百科強強聯手,共同打造了數位化、立體化的權威知識普及台:南京博物院之百科數字博物館。該數字館通過青銅器館、玉器館、陶瓷器館,書畫館等分館,全方位展示了南京博物院的眾多珍貴展品。

相關信息

“曾母投杼”故事始見於《戰國策》,因有人誤言曾參殺人了,曾母“投杼逾牆而走”。不過,此圖刻畫的不是曾母“逾牆而走”,而是改為曾母怒斥曾子,投杼於地。此圖採用東漢中晚期盛行的平面淺浮雕技法雕刻而成,即先將石面磨平,在其上繪製墨線畫稿,再經雕刻、修整,最後局部設色。此圖主要是為了宣揚“孝”,故將母子二人刻於畫面中心位置,而將“讒言者”安排在畫面一側;因畫面左側內容較多,為使畫面左右平衡一些,故把右側的“讒言者”刻得大一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